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星迁族 新的地外文明带来的阴影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月球发现地外文明!完蛋,是战锤!
地外文明 星迁族 相关设定来自 书友 法姆群岛的莫大 的设定。
====火星 原第二城市基地开发区 现地外文明发现地
蜿蜒的地下溶洞逐渐收窄,探索队一行人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谨慎前行。
两辆“犰狳-II”型装甲车和一辆科研车辆在地下可通行区域的尽头停了下来,搭建了临时的营地。
科研车辆展开车身,变成了一个设备齐全的移动实验室,各种仪器闪烁着指示灯,随时准备进行样本分析。而两辆“犰狳-II”型装甲车则一前一后守护着实验室,警惕周围的环境,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基因强化战士们分成两组,一组留守洞穴入口处的临时基地,另一组则负责护送院士助手和王拓等人继续深入探索。
王拓的小队和助手们的任务既有重叠又有区别,助手们主要负责收集样本、记录数据,而王拓则需要利用专业设备扫描地质结构层,绘制详细的地下地图。用于评估地下环境的稳定性,为火星城市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火星方面仍然对将这里扩建为新的城市基地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这里的地表环境非常理想,如果地下空间也足够稳定,等探索任务结束,城市基地建设的议程估计很快就会被提上来。
届时,甚至可以考虑在这里建立一个地外文明遗址展览馆,作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吸引来自地球的游客。要知道,祝融市第一城市基地的地标建筑有两个,一个是短距离空间传送节点,一个是高耸的空天停靠平台。
=====
探索队一行人正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谨慎前行。他们的身旁,悬浮的辅助型无人机的照明系统将前方道路照亮。
每走一段距离,王拓等人便会将一个发光器钉入岩壁,不仅为黑暗的洞穴增添了一丝光亮,同时也为他们定位了在地下迷宫中的位置。
地下环境的压抑和高压让王拓小队和助手小队的成员们感到有些窒息。为了舒缓压力,他们在各自的频道内开始了闲聊。
“我说,我们出发之前有没有买一份意外保险?”
“我tm的,你会不会说话,不要乱说。”
“你最好给自己买了一份,不然等会回基地了,我会揍你。”
“算我一个。”
王拓并没有参与这场轻松的闲聊。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中的地质扫描设备上。
这里的温度比预计的要高一些。按照他们的行进距离来算,现在的深度应该还在火星地壳内部。
火星的地壳厚度远超地球,平均在21-27公里,最厚处甚至高达90公里。而地球的地壳平均厚度只有17公里。
实际上,尽管火星表面看上去一片死寂,但实际上它仍然有着活跃的地壳运动。自火星城市基地建立以来,平均每年都会发生近200次地震。幸运的是,这些震源都离基地较远,并未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王拓必须确定这个地点是否处于地壳交界处。如果确实处于交界处,那么这里的地壳活动将会非常活跃,对他们的探索和未来的基地建设都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就在一名助手再次将一个照明灯打入岩体时,一个裂缝在岩体上出现,并迅速扩大,形成了一个深邃的裂隙。
这个过程发生的极快,而且伴随的震动助手一时不察,失足掉落了下去。
一个辅助无人机瞬间俯冲下去,照明系统的灯光照亮了裂隙内部。下面是一个中空的洞穴。
无人照明系统迅速靠近下落的助手,甩出一个磁力吸盘,并开始反向爬升。虽然力量不足以将助手直接拉上来,但至少减缓了他的下落速度。
“孙强,你还活着吗?”王拓紧张地问道。
“还活着……让我缓缓……”孙强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虽然有些颤抖,但确认他暂时安全。
众人松了一口气。从基因展示小队手中的生命体征检测仪可以推断出,孙强身穿的军用级别防护服并未破损,他只是受到了一定的震荡,并无大碍。
基因战士小队迅速做出反应,准备进行救援。由于裂缝的宽度不一,有些地方非常狭窄,他们不得不使用暴力手段扩大裂缝的宽度。好在基因战士小队事先已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就在基因战士小队准备速降救援时,公共频道里再次传来了孙强的声音。这一次,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撼和难以置信:
“我觉得……你们所有人都应该下来看看……”
=====
随着最后一个队员双脚踏上坚实的岩地,探索勘测小队终于全部抵达了这个神秘的地下洞穴。绳索仍然悬挂在洞穴顶部,连接着上方和这个未知的地底世界。
队员们纷纷解开安全扣,环顾四周,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时之间都忘记了言语。
辅助无人机的照明灯光此刻显得微不足道,因为洞穴本身就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那是一种奇异的荧光,并非来自人造光源,而是源于洞穴本身。
这是一个巨大的溶洞,其规模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洞穴的中心是一个广阔的地下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洞顶的荧光,波光粼粼,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溶洞的顶部覆盖着一层奇特的物质,散发着淡淡的荧光。仔细观察,可以辨认出那是一种未知的菌类,它们依附在岩石上。在菌类之间,还点缀着一些晶莹剔透的水晶,它们同样散发着荧光,强度比菌类要高一点,甚至有可能是菌类因为吸收了水晶散发出来的能力才有了发光的特质。
洞穴内的空气意外地清新,温度也比上面的地下通道略低,这很可能是由于地下湖泊的存在调节了洞穴内的温度,使得这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微气候环境。
“火星生命说是真的….”一个助手喃喃自语。
“这些水晶……好美。”另一个助手不禁发出赞叹。
“别分心,检测环境要紧。”
众人开始检测这里的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