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抵达美荻 (第2/2页)
岸上警戒的兵卒们无比羡慕的看着这些明军士兵。
肩背一杠杠乌黑的火铳,明亮的札甲还有腰间配着剑铳及一枚枚形状好似药杵的怪异玩意。
此时早已是春末,地处东南亚的水真腊一带已经渐渐闷热起来。
不过对于生活在吕宋的明人明商来说,倒也不是难以忍受。
跟随着杨咏,十多名明商及兵卒进入一条小道间,四周皆是茂密的雨林,期间道路也是泥泞不堪。
几名华商从事海贸,倒也不是经常走入这种雨林山道,在茂密的雨林中穿行显得力不从心,数次跌倒,华美的服饰都沾满了泥垢。
好在一旁的明军将士搀扶着商人们,这才使得商人们能走下去。
一旁的杨咏看着这十多名兵卒,不免有些惊讶。
他故意挑了一条近道,能节省半天的路程,本想试探试探这些吕宋明廷的士兵是不是徒有其表,谁曾想跟上来的十名明军士卒一个没落下,身上还十分整洁,反倒是自己手下有好几个兵卒被泥泞的山道滑到斜坡下,浑身是泥土,蚊虫,凄惨无比。
事实上这些明军兵卒在巴丹群岛上和穆罕维利手下的海盗玩游击战,与岛上的番人厮杀,在茂密而潮湿的雨林中穿梭,时不时还要提防当地番人或是海盗的哨箭或毒箭,早已养成了惊人的战斗素养,哪里是这些混吃等死,浑浑噩噩的美荻明人能比的。
在行军途中,这些明军将士手从未离开过铳,几名牌手还一直站在外围护着一行人。
杨咏自然也看得出这些吕宋明人在提防自己,他朝丁哥笑道:“再过一里地就到了。”
丁哥听后点点头,作为一名常年海上航行生活的海商,这点苦头还是吃的下的。
事实上这几名华商商人虽然身上泥泞不堪,但丝毫未有疲倦之意,官兵的行军他们竟然也能跟上。
当然,这也和明军士卒一路的搀扶有关。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在穿过一片广袤的树林后,一行人终于看见了平原。
站在田垄上,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片的稻田,旭日的阳光落在田野水间折出和煦的光辉。
他们从未到过真腊,但面前那一片片的水田,洼地还有站在田中的耕民却让他们难以忘怀。
一行人并没有打扰这些耕民的耕作,他们一边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手持锄头的土著民们,一边朝着村落挺进。
“自从广南阮主允许我等南下定居于水真腊这片沃土后,杨大人广纳流民,建立村庄城寨。”
杨咏指了指这一片水田道:“这些年杨大人殚精竭虑,安抚生番流民,招纳汉人耕民,而今附近大小十余个村落汉人,土番杂处,汉人可占十之五,六。”
丁哥默默看着附近田间耕耘的民夫,样貌中确实有不少汉人长相。
城邑距离这些村庄尚有一些距离,一行人最终决定在一座村落中用过午膳后再出发。
十多名兵卒直接闯入几家民舍,从一些村民家中搜罗粮食。
此时正好是午间,家家户户都在煮饭,这些兵卒倒也搜罗出了不少食物。
一行五十多人征用了几座居民的竹楼用膳。
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民居多竹楼或木楼,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
房屋顶呈“人”字型,雨季期间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才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高脚屋。
该种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的东南亚。
在吕宋这样的建筑也是常见,明人也是习惯了。
只不过当看见当地居民脸上止不住的抗拒、排斥后,精明的明商们自然也察觉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