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89章 圣躬违豫

第89章 圣躬违豫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北宋帝国兴亡史!

在以农业为本的中国封建帝制时期,农业发展的顺利与否时刻都与这个国家和朝代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关,这也正是为什么每当天下发生大型水灾和旱灾时都会让各位皇帝大喊救命的原因之所在。在这种事情上面,宋朝的太祖和太宗陛下曾经气得跳脚大骂,太宗赵光义甚至准备自焚以求天降甘霖,英明神武的唐朝太宗陛下也曾因为久旱不雨而将自己暴晒于烈日之下祈雨并以承天谴。

他们为何要这样虐待自己?除了是因为他们本身确实渴望天灾消退的原因之外,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秀成分,目的就是为了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明白一个事实:这是天灾,大家不要迁怒于朝廷和天子,更不要因此而作乱。他们很清楚,一旦因此而让大量的农民为了吃饱饭而作乱,那么他们的皇位也就会开始摇摇欲坠。

赵恒这时候面对的问题正是如此。先是从这年的初冬开始,陕西地区发生水灾导致饥民遍地,接下来就是中原地区因为持续的旱灾而导致次年入春以后各地相继爆发了可怕的蝗灾。

进入夏季,这场蝗灾开始呈现出失控之势,各地的急报相继传入京城。事实上,即便没有这些急报,赵恒也能切身地感受到了这场天灾的严重性,因为开封府的辖境之内此时就已是蝗虫遍野的景象。

在某天的朝会之上,赵恒从怀里掏出了一只死掉的蝗虫。他对下面的大臣们说道:“朕前些日子派人出去查看京城近郊的蝗灾,这蝗虫就是他们带给朕的。你们现在也说蝗虫最近都已经开始自行死亡,想必这场蝗灾也该就此结束了。”

说这话时,赵恒的心情是愉悦的,但久居深宫的他哪里知道真实的情况其实正好相反。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有几个大臣也拿着几只死去的蝗虫向赵恒报喜并提议应该为此而好好地庆贺一番,说着这些人就准备跪在地上给赵恒来一个“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宰相王旦这时候却站出来很是坚决地说道:“蝗虫出没实为祸也,如今灾退有什么值得庆贺的?”

被宰相大人这么一巴掌拍下来让这些人当然很是不爽,这难道不是在公然与他们唱对台戏吗?不过,见王旦执意反对为此而庆贺,赵恒也不得不给自己的宰相一个面子。可是,就在一众君臣准备开始商议军国大事之时,忽然间整个世界响起了一阵巨大的轰鸣之声,这声响由远及近变得越来越响亮,就如是一场足以导致山崩地裂的海啸正在滚滚袭来,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心里发怵。

当然,地处中原腹地的开封是不可能遇到海啸的,真实的情况又是什么呢?赵恒领着群臣一道出殿查看究竟,众人抬头循声而望只见遮天蔽日的一群蝗虫此刻正从皇城上面飞掠而过,这些饥饿至极的蝗虫里有好多在飞行的过程中因体力不支而当场坠落于地,看似庄严神圣的大宋宫廷也被他们当成了可以随意起落和逗留的场所。

赵恒和他的大臣们见此情形是面面相觑,此时此刻谁都不敢冒泡出声。赵恒悄悄地把脸地转向一旁的王旦,然后细声说道:“要是你们刚才真的以蝗灾消退为名而向朕道贺,那么今天这丑可就出大了,到时候恐怕这事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出丑?赵恒这回真的是“格局”太小了,如果这也能叫出丑,那么接下来的事他应该就是没脸活在这世上了。

几天以后,已经将中原大地上的庄稼啃得几乎只剩下一片残渣的蝗虫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它们开始陆续分批南下,先是飞过淮河再又越过长江进而肆虐整个江淮大地,赵恒和帝都开封的士农工商都“有幸”见证了这千古难遇的壮观景象。

这天赵恒正坐在便殿里准备用膳,近侍太监突然一顿小跑着跑来告诉他又有蝗虫朝皇宫飞过来了。赵恒立马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到了殿外,抬头仰望之际,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幕:只见这些蝗虫这一次虽然仍然向几天前那样遮天蔽日而来,但不同的是,这一次它们竟然是黑压压的一片让人望不到尽头。蝗虫所过之地,整个世界都为之而变色,遮云蔽日这个词在这里不再是一个表示夸张的形容词,而是肉眼可见的真实场景,放眼这广阔的人间如是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面对此情此景,赵恒当场呆若木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