第六百二十四章 顺大唐者昌逆大唐者亡 (第2/2页)
虽然大唐还没有占领高句丽。
但是大唐的泾阳卫已经占领了高句丽的王城。
他们已经成了粘板上的肉了。
还能有得选吗?
薛仁贵就差直接跟他们说顺大唐者昌逆大唐者亡了。
除了少部分的傻子。
大多数人都非常清楚自己到底该怎么选。
也知道自己没得选。
“好恭喜这位大人你做了人生中最明智地一次选择”
薛仁贵笑着赞扬道:“你放心等我处理好这里的事情之后会第一时间把你自愿归顺大唐的事情上报给朝廷。
相信要不了多久朝廷的奖赏就会来了。
如果这位大人想要去长安的话我本人甚至是愿意给你引荐让你去长安为官。
你们不要以为本将军在吹牛。
泾阳卫的大名我想各位即便是远在高句丽也应该听说过一二。
那么泾阳卫曾经的校尉李预将军大家也应该知道。
李预将军现在已经是大唐的尚书令了。
统管大唐七部我作为他的下属想要举荐一个人那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我也愿意归顺大唐薛将军你可不要忘了我你也要帮我在李预将军那里多多美言几句啊。”
在听到李预的大名之后在场的高句丽官员们都不淡定起来。
薛仁贵说得没错。
以李预在大唐的盛名即便是远在高句丽的他们也是时有耳闻啊。
李预的具体事迹他们虽然不是很清楚。
但是李预是大
唐的神将李预是大唐皇帝最宠幸的大臣。
李预创立了大唐的商业部和大唐钱庄的那些事情他们还是听说过。
偌大的大唐好像就被一个李预给填满了似的。
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跟这个李预脱不了干系。
由此可见李预在大唐的权势有多盛。
因此……
在大家听到薛仁贵说要亲自跟他们向李预举荐的时候在场的人没有人能够拒绝这个诱惑。
虽然说他们平日里都口口声声地说高句丽多厉害多厉害。
但是那些都是精神胜利法而已。
是自我的麻醉。
其实他们自己非常清楚高句丽跟大唐的差距有多大。
跟大唐比起来高句丽不值一提。
如果真的能够趁着这次机会从一个高句丽的小官跳进了大唐的朝堂那就相当于是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啊。
即便是这个机会不大他们也要拼命地抓住机会。
所以……
一时间很多开始主动地表明态度要归顺大唐为大唐的发展鞠躬尽瘁。
这把坐在王座上的高句丽王给气得七窍生烟。
等大部分高句丽的大臣都表明态度之后薛仁贵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基本上完成了。
薛仁贵安抚好高句丽的大臣从大殿走出来就笑着对手人说道:
“传讯给幽州我们已经基本上掌控高句丽的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