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大魏读书人 > 第二百二十四章:开国盛典?许清宵赴约,天下沸腾,双方底牌!

第二百二十四章:开国盛典?许清宵赴约,天下沸腾,双方底牌!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大魏读书人!

平静了一段时间的大魏京都。

再一次被扰乱了。

而且这一次,又是朱圣一脉。

平乱王府外。

一名大儒手持请帖,静静地站在王府之外。

他是朱圣一脉的大儒,名叫张烨,也是曾经的大魏大儒。

如今再回大魏,张烨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但这一次再回大魏,张烨可不是以大儒的身份,而是以使臣的身份前来。

身在文宫之中,他比所有人都清楚,文宫如今拥有什么底牌了。

朱圣极有可能要复苏。

重现人间,横扫一切敌。

虽然天下已经有所传闻,但对于天下人来说,这个可信度不高,复苏朱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文宫内的大儒却无比相信,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朱圣真灵。

如今木牌被供奉在朱圣文宫内,享受浩然正气的滋润,等到两日后的建国盛典,再取出复苏朱圣,到时便能震撼天下。

所以浩然王朝第一时间发了请帖,也是第一时间邀请许清宵。

朱圣复苏,他们目标就是针对许清宵,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请朱圣复苏,塑浩然国运之鼎。

这是他们最大的目标,击杀许清宵,不过是顺手罢了。

王府外。

刘烨皱着眉头,他已经在这里等待许久,却不曾想一直未见到许清宵,这让他有些不悦。

如若以大儒的身份,他见许清宵要称半圣,可现在身为浩然王朝的使臣,他不需要对许清宵太客气,当然许清宵也不用对他太客气。

大家本身就已经决裂,没必要虚与委蛇。

只是,就在此时,一道身影缓缓从王府走了出来。

不过不是许清宵,而是慧正神僧。

他神色不太好看。

强行度化许清宵,却被许清宵抓了个现行,这回算是得罪了许清宵,他有些尴尬,但更多的还是愤怒。

气愤刘烨在外面大吼大叫,倘若不是刘烨在外面大吼大叫,只怕许清宵早就被自己成功度化了。

如若度化成功,自己也算是立下天大的功劳啊。

既可以让佛门入驻大魏,又将儒道新晋半圣度化佛门,再加上许清宵在大魏的身份地位,这对佛门来说,简直是喜上加喜。

可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啊。

如今度化失败,许清宵将大幅度免疫度化之力,除非佛门一品显身,强行度化许清宵,而且必须要乘许清

宵没有丝毫防备之时,才能度化。

而且极有可能会失败。

度化这种东西,本身施展也极为苛刻,尤其是针对品阶高的,基本上只能使用一次,而且一定要越品度化。

他乃二品觉悟,高许清宵足足一品,所以他才敢突然出手度化,想要杀许清宵一个措手不及。

最终功亏一篑啊。

走出王府。

慧正神僧望着眼前之人,目光爆火,恨不得将其诛杀。

“慧正神僧?您怎么在这里?”

看到对方,刘烨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慧正神僧竟然从许清宵的王府中走出来。

“滚。”

慧正神僧冷冷开口,直接越过刘烨。

听到这道骂声,刘烨有些懵了。

好端端骂我干嘛?我又没招你惹你?

还有,不是说天竺寺僧人都是很和善的吗?这也和善?你大爷的,欺负我读书人是吧?

虽然心中满腔怒火,但刘烨不敢说出来,对方可是二品觉悟的佛修,一只手就能碾死自己几百个来回,再者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自然不会斤斤计较。

只是心里不舒服罢了。

而与此同时。

王府当中,许清宵的身影出现了。

他静静看着刘烨。

后者顿时如感芒刺。

“许.......许大人,这是吕圣让我交给您的请帖,两日后浩然王朝建国,请您务必赴约。”

刘烨的声音响起,他本想直呼许清宵全名,但话到嘴中,又说不出来,只能喊一声许大人,让他叫半圣他喊不出来。

大家都已经撕破脸了,真没必要继续虚伪下去。

此话一说,周围有不少人暗中观察,一些权贵们早就听到刘烨的叫声。

他们好奇,同时也忍不住皱眉。

许清宵跟文宫早已经闹翻,眼下竟然还有脸邀请许清宵参加建国盛典,这还当真是够不要脸的啊。

不过仔细想想,众人也明白,浩然王朝敢邀请许清宵参加盛典,肯定是有所底气。

如今民间传闻,浩然王朝建国之日,会凝聚天下读书人之力,复苏朱圣真意,这件事情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是真的,认为是浩然王朝造势而为。

可现在主动邀请许清宵,莫名让人觉得此事有一定可信度。

不然的话,邀请许清宵做什么?

又上演一场杀圣?

这不是吃饱没事干吗?没点底气,真不敢继续招

惹许清宵。

“当真是吕圣邀请?”

许清宵开口,他目光平静,望着刘烨。

对于刘烨,许清宵没有什么恶感,本来这就是个小人物,其次若不是刘烨,自己这回当真要着道。

不过刘烨作用性不是最大,最主要的还是朝歌在关键时刻将自己喊醒。

“回许大人,的确是吕圣亲口邀请,请帖也是吕圣亲自交给老夫。”

“吕圣说了,许大人乃是大魏新圣,说到底也是读书人,读过圣贤书,此番浩然王朝建国,关乎天下所有读书人,如若许大人不忙的话,务必到来。”

“吕圣还说了,之前的事情,多多少少有些误会,只要许大人前来,也算是为读书人做了件好事,以往的事情,吕圣不再追究。”

刘烨出声,连看都不敢看许清宵一眼。

因为这话吧,听起来有些恶心人的。

大家都知道,文宫处处针对许清宵,如若不是许清宵每一次都能逆天翻盘,不然的话,随便出点错,许清宵可能就没了。

而吕圣这番话极其恶心,什么叫做不再追究?什么叫做也算是为读书人做了件好事?

难不成以前做的都是坏事?

只是,王府当中,许清宵并没有任何感觉,朱圣一脉的恶心,他又不是没领略过。

如果朱圣一脉不恶心自己,许清宵反倒是觉得古怪。

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许圣不去。”

声音响起,是陈正儒。

不远处,陈正儒步伐极快,走到王府面前,望着刘烨斩钉截铁拒绝。

“守仁,老夫得知一些消息,朱圣一脉这次建国盛典,专门是针对你的,他们可能会借助天下读书人之力,复苏朱圣。”

“这趟你千万不要去,大魏王朝也不会派人去,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陈正儒传音,告知许清宵这件事情,他怕这是鸿门宴,许清宵去了会吃亏。

“无妨。”

“倘若当真请出朱圣之意,这也是一件好事,让朱圣睁开眼睛,好好看一看他的门徒,如今败坏成什么样了。”

许清宵摇了摇头,他看向陈正儒这般回答。

许清宵直接开口,他没有传音,众人都听得见。

刘烨听到这番话后,心中不由冷笑连连。

许清宵还是太年轻了,

倘若是朱圣之意,还真有可能会选择帮助许清宵,因为那是圣人的意志,能分辨是非,感应对错。

可浩然王朝这次复苏的,不是朱圣真意,而是朱圣真灵。

换句话来说,就是圣人的灵体,只受文宫控制,是文宫最强的矛。

所以许清宵太过于情况和自负了,不过没事,他会为自己的狂妄无知付出代价。

“守仁,此事一定要三思啊,没必要这样。”

陈正儒还是继续提醒,虽然他也不相信文宫能让朱圣复苏,可有句话叫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当真请来了,对许清宵来说,是天大的打击。

一旦有任何损失,大魏王朝都承受不起。

“陈儒,此事本王已经三思,本王倒要看看,朱圣复苏后,是会针对本王,还是教训这帮不孝门徒。”

许清宵给予回答,语气很平静,眼神当中充满着自信。

可越是如此自信,刘烨心中越是开心,他就巴不得许清宵这样狂下去,等回头朱圣复苏,他要看看许清宵能不能狂起来。

“既然如此,那我等就恭候大驾了,许大人,莫要设宴之后又不来,不然的话,天下人又要说我们文宫打压您了。”

刘烨如此说道。

许清宵负手而立,望着对方语气平静。

“告知吕圣,两日后,本王必然亲临浩然王朝。”

许清宵淡淡开口,他不知道文宫是如何算计自己,可许清宵知道的是,建国之日,也就是文宫倒霉之时。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许大人这般身份,老夫也相信许大人定然会说到做到。”

刘烨说到这里的时候,将请帖递交给许清宵,随后转身离去。

待刘烨离开后,陈正儒叹了口气,而后直接拉着许清宵走入王府中。

“守仁啊,你自信是一件好事,老夫没什么说的,可这次文宫摆明了就是想要针对你。”

“你又何苦这般,为了怄气,文宫赴宴啊?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陈正儒有些想不明白了,人家敢邀请,肯定是有底牌有底气,不是说他许清宵不行。

而是敌在暗,我在明,明摆着吃亏的事情,还要上前,就是自讨苦吃。

听到这话,许清宵不由苦笑道。

“陈儒,文宫有底牌,我有何尝没有底牌?”

“您太谨慎了,陈儒你想想看,陈某做事什么时候鲁莽过?”

许清宵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这样回答。

的确,此话一说,陈正儒不由露出惊讶之色,随后仔细想想,许清宵虽然做事有些激进,可每一次都

有底牌,看似鲁莽,但都是粗中有细。

的的确确不需要自己操心。

可陈正儒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守仁,不管你有什么底牌,这一次文宫动真格了,老夫随你一同去吧,”

陈正儒开口,他相信许清宵有底牌,但他还是有些担心,所以打算跟许清宵一起去。

“不了。”

“陈儒,眼下大魏百废待兴,各方事情,都需要你来主持,倘若你离开了,对大魏来说,得不偿失。”

“你放心,我自有分寸。”

许清宵拒绝了陈正儒的请求,现在大魏需要陈正儒,没必要跟自己去浩然王朝,得不偿失。

当然许清宵也明白,陈正儒这般,就是担心自己。

“可这。”

陈正儒还想要说什么,然而许清宵摇了摇头,望着陈正儒道。

“陈儒,信我。”

这话一说,陈正儒不由叹了口气,随后开口道。

“行吧,既然话都说到这个地步,老夫也相信你。”

“不过万事要小心。”

“对了,刚才老夫看到有个僧人在远处,是慧正神僧吗?”

陈正儒问道。

“恩,方才差点着了他的道。”

许清宵点了点头,如此说道。

慧正神僧来京的事情,瞒不住大魏权贵,尤其是眼前这位丞相。

而听到许清宵这般开口,陈正儒神色顿时一变。

“什么意思?”

陈正儒问道。

“慧正想要度化我,结果被外面的刘烨惊动,使得我突然醒来,也导致慧正度化失败。”

许清宵给予回答。

这话一说,陈正儒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

“该死。”

“他敢度化我大魏王侯?他疯了?天竺寺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连我大魏的王爷都敢度化?”

“老夫要启奏陛下,派兵前往西洲,镇压天竺寺。”

陈正儒深吸一口气,眼神当中充满着冷意。

许清宵贵为大魏王爷不说,而且还是大魏儒道新圣,重重身份加持之下,他还真没想到,天竺寺的慧正神僧,竟然敢强行度化?

这简直是不把大魏放在眼里啊。

“算了。”

“陈儒,他度化失败,也受了伤,而且这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第一次度化没成功,往后就更别想成功了。”

许清

宵摇了摇头,眼下他不想要节外生枝,毕竟对方第一次度化失败,想要继续度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相当于给自己加了度化免疫力。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许清宵想要八宝佛莲,在没有得到八宝佛莲之前,许清宵不想要跟佛门闹翻。

方才怒骂,不算直接撕破脸,毕竟对方有错在先。

“恩。”

“不过往后你要小心佛门了。”

“佛门弟子,数千年前就对中洲虎视眈眈,后来若不是出了朱圣,只怕佛门早就入侵我大魏了。”

“现在文宫脱离,在他们眼中,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更希望入驻大魏,甚至老夫怀疑,他们会为了入驻大魏不择手段,连你也敢度化,就足以证明这帮人的决心有多强烈了。”

“此事老夫会告知陛下,守仁,若是真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大魏可以一战。”

陈正儒出声,他基本上是给了许清宵一个答复。

大魏随时可以一战,如果被逼急了的话。

“恩,我明白。”

许清宵点了点头。

而陈正儒继续开口。

“守仁,老夫过来找你,一来是为刚才的事情,二来还有一些喜事告诉你。”

“如今天工阁与聚贤馆建立成功,各地人才如笋一般冒出,其中有不少能人巧匠,还有一些不错的俊杰。”

“都被六部各自选走。”

“如今粮产增加极多,上次得到赐福,大魏土地肥沃,易种植粮食,我等在两天当中更是找到一些稻穗,比寻常稻穗多了接近三倍谷粒。”

“还是三季稻,一年可收三次,各地也发现了一些食物,只需要一点水就能养活,而且生长速度极快,一个月就能收成,就是没什么味,但能扛饿。”

“顾尚书算了一下,若不出意外的话,水车,良田,开荒,以及这些稻穗种子的情况下,大魏粮产可达到五倍之多。”

“如果加上新找到的粮食,可以解决大魏五成百姓的生存问题。”

“三年之后,大魏粮产可翻十倍,达到天下粮满的盛况啊。”

陈正儒有些激动。

他这次过来,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醒许清宵,也是告诉许清宵这些好消息。

水车就不用多说了。

许清宵成圣之后,大魏无数良田得到赐福滋润,生长出大批粮食就不说,更主要的是,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新稻穗,这些稻穗种植出来的米,饱满颗

大,而且数量也极多。

而所有荒田也得到了滋润灌溉,有些荒田本就不适合种植,可随着天地赐福,这些荒田变成良田,大大提升粮产。

再加上又找到了一些虽然没什么味道,但可以扛饿的新食物后,户部这段时间激动的天天睡不着觉。

毕竟种植再多的粮食,也要考虑很多底层百姓的温饱问题。

没有那个国家不缺粮食,无非是有人吃得饱,有人吃不饱罢了。

大魏王朝即便是得到天地赐福,但想要喂饱整个大魏,还是很困难,有五成大魏百姓,都是底层中的底层,生活在大山之中,或者是极其偏远的乡村。

哪怕是种植,他们也难以吃饱饭。

现在有了这种东西,虽然不怎么好吃,可最起码管饱啊,吃饱了就有力气干活,有力气干活,就能继续生产,一步一步走向美好生活。

任何发展都是需要时间的,陈正儒已经预料到再过几年,大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好。”

“这是好事,不过还是要让顾大人控制一下粮食价格,现在开始就要打压粮食的价格,但不要打压的太狠,可以慢慢来。”

许清宵听到陈正儒所说,心中也充满着喜悦。

现在五倍的增长,过个两三年后,必然是十倍的增长。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大魏王朝三年赶超鼎盛状态,五年可达到真正的盛世,家家户户有存粮,可以往下个阶段走了。

这就是国运强的好处。

风调雨顺,没有任何灾祸,甚至你需要什么东西,想要什么东西,都会赐福给你,就好像这个稻穗以及这种听起来类似土豆的食物。

按理说要去找,而且很有可能几年都找不到这种食物,但国运强盛之后,这些东西平白无故自己出现,省时间不说,还让大魏提前进入发展阶段。

早一年得到,大魏就能早一年崛起。

“恩,顾尚书明白这点,已经着手令人安排了。”

“不过,顾言让老夫问问你,眼下国库充盈,粮产增收极快,虽然陛下免了三年税收,但粮产充盈之下,大魏国库的银两,可以进行部分支配,问问你有什么想法。”

陈正儒询问道。

户部现在是彻底飘了,国库银子多,外面粮食多,不花不舒服。

原来不花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所以明知道花银子能发展国家,但也舍不得花,就怕那天突然断粮,哪里又闹出什么灾祸。

可现在不需要担心了,自然这些银

子放在国库里也没什么作用,倒不如拿出来造福百姓。

“陈儒,让顾大人拿出五成国库,修路建桥,以郡为首,修建大魏官道,要求路面平整,四通八达,每五十里路,设大型驿站,负责收取官道路费,按里收银,一里一文钱,按人头算,入官道给予令箭,出官道交还令箭,商队行走收取两成漕运费,各地遣派官差轮番看守,凡逃单者,谎报者,一次罚款,两次严惩,三次不得再行官道。”

“眼下,大魏粮产提高速度飞快增长,不出一年,各地贸易将会兴起,我等必须要提前布局,修建官道,提高生意效率,这样一来,大魏铜钱便能快速流通,营造良好现象,也能更好控制粮食价格,不至于出现黑心商人控制粮食市场。”

许清宵想了想,大魏现在彻底不担心收入问题,那么就可以开始修路建桥了。

想要富先修路,这是很经典的一句话。

道路越通畅,经济就越发达,现在修路看起来有些古怪,可修路需要大量人力以及时间,想要全部修建好,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而且所花费的银两也是天文数字,大魏王朝肯定做不到,但许清宵以郡为主,让各府修建官道,促进府城之间的贸易往来。

先做好第一步,然后便是各府修建,再然后便是各县修建。

越往后需要的银两就越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好。”

“老夫待会就去找顾言一趟。”

陈正儒细细琢磨一番,很快他理解许清宵修建道路的目的,当下点了点头道。

“守仁,刑部如今扩张四成人手,大多数都是仙门弟子,如今大魏上下已经彻底安稳,一切宵小之辈都已伏法,还剩下一些流寇匪徒。”

“在仙门弟子的协助下,张靖认为半年内,可彻底解决大魏流寇之祸。”

陈正儒继续汇报刑部的事情。

刑部,代表着是司法,许清宵对于刑部也是十分看重。

“加大力度,让仙门弟子集中力量,两个月解决所有流寇,不过流寇抓后,只杀头领,其余不杀,不过问清楚原因,倘若有冤案,当地县衙必须配合调查。”

“先解决案子,再斩首,其余流寇,扣押各地大牢,若愿意农耕做事,可酌情减刑,最多减刑三成,待刑满释放,给予一笔苦工费,按正常一年苦工银两发放。”

“让其重新做人,改过自新。”

“流寇之祸解决,一翻旧案,二查斗殴泼皮,总而言之,二十年内,只要有任何过错,无论大错小错,

该罚则罚,该杀则杀,告诉大魏百姓,刑部至公,让百姓安安心心务农,安安心心做生意。”

许清宵出声,这是他对刑部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