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弓箭之战:冒顿单于哭了! (第2/2页)
加上皇帝年迈,精力不足,有眼见的大臣们,很容易就会倾向年轻力壮的少年公子,而这时,公子们往往等不到老皇帝咽气,就能连结满朝文武,将老皇帝逼下帝位。
这是年迈的老皇帝们,绝对不能容许的!
别说皇帝老时不能容许,皇帝壮年时,更加不能容许!
君不见,始皇帝在位三十七年,掌权二十六年,如此长的时间内,都没有明确确定太子,没有让儿子们随意干涉政权!
而是不断寻医问药,试图延续自己的寿命。
直到他快死的时候,他终于感觉到了不对劲,并且有种逼到头上的岌岌可危感,迫使他马上选出合适的接班人。
他将扶苏派至上郡历练,将胡亥拉去一起巡游考核,就是为了锻炼扶苏的能力,评判胡亥的水平。
可惜,一切都进行得太晚,还没来得及让他做出决断,他就死了。
事后,赵高李斯篡位,天下险些毁于胡亥之手!
他们不知道的是,天下本来已经毁了。
如今,扶苏做出完全不同于秦始皇的决定,是让他们无比震惊的。
虽然如此做,就不会步上秦始皇的老路,但是陛下您当真别的不担心,在您放下朝廷诸事,高兴地跟着蒙恬将军去上郡玩的时候,您的某位儿子在朝廷大肆揽权,将朝廷一锅端嘛?
您当真不担心,您想回归之时,却发现已经回不来了吗?
或者说,若是发生那种情况,您再次驱使蒙恬,带兵回归?
不,那也不可能。
如今的情况,可和当初胡亥继位不同。
当初胡亥乃是伪帝,没有真正继位,诏令也是伪诏,扶苏作为正统,有权趋势蒙恬,号令军队。
但是现在,太子在扶苏的命令下监国,那就是名正言顺下的正统,到时候同样命令蒙恬按兵不动,蒙恬会听谁的话,还未可知。
大秦几乎举国上下都知道,蒙家军听命于秦王,而不是秦国某一人。
到时候,可就真正威胁到皇位了!
至于扶苏要去上郡做什么?
这一点,大家没有想太多。
能做什么?无非就是玩呗!
在皇宫的生活无聊又不够刺激,还喜欢跟着仙界玩什么一夫一妻,让自己失去美色的快乐。
这不,熬不住了吧!
竟然想要跟着蒙恬将军去北地承受风沙之苦,来找刺激!
至于扶苏过去,真的能刻字阴山,打出战绩,封狼居胥?
思索的大臣们在心里笑了笑,怎么可能?
如今,他们只当他们的陛下,已然大脑糊涂,癫狂了吧!
当下,他们要思索的是自身的处境。
站位这事,虽然皇帝说了,这是他的旨意,日后绝不追究。
但是等新的皇帝上位,焉知新皇帝会不会追究?
虽然扶苏正当壮年,新皇帝继位按理还有几十年,或许那时候,自己都不在世上了!
可要是,扶苏死在疆场呢?
战场之上,可是杀人不眨眼啊!
谁知道扶苏会不会脑子一抽,冲到前线去送死。
以及,就算他不死,谁知道他会不会被夺权,以及以后的皇帝继位,会不会来算这几十年前的旧账?
种种件件,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
如今最好的做法,就是静观其变!
大家心思诡谲,静静思索着。
上郡,十几天后。
一匹快马拉着一辆马车,飞奔到了蒙恬的驻军地。
“陛下信使,陛下信使,来到上郡!”
带头的卫士大喊爆出身份,念了两遍,把把车停在驻军之外。
军营门口,有人听到这两句话,连忙进去禀报蒙恬。
很快,蒙恬迎了出来,接过信使拿出的皇帝手谕。
“蒙将军亲启:将军驻军上郡,军旅多劳累,此前所言粮食问题不必担心,孤已为将军备好万旦好粮,将一批批运去上郡,头一批已在路上,顷刻即至。
此外,孤还研发出一种“穿杨弓”,可杀敌于三里之外,足有三千副,将随粮食,逐渐到达,此弓可以量产,今使信使带去十副,将军可一试威力,如用来合手,需要多少,让信使回来禀明,扶苏敬。”
看完消息,蒙恬大喜,连忙问信使:“穿杨弓在哪里,带我去看。”
信使卷起后面马车车帘,道:“将军,这就是。”
蒙恬拿起弓箭,见其通体漆黑,唯有弓柄之上,刻有‘穿杨’二字,其弓弦粗壮,富有韧性,竟不知是何物造成,不禁赞叹:“好弓!”
此时,营外一匹快马来到,见到蒙恬,士卒翻身下马,急切禀报:“蒙将军,匈奴又打来了!”
蒙恬听到这个消息,顾不得安顿信使,随意点兵三千,就骑马打前:“随我出发!”
最近匈奴屡屡犯边,三天一小战,十天一大战,蒙恬早已习惯,但是平日小的战斗,都是让手下小将出马,自己坐镇后方,主导大战。
但如今,得此良弓,岂能不一试威力?
再没有比战场更能检验一种武器了!
来到前线战场,蒙恬收缩阵型,看向对面匈奴。
对方远在三里之外,正对着大秦,虎视眈眈!
蒙恬知道,对方带军的,那是匈奴近年来最有名的狼崽子——冒顿单于!
他眯着眼睛,三里之外,够了!
蒙恬拿出陛下所赐弯弓,搭弓射箭——
“咻!”
一声极弱的疾驰破空之声,远处的冒顿单于头皮一阵发麻。
一根极其锋利的短箭,擦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带走一块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