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商议流放岭南 (第2/2页)
雷振越道,“腾大人,此话差异。禅忠住持想要谋害梁王,这是以下犯上的大罪,怎么能够轻饶?如果轻饶了他,是不是他日有人行刺太后的和皇上,也要因为他曾经立过一点功劳,就从轻发落?何况,据臣所知,禅忠住持不过是监军,他可没有杀突厥一个敌人。”
“雷大人,你这是什么话?你的意思是,禅忠住持并没有立功,那皇上和太后为什么封他为镇国将军?你是说皇上和太后用人不察?”
滕子慧接着反驳雷振越。
雷振越道,“滕大人,我们就事论事,你何必胡乱攀扯?我并没有指责皇上和太后,你这样诬陷我,想要陷我于不忠不义,是何居心?难不成你和禅忠住持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两个人有什么勾结?”
雷振越最厌恶这种人,辩论不过,就说别人对皇上太后不敬,把别人陷于不忠的泥潭。
滕子慧涨红了脸,“雷大人,慎言!我也只是就事论事,说几句公道话,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呢?我和梁王无冤无仇,为什么和禅忠住持合谋去害他?”
“两位大人,你们别争论了。今天皇上和太后要我
们讨论的是对禅忠住持的处罚,你们两个在这互相指责什么?难不成,你们真的做了什么?”宋承嗣及时出来化解滕子慧和雷振越的争论,然后向皇上和太后说道,“皇上,太后,既然要商议对禅忠住持的争论,那就要拿出丹书铁券。毕竟,如果没有丹书铁券,禅忠住持就是死罪,没有什么可以开脱的借口。如果他有丹书铁券,那就必须免于一死。这些祖宗都已经做好法律,只要按照律法处理,就行了。”
荣德太后道,“宋将军说得是。诸位爱卿,你们可有异议?”
荣德太后知道,宋承嗣不会和她作对的。他这样一说,别人也挑不出什么错。所以,只要禅忠住持能够拿出丹书铁券,就可以免于一死。
这个荣德太后一点都不怕,毕竟,他已经命人把丹书铁券给禅忠住持送到了白马寺。
荣德太后见百官没有异议,就问皇上,“皇上觉得呢?”
皇上道,“既然百官都觉得应该按律法处理,那就命人去询问禅忠住持,从白马寺把丹书铁券拿过来一看吧!诸位爱卿,你们可以想一下,接下来的处理办法。”
皇上命人去取禅忠住持的丹书铁券期间,百官们开始商量之后对禅忠住持的处罚。
滕子慧道,“禅忠住持是佛家弟子,可以命禅忠住持闭关思过,领悟佛法。”
雷振越道,“禅忠住持动了杀生之心,哪里还配做佛祖的弟子?依我看,应该革除他白马寺住持的身份,剥夺镇国将军的封号,然后远放岭南。”
滕子慧道,“雷大人,众人都知道,岭南多瘴气,把禅忠住持流放岭南,岂不是让他去送死?”
雷振越道,“佛祖讲究度化众生,正是因为岭南是蛮荒之地,正需要禅忠住持的度化,才要把他流放岭南。这是上天赐予禅忠住持的机会,或许禅忠到了岭南,可以领域真正的佛法,可以拯救苍生。”
雷振越口口声声都在给禅忠戴高帽子,但是群臣知道,他这就是为了狠狠的惩罚禅忠。毕竟,去了岭南,能不能回来,那都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去的贬谪之臣,没有一个回来的。
皇上道,“雷大人说的有道理。禅忠有大智慧,一定可以度化岭南民众的。诸爱卿,意下如何?”
皇上非常赞同雷振越的说法。
本来不能杀了禅忠他就已经很失落了,再不能给他一个重重的惩罚,那就太窝囊了。
其他臣子见皇上都赞同雷振越的说法,自然不敢再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