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修成正果 (第2/2页)
这下有了赵恒的金口玉言,看样子丁谓是躲不掉王钦若这颗灾星了,但请各位注意一个细节,赵恒只是让王钦若去中书省上班,但王钦若具体担任何职他并没有给出一个说法。此外,赵恒和王钦若都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空口无凭。诚然,赵恒是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可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的赵恒近乎于大权旁落,更是一个几乎被丁谓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空架子。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丁谓同志的表演。
在接到张景宗的口头通报后,绝顶聪明的丁谓随即便命人在中书省的大厅堂为王钦若特意摆宴庆贺。王钦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有料到丁谓竟然如此盛情地接纳了他,可丁谓接下来的举动差点让王钦若当场吐血。
在中书省的一众大小官员相继落座之后,丁谓举起酒杯致开场白:“奉陛下口谕,今天我们在此设宴恭贺王大人晋位司空!”
赵恒明明是让王钦若来中书省上班,但丁谓却公然篡改旨意说赵恒只是让他在中书省请王钦若吃饭。猛然惊醒过来的王钦若当然要为自己据理力争,可丁谓一句话就顶死了他:“请问王大人,你说陛下让你到中书省来上班可有正式的公文吗?你也是曾经做过宰相的人,不管是宰相还是参知政事,你有见过谁没有正式的公文就来中书省上班的吗?”
为了大臣的体面和风度,王钦若是强忍着屈辱和愤怒黑着脸吃完了这顿饭,然后他找到大太监张景宗并对其说道:“请你转告陛下,没有正式的诏书,我不能去中书省履职。”
随后,王钦若就回家去等诏书下发。他以为张大太监回去之后跟赵恒这么一说,他的宰相位置就稳了,可他最后等来的却是自己被外调到西京洛阳为官的诏书。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张大太监确实去给赵恒说了这事,赵恒也就吩咐下去让翰林学士为王钦若草诏,但他具体让王钦若担任何职仍然在史书里没有交代。这活儿丁谓在第一时间接了过来,但在他的授意下,这份诏书的内容却变了样:资政殿大学士兼司空王钦若即日起改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兼判河南府。
当赵恒向丁谓再问起这事时,他得到的回答是:“任命王钦若履新的诏书已经发下去了,陛下就不必为此而操心了。”
赵恒就此不再过问此事,但他对诏书的实际内容却是一无所知。丁谓的这种行为是什么?足以杀头的欺君之罪啊!可是,丁谓非但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反而是对此上了瘾,此时的他与历史上的那些视当朝皇帝如傀儡的权臣简直别无二致。
公元1020年11月,随着王钦若被外调出京,因为寇准奏请由皇太子监国并罢黜丁谓所引发的这场大宋顶级官场的地震终于是尘埃落定。前后不过只是半年的时间,丁谓用他的洪荒之力相继打倒了寇准、李迪和王钦若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众朝臣,而他自己虽然也曾数度险象环生但最终却是毫发无损地坐稳了宰相的位置,属于他的权臣时代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