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96章 千古大捷

第96章 千古大捷 (第2/2页)

萧排押此时的处境与当年的曹彬何其相似,可他绝对不是生性仁慈的曹彬。在决定撤兵之时,萧排押下令辽军将新恩县以及周边的村落扫荡一空,他要不这样的话,辽军哪里还能走得动路往回撤?

辽军开始撤退,按理说高丽人应该举国欢呼大肆庆祝一番,要不然他们还能怎么着?难道要把辽国人往死里得罪,派大军去踢辽军的屁股?那样的话,辽国人下次指定会疯狂地报复,可高丽的宰相大人姜邯赞还真的就是这样干的。

见辽国人开溜,姜邯赞下令开京的守军全军出城追击,同时他下令沿途的高丽军队对辽军予以层层阻击,但不是正面阻止,而就是只踹辽军的屁股。这一招无疑非常的高明,如果是正面阻击急于回家的辽军无疑是断人家生路,那样辽军定然跟你拼命,可你派人去踢他们的屁股反而会让他们跑得更快,而己方反而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高丽军队先后在涟州(今朝鲜价川市)和渭州(今朝鲜宁边郡)两地相继给予辽军大量的杀伤,这两次阻击的战略意义在于成功地延缓了辽军的撤军速度,这为姜邯赞随后带领高丽主力大军前来与辽军决战创造了时机。

这年的十二月,高丽军队终于是在龟州(今朝鲜龟城市)将辽军的主力给追上了。一场大战就此爆发,而这就是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上让他们引以为荣了千年之久的“龟州之战”。

战前,两军隔着茶、陀两河南北对峙(他们中间隔着两条河),辽军在北,高丽军队则是阵于大河之南。一边是急于北撤的败兵,一边是士气高昂的追兵,双方军队的斗志和士气高下立判。一阵鼓响之后,将近二十万的高丽军队排成整齐严密的阵型主动涉水过河像蚂蚁一般地密密麻麻地向辽军大营徐徐推进。

在高丽军队发起进攻之时,辽军的高层却在为出击的时机而发生激烈的争执,诸将皆认为应该等到高丽军队完全渡河以后再发起攻击,但监军耶律巴哥却认为双方应该在茶、陀两河之间的空旷地域展开决战,如果等到高丽军队完全过河并形成背河而阵之势,那么居于死地的他们必然拼死力战,那样一来辽军必将陷入危局。也就是说,耶律巴哥建议让辽军也涉水过河,而不是坐等高丽人在越过两条大河之后再进行攻击,那样会让辽军陷入被动。

身为大军主帅的萧排押觉得此话言之有理,于是他立马下令辽军也涉水过河与高丽军队相互对冲。在这深冬时节,两军数十万人马相向而进,刹那间喊杀声震彻大地。

双方临近短兵接战之时,阵型依旧紧密严整的高丽军队立即给万马奔腾的辽军来了一波万箭齐发的密集速射,接下来双方便战成了一团。就在双方数十万人血战正酣之际,老天爷这时候跳出来搅局了,只见天上突然间是暴雨倾盆且狂风不止,要命的是这风竟然是南风,也就是说辽军是在暴雨中逆风与敌交战。如此一来,辽国人可就倒了血霉,高丽人则是士气大振趁势掩杀。

在这种局面下,这场战斗的结局也就不难猜测,此战逆风而战的辽军遭遇大败,被杀者无数,溺水而亡者甚众。萧排押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势之下被迫弃甲而逃,辽军遥辇部详稳阿果达、客省使酌古、渤海军详稳高清明、天云军详稳耶律海里等高级将领全部战死于阵中,而天云军和皮室军这两支在整个辽国堪称精锐中的精锐更是在此战中死伤殆尽。

高丽的史书记载,辽军此战几乎是全军覆没,这虽然有夸张的嫌疑,但辽军损失之惨重却是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萧排押这次出征几乎是完全复制了当年雍熙北伐时曹彬的命运,辽军的损失甚至是比当年的宋军还要严重,而他们败亡的方式却与宋军一模一样——溺水而死者比死在高丽人刀下的人还要多。

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龟州之战为何会在高丽以及朝鲜的历史上占据那般崇高的地位,要知道就算是宋朝也没有在宋辽战争期间对辽军取得过如此辉煌的胜利。

这一场大败让耶律隆绪和整个辽国都为之而震惊,这简直堪称是辽国前所未有之耻辱,可这也让辽国上下再也不敢轻视高丽。公元1019年8月,耶律隆绪下令集结全国所有能够征发的军队准备向高丽讨回这笔血债。辽国这架势就是冲着灭国而去的,耶律隆绪此时已经是完全上头了,他这样做无异于是在孤注一掷。

就在辽国上下群情激愤准备将高丽从地图上抹去的时候,高丽国王王询却在这年的年底主动派人带着大量的金银和贡品前来请和。耶律隆绪会答应吗?答案是——他竟然就同意了王询的请和!

公元1020年5月,高丽方面释放了此前被他们扣押的两拨辽国使臣。不久,高丽正式向辽国再次上表称臣纳贡,而耶律隆绪也就坡下驴地赦免了王询的“罪行”并同意两国从此息战,两国间持续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就此结束。

怎么样?辽国如何?高丽又如何?这会儿想必没人会疑惑当年隋炀帝和唐太宗以及唐高宗为何会在朝鲜半岛打得那么辛苦了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这些人可真不是那么好惹的,除非你有汉唐鼎盛时期的那种军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