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京都封赏 (第2/2页)
萧家世代忠于皇帝,手上掌这着重要兵权,如今皇帝心胸并不宽阔,萧家从赵笠那位风华绝代的父亲死后,当今皇帝登基,萧家就与安庆王府很少接触,表明避嫌。
赵笠对萧呈焕和气的拱手:“萧将军实在厉害,这个案子揭发了这些吃里扒外的臣子通敌,为陛下解了大灾祸。”
萧呈焕从头到尾都是茫然的,这件事完全就像个天上掉的馅饼砸在自己头上,萧家已经足够昌荣,事实上这种功绩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萧呈焕自己并不在意:“下面的臣子为国为民,我只不过是个旁观者,安庆王殿下过誉了。”
赵笠笑笑,具体是怎么回事他比朝堂上所有人都清楚,楚锦河的这一下,帮了他一个大忙,同时也给了萧呈焕一个功绩,他不用出手解决三皇子惹上皇帝对自己的怀疑,这件事换做萧呈焕的角度就太好不过,因为萧呈焕是皇帝的人,没有人敢对皇帝的人下手。
“我听说下次宫中选秀,将军令妹也要去,不知是否属实。”萧呈焕与赵笠差不多高,但是他身材挺拔,走路生风,赵笠一只腿是残的,不得不一步当两步走才能跟上萧呈焕的脚步。
听到赵笠提自己的妹妹,萧呈焕一下子皱起眉头,心中浮现烦躁。
当今皇帝已经四十多岁,他的妹妹今年才不过十六岁,皇帝后宫并没有多少嫔妃,今年皇帝以后宫空虚为由,要来一场选秀,三品以上家中有适龄的女儿都要选出一个进宫。
皇帝年老,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是为了自己好处愿意把女儿送到宫里的,有的人家在选秀到来前赶紧找到适合的儿郎结亲,有的干脆准备把不受宠的庶女送到宫里,留下嫡女,萧呈焕原本也打算给自己妹妹结一门亲避开这一事,谁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在严肃的朝堂上点明了要他妹妹进宫,他的妹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他年幼时就跟着父辈去了边关,家里只有这个妹妹侍奉在母亲膝下,从小是家里人捧在掌心长大的,性格何其高傲,就以为进宫这一事,她已经哭死过去几次了,萧呈焕和皇帝谈了两次,但皇帝一点也没松口,反而是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冰冷。
皇帝的性格越来越狂暴,这次叛国案,他屠杀了很多无辜的官员,这一点已经足够让萧呈焕心惊的,伴君如伴虎,在多他也没有办法多提,赵笠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萧呈焕幼年是在边关战场长大的,与京都普通名门之后的子弟并不一样,他少年将军,在边关声名远扬,最看不起的就是京都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
曾经安庆王府赵笠的父亲在京都风华绝代,他是太子的时候,亲自御驾亲征,逼的柔部退避大周数百里,不敢靠近,萧呈焕小时候除了自己的父亲,最崇拜的就是安庆王。
谁知后来天妒英才,安庆王早死,如今皇帝登基了,多少人对曾经最富盛名的安庆王唯一的儿子赵笠充满期待,谁知祸不单行,安庆王死了没几天,赵笠就因为骑马掉了下来,被马匹踩断了腿骨,成了个瘸子,后面他表现的平平淡淡,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是京都有名的纨绔,萧呈焕无法接受一个那样风华绝代了不起的人后代竟然成了这样窝囊的人,所以心里对赵笠更加不喜欢。
萧呈焕眼中的神色只是让赵笠笑了笑,从小到大他看过太多这样的眼神,他的父亲有多厉害,他就要表现的多没用,只有这样他才能活下去,若是可以,他也想和萧呈焕一样,堂堂正正做人,毫无顾忌的驰骋在边疆战场,但此刻不行,皇帝不死,他就永远不能抬头或活着。
皇帝已经老了,他挥霍着大周前几代皇帝费尽心血创造的盛世,到了晚年大周现在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他心里开始惶恐,加上吃那些该死的道士修炼的什么“仙丹”,越来越疑神疑鬼,随着自己儿子这场叛国之事,他越来越害怕身边人的背叛,萧呈焕的萧家世代忠于皇帝,几代忠烈为了皇家鲜血洒满大周土地,但他还是害怕萧家背叛他,如今想把萧家的女儿拉到宫中,一是表面自己对萧家的恩宠,二是以此告诉萧家,他们家的女儿在宫中,他们只能效忠自己,萧家的女儿即是恩宠,也是人质。
萧呈焕自小在坦荡的军中长大,干什么都直来直往,他对皇帝的忠心让他没明白这一点,但是赵笠是生活在阴暗里的,在京都这块表面光鲜亮丽,背地官宦内部腐烂到极点的地方,赵笠看的太透了。
“这些与安庆王殿下你无关,殿下正是少年年纪,不要整日把心思放在这些后宅之事上,大丈夫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您该找些您该做的事情。”萧呈焕不想与赵笠多说,只是皱着眉头说了赵笠一统,走出宫门后就翻身上马,驱马往将军府方向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