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不要脸的最高境界 (第1/1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大唐之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大唐日报特别刊又刊售了。如今,长安的百姓对大唐日报总结出来一套规律。但凡是大唐日报特别刊,这里面就一定有大事儿。果不其然,这期的大唐日报特别刊,里面竟然公布了青盐提纯技术。刹那间。整个长安城都震动了。甚至,作为总编的房玄龄,上朝的时候,一个个同僚看他的眼神儿都不一样了。从在皇宫面前等着,直到进去太极宫。没人和他说话。以后复杂的目光,不停的打量他。房玄龄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成了一只猴。这些个同僚,都在看猴子。朝会开始。李二面前摊开的就是大唐日报最新一期的特别刊。然后,太监还拿来一摞,挨着发给诸位朝臣。其实,对于大唐日报,满朝文武……除了个武将,基本上每期报纸都没人会错过。因为,陛下乃是大唐日报的社长。所以,里面一定有陛下的施政方向。揣摩帝心,大唐日报是必不可少的。今日,陛下又特意分发诸位朝臣每人一份报纸。其中,定有原因。果然。李二陛下直接问道:“诸位爱卿,万年县伯李易欢,忠君体国,一心为民,研究出了青盐提出技术,却无视青盐之暴利,不仅不用来从万民手里谋取不义之财,反而与大唐万民共享。”房玄龄出列,像是准备好了似的。“臣不及也!”得了!大唐日报上,因为李易欢与万民共享老冰棍儿的配方,房玄龄又特意点评了这么一句。那只是在报纸上。今日可是朝堂之前,又直接来这么一句。这是想搞事情啊。诸位大佬心里都想到了很多。长孙无忌眼眸里精光一闪,又恢复老僧入定之态。户部尚书唐俭,心里一阵唏嘘。幸亏,皇子将青盐技术共享出来了。否则,陛下若是动了心思,肯定又让户部去买。这简直……心痛啊!五姓七望的那些朝臣,心里就有些复杂了。尤其是范阳卢氏出身,或者范阳卢氏的门生。以卢承庆为首,心里苦涩。太狠了!万年县伯此子够狠!人不狠,站不稳!此子竟然有破釜沉舟之心。这一下,范阳卢氏的青盐产业的衰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应对之策?青盐的价格彻底被打下来了,还怎么玩?以后,准备为范阳卢氏另谋生财之道吧。只是,这生财之道何其难也!卢承庆的心好痛。想吐血。忍!要吐,也要下了朝会再吐。他刚来长安进入大唐的权力中枢不久,真要是当着同僚,在太极宫内吐了血。以后,就别再来上朝了。直接灰溜溜的滚回范阳卢氏老家得了。如今,范阳卢氏局势堪忧。卢承庆无论如何也要留在朝堂上,起码也要让范阳卢氏多喘息几年。指不定,届时就柳暗花明了呢?李二见堂下无人再响应。程咬金不在。若是他在,必定魏干儿子讨来最大的好处。李二又问道:“诸位,如此忠君体国之人,以为应该如何赏赐?”
卢承庆第一个出列,正色道:“陛下,万年县伯此人,当真是高风亮节。”“我范阳卢氏掌握青盐技术,虽然成本高了许多,却总是掺杂了私心,没有万年县伯如此的魄力,将青盐技术与大唐万民共享。”说着,他就面露惭愧之色。“我范阳卢氏实在是愧疚,愿意向万年县伯学习,将范阳卢氏的青盐技术暴露于天下。”诸位朝臣:……真不要脸!早干嘛了?明知青盐技术不是秘密了,你跟着别人将技术曝光了,想蹭一波热度,赚点民间的声望。真不愧是士族门阀!就这德性!李二心里冷哼。他心知卢承庆的算盘。届时,必然运作一番。明明是跟着万年县伯屁股后面跑,还是在被打破垄断之际。凭借如此残存的威望,不说将白的变成黑的,起码能够忽悠相当一部分的人。就这,范阳卢氏就成功了。谁知。卢承庆不知如此。噗通——他竟然跪下了。嘶——满朝文武心里“咯噔”一下。总感觉这一跪……为啥充满了阴谋的味道?陛下是想对付五姓七望,尤其是最近的范阳卢氏是真的惨。但是,范阳卢氏也没有什么犯罪的把柄落在陛下手里。作为户部主事的卢承庆,兼任范阳卢氏的新族长。这么一跪,怕是不简单啊!只听,卢承庆高声道:“陛下,臣斗胆为万年县伯请功!”静!太静了!请功?你作为范阳卢氏的族长,李易欢又与范阳卢氏没有任何瓜葛。还用得着你请功?开玩笑吧!长孙无忌的眼皮子微微张开,瞥了一眼卢承庆。有趣!房玄龄更是警惕的看着卢承庆。李二眯起眼睛,一言不发。果然。卢承庆又道:“臣请陛下为万年县伯进爵!”“盐,乃人根本之须。万年县伯改良的新的青盐技术,使青盐成本极大的降低。从此,大唐人人可吃得上青盐。”“此功,甚大!”吧嗒——许多人的下巴差点没掉地上。这个范阳卢氏的新任族长,不要脸的境界很高啊。一句改良青盐技术,就轻飘飘的把万年县伯的功劳刷到了低谷。言下之意,他范阳卢氏垄断青盐,并非利欲熏黑。而是青盐技术不如万年县伯改良后的。范阳卢氏的青盐技术成本太高了。卖那么贵,很合情合理吧?简直就是不要脸的最高境界。这还不算。卢承庆根本就不给别人开口的机会,继续高呼道:“臣请陛下册封万年县伯为万年郡王!”轰隆——朝堂炸锅了。除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还有唐俭等几个大佬,其余心性不佳的朝臣,脸色大变,甚至交头接耳起来。太极宫,宛如菜市场。郡王,是这么随便封的吗?就是李易欢开天辟地头一遭,发明了青盐,也不可能赏赐他一个郡王之爵。刹那间。一些人心底不知不觉就生起了一种奇怪的情绪。用五个大字形容这种情绪,最为精确。那就是——羡慕嫉妒恨!李二意味深长的看
了看卢承庆。卢承庆脸色如常,面对陛下的审视,依旧没有表现任何的不适。此子,很厉害!李二淡淡的道:“中书省拟旨,万年县伯李易欢,忠君体国,视金钱如粪土,乃大唐人人之楷模。”“赏万金,赐其丹书铁券。”“另,朕将亲手桃花源写个牌匾,以示皇恩。望其能够带领桃花源的村民,让更多的百姓过上桃花源一般的生活。”满朝文武懵逼了。丹书铁券,是什么鬼?没听说过啊!还亲手为桃花源写牌匾。再听听陛下的话,希望万年县伯带领大唐百姓过上桃花源一般的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谁没读过?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爵位也不给提升,是不是有点……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