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103章 铤而走险

第103章 铤而走险 (第2/2页)

见此情形,赵恒的心里可是糟透了,他满脸黑线地看着这二人在他面前好一阵唇枪舌剑。这就是他现在所倚重的宰相,想想当初的吕蒙正、李沆和王旦,这二人哪里比得上他们的这些前任?

寇准争得是面红耳赤,他丝毫没去在意皇帝陛下此时的脸色,等到李迪再三示意他不要再吵了以免皇帝陛下大动肝火后寇准这才停了下来。等到二人都被赶走了之后,赵恒越想越生气,他又让人单独把李迪叫到了他跟前。

赵恒一肚子的邪火瞬间喷涌而出,他对李迪嚷道:“你们这帮所谓的朝廷重臣,如此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包括你李迪!寇准确实应该马上外贬出京,你李迪和丁谓,还有那个曹利用,你们也不能留,你们都给朕滚,都给朕滚到地方上去任职!”

从赵恒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就此确定寇准确实向赵恒揭露了丁谓和曹利用的诸多丑行,要不然他不会说这番话更不会这般怒火冲天。面对赵恒这一顿疾言厉色的训斥,李迪一肚子的委屈没地方说,他只好顺着赵恒的意思说道:“陛下圣明,我们确实都有错,我们都不配为朝廷大臣。丁谓和曹利用如果要贬官,那么还请陛下找一个翰林学士为他们降麻,而我就不用了,你随便让我去一个地方当个知州就行了。”

李迪这话听起来很有发牢骚的意思,但赵恒听了却感觉特别顺耳,他认为李迪这是在向他认错请罪。沉默了半晌之后,赵恒的怒气明显减弱了很多。他让李迪回去写一份“情况说明”呈上来,也就是让他把这段时间里围绕着寇准和丁谓所发生的大事小情做一个情况说明。

李迪在这份奏表上面说了什么不得而知,但赵恒看了之后算是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个由第三方所提供的相对客观的事实陈述。于是乎,赵恒对李迪的态度也由此而改变,他认为在这一系列事件里李迪并无什么大的过错。不过,他也就此认定寇准和丁谓身上的问题确实很大,眼下这诸多的是非曲直都是由他们二人所引发和促成的。

赵恒随后又找来丁谓问话。丁谓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有什么错,他说自己对寇准的一切所为都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的一片忠心。赵恒当然也不能因此而过重地责备他,毕竟丁谓的旗帜是举对了的,他满口都在说自己是在为了大宋的江山以及赵恒的皇位考虑问题。

在被丁谓一顿忽悠之后,赵恒对丁谓的气也消了大半,可这不代表赵恒就完全地信任了丁谓。前有寇准的“言辞凿凿”,后有李迪的那份奏表,丁谓在赵恒心目中绝对不是什么童叟无害的善类。因此,当丁谓再次趁机向赵恒建议让寇准去外地当个节度使时,赵恒用沉默予以了拒绝:你丁谓还真把我当成老年痴呆了?我还没到那个程度!如果我把寇准赶出京城了,那你丁谓在朝堂之上不得翻天啊!

不得不说,赵恒这时虽然经常犯病,但当他清醒的时候还是很有脑子和主见的。眼看寇准和丁谓的争斗正趋于白热化且胜负难分,可就在此时寇准得到了一个“猪队友”的神助攻,而这也彻底地将他推下了政治生命的悬崖,此人便是当初送他登上相位的大太监周怀政。寇准刚刚当了一回周怀政的猪队友,而这一次周怀政很有礼貌地还了他一个。

各位还记得寇准为什么要让杨亿草拟由赵祯监国的奏表吗?就是因为周怀政给寇准报的信,是他把赵恒有意让太子监国的意思传达给了寇准。丁谓等人通过此事让寇准丢了相位,然后他们顺藤摸瓜最后摸到了周怀政的屁股:原来你周怀政跟寇准是一伙的,既然如此,那你也就是我丁谓和曹利用的死敌了,而且,你也是皇后刘娥的死敌!

史书不会记载刘娥在寇准被罢相一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作为此时大宋帝国实际的最高掌权者,刘娥不可能没有参与其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与其说是丁谓一党导致了寇准的罢相,与其说是赵恒罢了寇准的相位,还不如说是这一切是刘娥最后拍板搞倒了寇准。

寇准倒台了,作为寇准的同党,周怀政的日子能好过吗?显然不能!

寇准被罢相之后,周怀政随即也跟着倒了大霉,刘娥动用她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将周怀政与赵恒隔绝了,理由是周怀政涉嫌伪造天书。他现在虽然没有被清算,但却从此失去了与赵恒和赵祯见面的机会,他的官职仍然保留着,但却几乎形同一个被幽禁的废人。

眼看刘娥和丁谓对寇准的打压是一天胜过一天,周怀政预感到自己很快也将大祸临头。难道他就这样等着丁谓和刘娥哪天过来拿刀砍他吗?他可不想坐以待毙!

就是在这种惶恐不安之中,周怀政决定铤而走险干一票大买卖:他决定尽杀丁谓一党,然后废掉刘娥,再让寇准重新为相,最后再把赵祯扶上皇位,让赵恒去当太上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