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二十七章 (第2/2页)
石秀英先把刘小翠送到刘家,刘建国也下班回来了,刘奶奶正在院子里哭,刘小翠的后妈叽叽呱呱的不知道再骂些什么,见着刘小翠进门,刘建国就想发火,眼睛一瞪,看到刘小翠那副狼狈的摸样,倒不知该怎么办好了,他虽然混蛋,对自己的女儿却是亲疼的,毕竟这是他第一个孩子,而且有了泼妇进门的对比,刘小翠母亲的好时不时的就浮上他的心头,他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作孽啊,这要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刘奶奶听刘小翠说到衣服刮破了不敢回家,立时就哭上了,她娇生惯养宠大的孙女,什么时候为了件衣裳就不敢回家了,还差点被拐卖了,老太太看着孙女脸上红彤彤的一个巴掌印,就觉得是打在自己的老脸上都没真么疼过,搂着孙女是哭的昏天暗地的,石秀英瞧这架势一时半会还走不了,石三哥不耐烦看着人家哭,正好报告张人保的事儿也耽搁不得,刘家这边又都是人家了,他也不怕再遇见人贩子,干脆跟妹妹说了一声,撒丫子就跑了。
“行了,妈,你别哭了,我现在得赶紧上卫生所看看人家去,你先带小翠进去洗洗吃个饭,等晚点我接你们一起去跟人家道谢。”刘建国被母亲哭的头大,正安慰着,那泼妇又冲出来撒泼说刘小翠故意整治她之流的瞎话,刘建国被石秀英和牛艳梅两双眼睛盯着,又有院里院外探头探脑的邻居看热闹,男人的尊严作祟,一巴掌就扇到那女人脸上了。
“要我说,这泼妇就是欠揍,刘小翠就一个丫头片子,能碍着她什么呀,我听我妈说,她们家穷的都要掉裤子了,还死撑着,她家里几个哥哥的媳妇儿都是使下作手段赖来的,前不久她弟弟不是叫人把脑袋打破了么?其实是这么回事儿……”石秀英和牛艳梅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好多待,安慰了刘奶奶几句,借口要回去告诉五婶,连忙跑路了,刚走出刘家大门不远,牛艳梅就幸灾乐祸的笑了,她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放学就回家的石秀英不一样,她最喜欢四处听声,东西村的八卦事儿没有她不知道的,说起来,这个泼妇,搬到东村没两年,原本却是和牛艳梅的母亲牛大嫂一个村的,泼妇家里五个兄弟四个姐妹,泼妇行四,上面三个姐姐,一个跟人跑了,剩下的两个都给家里换媳妇儿了,这个泼妇长得最好看也最厉害,家里人没敢打她的主意,到最后是她自己看上刘建国,主动让家里找人帮忙介绍的,泼妇嫁出去后,他们家里还剩下泼妇的三个兄弟没结婚,泼妇爸妈愁得不行,家里的条件打发出去那几个已经不容易了,这三大小子年纪又都不轻了,最后泼妇她妈就想了个损招,有一天,她请了一个知青姑娘到家里,说是帮忙写封信,然后留姑娘吃饭,饭里就给下了药,姑娘吃完饭迷迷糊糊的就给送屋里去了,泼妇的一个兄弟进去刚要行事儿,姑娘忽然醒了,操起手边的东西就给泼妇的兄弟开瓢了,本来泼妇妈还不开门,后来那知青姑娘在里面喊,再不开门,她儿子就死里头了,泼妇妈这才着急了,结果一开门就叫那知青姑娘拿剪子给抵住了嗓子眼,吓得泼妇妈嗷嗷直叫唤,知青就这么一路出了他们家的门,后来他们家还不拉倒,想找知青算账,叫人偷偷给教训了才算完。
石秀英听着牛艳梅的话不禁咋舌,这泼妇家里胆子也太大了,这些知青虽然不是首批(1955年首批)下乡的知青,可能够走在政治的前沿又不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普遍都是家里有些条件背景或者真正聪明有志愿有抱负的,不管哪一类人,都不是好惹的,真要是闹开了,以意图谋害上山下乡的知识分子,反对政府(政策)的名义,给泼妇家里按一个反(革)命的名声,他们全家就得玩儿完,此刻的石秀英绝对想不到,她一语中的,过了不久泼妇家里果然就成了反(革)命,差点全家覆灭……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其实是昨天的),面试分86,但是,我觉得吧,应该不会有低于八十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