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章二 (第2/2页)
那时的我,不喜欢热闹,也不喜欢寂寥。而如今不是这样,至少在我还能清晰记忆的黑暗片段里,我是喜欢这样的状态的,这多亏了我忘记了热闹是怎样的感觉,只记得热闹并不是我现在这样。
只是有些可惜,我并没有关于感受的“过渡”概念,这让我无法想象自己初到这里的感受。我不知道自己在黑暗中生活的“开始”,自然也不存在“刚来到黑暗的那段时间”这个概念,起点和终点对人们来说总是很重要的,可惜我没有。
如今我甚至不太确定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是真实的?还是我的幻想和梦呢?
说到梦和幻想,我很久之前就已经无法分清二者了。我把梦作为睡着的想象,幻想作为为清醒时的想象,但漫长的黑暗经历终究还是让我无法分清自己究竟是睡着了还是清醒着,不过我的梦和幻想也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我现在正在所处的奇异幻境,怕也是旁人在梦中也无法经历的。
不过因着我无法分清梦和幻想,也不确定自己究竟多久没有睡觉,我在这黑暗中的一天变得格外漫长——因为没有白天黑夜的区别,我只能通过自己的睡眠次数来确定天数,但长时间“无睡眠”也让这一天延长了许多。这样倒是让之前困扰我的那个“我究竟在黑暗中带了一年两年还是一天”的问题失去了意义。毕竟我分不清梦和幻想,也无法确定自己计算的睡着次数是否是正确的。自从想通这一点后,我不再刻意记忆自己做梦的次数,而是把此后在黑暗中的时光都算作同一天,只要我一天没从黑暗中出去,这一天就没有结束。
不再记忆睡眠次数的决定让我的大脑有更多的空间来思考自己的处境、对记忆中的场景做出分辨。我躺在这片土地上,一帧帧带有梦幻色彩的画面闪过我的脑海,在黑暗中念想七彩与斑斓,这是我在这儿的独特浪漫。
在这份暗与光、悲与喜相互交织的浪漫中,我渐渐有了过去的我的模糊轮廓:我被别人叫做昭昭,生活顺遂,住在一个小木屋里,有两三好友偶尔一聚,喜欢品茶赏花和发呆。这种模糊的轮廓给了我很大安慰,黑暗中没有好友没有花也没有茶,但是我还可以维持着发呆这个爱好,就好像是黑暗和光明连接的唯一渠道一样,现在的我终于和过去的我搭上了线,两个生活环境迥然不同生命终于有了交流的通道,我很开心,过去的存在总会给人一些安全感。
虽然环境没有太大改变,但我有了给自己找乐子的方式。除了偶尔无聊感来了我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动一动,我开始经常在心里偷偷叫自己的名字:“昭昭,昭昭。”然后捂着嘴笑,我会用更长的时间去发呆,思考一些转头就会忘记的事情,假装自己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
“昭昭。”我很喜欢我的名字,听起来很明亮,所以现在的我并没有想象,很久之后的我会觉得这个名字有多么的可笑。但显然我现在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总的来说,我已经能够很好地在这片黑暗里活着,虽然在这里的生活充斥着迷茫和无聊。但是很快,我的生活变得开始有意思起来。
因为我在这儿,有了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