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小富即安 (第1/1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逆流启明!
自崇祯十七年,朱谊汐在成都大破张献忠,收复四川后,对于苟延残喘的所谓的大西政权并不理会。世人皆以为,张献忠等西贼,将会渐渐的消失。谁知,在建昌安定后, 孙可望突然拿下云南,立马震惊了天下。不过张献忠戎马半生,早就疾病缠身,在建昌的草台班子唱了不到三年戏,于弘光二年就西去了。他死后,艾维奇、刘文秀二人,则推举其长子, 年仅六岁的张憬为大西皇帝, 继续维持小朝廷的体面。军户、汉民、少民,外加西军,这四股力量,组成了大西朝廷。为了压服那些土族,即彝族,军队长期维持在两万左右,属于兵农结合。而治下之民不过五十万左右,在依靠那些剥削来的贡品,勉强维持体面。不过,张献忠的到来,给凉山,这片被遗忘之地,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奴隶性农庄)和手工业(建城、建房等)。而更为重要的是,西军的封建制度(郡县制),更是打破了当地彝族(自称诺苏人)奴隶制度社会。部落与土司开始解体,半奴隶半封建的制度开始成形, 虽然是以西军剥削为主, 但却是一场极为重要的社会变革。甚至, 在建昌城内外, 由于张献忠喜欢读书人的缘故,兴建了大小十余座学堂。在内陆横冲直闯,杀人无数的西军,开始无意识地引领本地文化的发展。西军九成是单身狗,不得不与彝人联姻结合,在当地扎根发展,带来了汉人的语言、习俗等。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使得大小凉山地区一改奴隶社会的消沉,大跨步的迈进封建社会,生机勃发。本来以为,这样悠闲而又看不见希望的日子就这样持续下去,谁知,从昆明就传来了噩耗。“迁移去昆明?这不正好落入了孙可望的手中,任他拿捏吗?”艾维奇晃着脑袋,犹如波浪鼓一般,漆黑的皮肤上满是愤恨:“他那狼子野心,哪个不知, 哪个不晓?”“话虽如此,但昆明却比建昌好太多。”刘文秀则陷入了犹豫,他开口道:“这建昌城不过内地一县,而昆明再怎么说,也是省城……”“义父尸骨未寒,他孙可望就想当皇帝,简直是痴心妄想。”艾维奇脾气暴躁,声音直震房梁。内阁大臣们互相望了望,眼眸中满是晦涩不明。在他们的心里,自然想去昆明,更好的升官发财。而可惜的是,能够决定大西朝廷的,却只有艾维奇、刘文秀二人,军队就在二人的手中掌控着。年幼的皇帝,则穿着宽松的龙袍,懵懂地坐着,看着争吵的二人也不害怕。一年多来,他已经习惯了。这场廷议,看来又要不了了之。而就在这时,皇帝的生母,太后却跑出来。三十来岁的年纪,身着布衣,带着银钗,俏丽而又白皙的面容让人心动。而她挺直了腰板,怯弱中又带着坚毅:“两位大王,先
帝走后,只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虽说建昌贫瘠了些,但总归是个容身之地。”“昆明虽好,但却不过是滇王的封地。”“我怕,我怕先帝的血脉,就此断绝……”后面这句话,让刘文秀、艾维奇二人神色动容。旋即,刘文秀满脸羞愧道:“是我冒失了。”谁知,年轻的太后此时又道:“若是滇王想要这皇位,给他便是,只求建昌为我张家存身之地便好。”朝臣无言以对。散朝后,艾维奇、刘文秀并肩而走。“这女子不一般啊!”刘文秀叹道。“听说是个大家闺秀,有点见识。”艾维奇沉声道。“但孙可望那边该怎么办?”刘文秀露出些许的为难之色:“他在云南,可是有不少的兵卒。”“任由他吧!”艾维奇冷笑道:“若是他不想背负个忤逆的名声,就发兵而攻,我看他能打多久。”“大不了,咱们往北投靠明廷去,也好过降这等忘恩负义之辈。”“罢了,就这样吧!”刘文秀叹了一口气。很快,孙可望就获得了建昌的消息,瞬间大失所望。要知道这段时间,他可是一直在筹备登基大典,甚至大肆封官许愿收拢人心,如今却没了下文,这让他别提多难受了。不过,这次试探,也算是撕破了脸对于建昌的顾忌也不再有了。所以,孙可望根据一些文官的建议,成立了滇王国。仿照明制,中枢上设立内阁、六部,地方为省、府治等。昆明,改名为春京,云南府为直隶。偌大的云南省,则被他一分为三:以楚雄府为边界,其以东的云南府、临安、广西等十二府,为云南府。楚雄府以西,即以大理为中心的十余府,为大理省,治大理府。而在楚雄府以南,大范围的土司聚集地,囊括至缅甸一带,为南诏省,治镇沅府。小小的云南,就有四个省级行政机构。广纳嫔妃,扩建王府等,自不必提。可以说,除了王号为滇王外,孙可望与一国皇帝等同。为了满足自己的皇帝唯我独尊的许嵩心,他甚至派遣使臣去缅甸等地,让他们进行朝贡。在孙可望的心中,最大的盼望就是如同昔日的大理国一样,自己个关起门来当皇帝。而满清使臣见到孙可望这般目光短浅,容易满足的面貌,瞬间就明白联盟成了幻影,不得不离开。贵州获知了孙可望的行为后,立马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到了南京。朱谊汐看了看,摇头道:“孙可望鼠目寸光,小富即安,姑且让他潇洒几年再说。”“如今,河南、山西两地兵马都已出动,满清的兵力怕是捉襟见肘了吧!”“自是如此。”赵舒抬起头,表情严肃,一字一句道:“依臣之见,中秋之后出兵太迟矣,已然跟不上形势的变化。”“所以,即可出兵?”皇帝蹙眉道:“可是无论是粮草,还是辎重等,都没有准备齐全,贸然北上,怕是有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