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变成孤城 (第2/2页)
年过完但是冷空气还没有走,楚锦河正和张老三坐在屋子里喝茶,两人对面坐的是沈先生。
沈先生一直住在他的茅草屋里,茅草屋离村子比较偏,他都很少来三房,每次都是张老三备好日常的琐碎用品,让辰生给先生送去。
对面坐的沈先生喝了口茶,慢慢与张老三说道:“张老爷,我今日来是有一事与你说的。”
张老三连连摆手:“先生别叫我老爷,听着怪奇怪的,您叫我老三就可以了。”
沈先生笑笑,没说什么,而是继续开口道:“小山去了边关,如今我只专心在带辰生这个孩子,这孩子很聪明,但他一直生活在秋水镇,眼界始终会有格局,我认为读书人并不该是死读书,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带着辰生去游历河山。”
楚锦河喝茶的动作一顿,张老三却是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点楚锦河是认可的,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个人阅历和眼界却不是能在书本上学到的。
只是古代富贵人家里,读书人常常会出门游历,有沈先生在,楚锦河倒是不太担心,但若是出门游历,古代交通并不发达,这一出门,少说也得小半年,辰生才十二岁,也不知道张老三和程氏舍不舍得。
“这,先生,我知道游历是读书人对学识眼界的提高,但辰生还那么小,他从来没出过远门,能不能等他大一些再出门。”张老三摸摸头,他很明白沈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先生,楚锦山和辰生都在这位先生这里学到了很多,但辰生真的从小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还没有离开过他那么久。
张老三的反应在沈先生的预料之中,沈先生笑着摇摇头道:“我这边年纪已经被老师带着到处游历了,书本上的知识是我能交给辰生做人和科考的,但以后他的发展要从眼界开阔开始,我心想的就是要乘着他年纪不大,能接受新事物和学习力。”
沈先生喝了口茶,先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提出游历一说,他继续说道:“当然,你们是做父母的,舍不得也是正常,我就是与你们这样提一下,辰生是否去不去,还是得你们决定的。”
张老三有点犹豫,因为这是辰生的事情,他想等会先和辰生还有程氏商量一下,过两天再给沈先生恢复。
沈先生点头,表示理解,双方有聊了一会,楚锦河才送沈先生回去。
等回来的时候,主屋里张老三和程氏已经拉着辰生商量这件事情了,楚锦河进屋,听到的就是程氏在说话:“这个沈先生是怎么回事,辰生才十二岁,怎么能出远门。”
辰生坐在她对面,站起身为沈先生辩解:“是我跟沈先生说要去的,我们家现在越来越大,我接触的朋友们也身份越来越高,我和他们说话我都有点融入不进去,我想沈先生说的对,我自小生活在农户家里,见识太少了,所以沈先生只提了一下游历的事情我就来了兴趣。”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嫌弃我们把你生在农户了?”程氏看向辰生,皱起了眉头。
辰生一愣,无奈的摇头道:“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开阔一下自己眼界,三哥和三姐在我这般差不多的年纪都开始为家里的生计而奔走了,我只是出门游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娘你就让我去吧。”
程氏继续摇头,指着辰生道:“我让你去,不过得是你再大些再说。”
辰生一时无言,把目光投向张老三和进门的楚锦河,里面是哀求他们帮自己说两句话。
辰生长这么大还没出过秋水镇,楚锦河觉得让他出去见识见识也挺好,三房如今做大,接触的人越越来有有身份地位。
辰生接触的人也多了些少爷公子,他们在说哪哪儿风景不错,哪哪儿人情味好时,辰生就很难接话了,这不是攀比,而是人家自然而然的谈资,所以交谈里辰生会产生一种见识少的自卑感,这是正常的,眼界的开阔对辰生成长和以后的发展都不是坏处。
张老三一向心软,他不明白利弊,但见到孩子哀求他他就心软了,一开始还不愿意让孩子出去的心也逐渐松动。
楚锦河摸了摸脸颊,觉得这游历百利而无一害,于是跟着程氏说道:“娘,辰生想去就去吧,沈先生以前就常常游历大周河山,再让小福跟着,多备些银钱不会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