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归去来 (第2/2页)
毕竟,他一直未张露过一丝意图,秦婉以为他只是来寻亲。而误会,便由这里开端,往复杂的方向生成,越缠越紧,换来死局。
但她一直以为他知道她是秦家姑娘。
送走段月年后,秦婉便在道观找到了杨宝儿。心怀着愧疚的她隔三岔五便会偷偷送些吃食到道观,陪杨宝儿聊聊天,怕她憋坏成了哑巴。
隔离人烟外,秦婉什么都跟杨宝儿聊,比如那家小媳妇爬墙偷腥,自家爹又在哪里找了一个姘头……但,就是没说过段月年。
段月年出现,出现在她面前,影子烙在她心里,并未随时间淡去。
杨宝儿在等,找东西喂饱了自己与小黑皮后,她便抱着伞,坐在道观某一处出神。
而秦婉也在等,而她这一等,却是不知不觉半年过,郎从北方来……
家有一女老大不嫁,一直就想着要把秦婉嫁给大户人家的老爹老娘渐渐耐不住性子了,已经给她相好了一个合适的人家,聘礼收了,只待婚期一到便会嫁过去。而就在秦婉感觉到绝望之际,他来了。
今年下过一场大雨,所谓久旱逢甘露,大家伙都很欣喜。但在一场历经几年的旱灾面前,一场忽来忽去的大雨对此并没什么缓和,土地是湿润了,可大雨也冲刷走了表面松软的土壤,河道了水量一时猛地充沛,涨过河堤,冲垮了很多房屋。
往往旱灾之后是蝗灾,而之后,便是让人撕开外皮便野兽同类相食的饥荒。
除去京城繁华依旧,光鲜亮丽的天子脚边,又徒添了一些流离失所的人。
穷山恶水出刁民,越乱的世道,杀人劫财的匪徒便如雨后春笋一茬一茬冒出来……
最近,一个骇人的消息便从南边传来——
南边离京城不远的一个省府,是饥荒最严重的地方,有户富人家惨遭流民洗劫,女眷惨遭侮辱,一家上下二十余口人无一生还。待人流退去后,官府介入,传出的消息说:院内只有血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惟恐也发生这样的事,镇子里的居民便与官府一起组织了一个巡逻队,二十人一队,每日在镇子各处转悠,负责防着着那些为非作歹的匪人与小偷小摸的流民。
举国之大,南旱北战,竟无一地可容安生。
秦婉也感觉到了萦绕在空气里,燥热不安散不去的恐慌。担心着杨宝儿,她想最后上山去看一看。秦婉匆匆走出镇子,上山的路口男人们拿着棍棒和抢巡逻。
这是她最后一次往山上去了,镇子周围流窜的流民越来越多,她一个姑娘家落单也不是什么好事,等不等得到那个人,也就随天定了。
和以往一样,她这回上山,只看见了段月盛离开两月后便倒塌的段家土屋废墟,并未看见朝思暮想的段月年。反而在下山的途中,看见路边摆着几具流民的尸体,说不上是心善还是残忍,杀死流民的人们留下了流民里一个看起来只有三四岁小孩的命。父母死去,他饿得没力气躺在路边,眼里带着不可言说得欲望看着仍干净整洁的秦婉走过跟前。
秦婉上山时,镇子里巡逻的男人便在上山的路口,秦婉耽搁许久下山后,他们还在这里。
见到秦婉,他们便喝斥她,让她快点回家去,山上不安全,刚刚要不是有一伙人刚好拿着枪出现打死了那几个流民,秦婉下山时碰到必定惨遭恶人毒手。
闻言,秦婉不免从脚底冒出一股寒意蹿全身,她连忙道谢,随便快步往家赶,路过巡逻队时便听见他们在嘀咕:
“啧,领头那年轻人怎么这么像段家小子。”
“对呀对呀,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秦婉猛地停下脚步,就在她准备追问时,一个男人匆匆从镇子里跑出来,边跑边说道:“欸,刚我回去,看见秦家来了一群人,他们那穿着打扮,可不一般。就身上挂的枪,不是一般人能买到的货。”
摇摇晃晃险些没站住,秦婉转身便往镇子里跑。
原来,他已经上山去过了,只是她没碰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