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棋逢对手 (第2/2页)
两年之后,当萧燕燕再次对宋朝进行军事报复的时候情况就与之前截然相反了。当李继隆在唐河大败辽军并让其不敢再继续南下之后,囤积在定州以北的辽军里面有三个人在这年的正月私自出营进行抢掠,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三人被当众鞭打。随后,萧燕燕更是下令禁止士兵砍伐桑树等农作物。
撤军回到辽国之后,辽国在这年的三月再次下令境内的牧民在放牧时不许损坏和践踏农田。为了发展农业并提高老百姓的种粮积极性,辽国随后又免除了长期遭受战乱的云州百姓之前所拖欠的全部土地赋税。
这还没完。同年六月,为了鼓励燕乐和密云两县的农民开垦境内的大片荒地,辽国特意下诏凡是肯在此两地开荒的农民都可免除长达十年的赋税且不用服徭役。同时,为了赈济因常年遭受战乱而贫困交加的边境百姓,辽国朝廷在这个月下令无偿赐予大量的牲口给这些百姓以助耕种。
以上种种无一不显露出辽国对农业发展以及对农民的重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个天下谁是皇帝谁当政他们其实并不太关心,能不能吃饱穿暖才是他们最关心和在意的事。这话可能有些难听,但事实就是如此。不得不说,辽国的这一系列举措对其境内的汉人百姓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宋朝和赵光义来说,此可谓恨得咬牙切齿,长此以往燕云境内的人心必然彻底倒向辽国。
为了收取人心,辽国还有更高明的手段。两次对宋朝进行军事报复让辽国人掳掠了大量宋朝境内的人口。在这之前,这些人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沦为辽国贵族的奴隶,或是去放牧,或是成为仆人,妻离子散更是不可避免。可是,这一次萧燕燕却下令将这些人统一登记造册,凡是有亲属关系的人都集中起来安置,她甚至还下令用朝廷的钱为那些已经沦为贵族奴隶的人赎身让他们能够与亲人团聚。
试问:这哪里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和政权会做出来的事?即使放眼中原大地相互攻掠的年代也难见如此具有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举措吧?
另外,还有一件事看似不起眼,但这事的征象却非同小可,它意味着辽国不但在政体上实行了逐步地汉化,而且就连辽国上层在礼仪上也开始渐渐地全盘接受汉化。
话说这辽国是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政权,全民族包括辽国皇帝在内都以尚武为荣,一个纯种的辽国人和辽国贵族如果不会骑射没去战场上杀过人恐怕都会深以为耻。但是,这仗不可能天天都打,于是不甘寂寞的辽国贵族就对打马球上了瘾,无论是宗室亲王还是皇帝本人都对此是不亦乐乎,但这种集运动和竞技于一体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身体上的激烈碰撞甚至是因此而发生悲剧。
公元987年,萧燕燕的小心肝韩德让在准备出场打马球时被刹不住车的胡里室从侧面给撞翻在地,萧燕燕见此情形大怒。她也不听什么解释,而是一心要为自己的爱人出气,他下令当场就把胡里室给剁了。如此一来,一场娱乐活动就此成了万人观摩的现场砍人秀。
自古以来,领导与民同乐都是一件让下边的人感到极其痛苦的事,如果这个过程当中涉及到了相互竞技就更是如此。假如是打麻将倒还好说,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赢,但只要你想输却不是什么难事,可对于那种有肢体接触的竞技项目,你输了领导未必尽兴,你如果赢了那可能就得担心自己的饭碗。此理放诸于辽国贵族之间的马球比赛,如果遇到韩德让或耶律隆绪这种领导,下面的人更是得时刻担心自己的脑袋。
有基于此,时任辽国谏议大夫的马得臣给辽圣宗耶律隆绪上了一道奏疏,他请求耶律隆绪以后不要再和臣属一起打马球。他的理由是此事有三不妥:一,皇帝赢了,争强好胜的臣属会不高兴,皇帝输了则是有损天威,不管是哪种情形都很不利于君臣之间的团结。二、打球的时候君臣相互追逐实在是有损帝王的威严和形象,身为九五之尊却与臣下拉拉扯扯更是有损体统。三、一大群高头大马在球场内往来飞驰难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万一陛下的龙体因此而受损怎么办?陛下和太后就一点也不担心此事吗?
马得臣的这份奏疏完全就是在以一个中原皇帝的行为标准在要求耶律隆绪,说得不客气一点,在马得臣的眼里,包括你耶律隆绪在内的辽国贵族都是一群不怎么懂规矩和礼仪的野人,而深受儒家道德和礼仪教育的马先生则是在教这帮辽国人该怎么做皇帝和臣子。如果此时的辽国皇帝是耶律阿保机或是耶律德光,马得臣的这份奏疏指定会被扔进垃圾桶,可此时的辽国皇帝是耶律隆绪。在看了这份奏疏之后,耶律隆绪的反应是深以为然并采纳了马得臣的谏议,这就是说以后辽国的大臣或者宗室贵胄想要与君同“舞”就成了一种奢望,辽国的天子也像汉人的皇帝那样变得至高无上且神圣不可触碰。
最后再说一件事。
还是在马得臣上疏教耶律隆绪该怎样做皇帝的这个月,贵为辽国太师的柘母因为拍了耶律隆绪的马屁而被抽了二十鞭子,其罪名就是“拍马屁”(迎合君上)。你能相信吗?这竟然也是罪?而且,柘母贵为太师竟然都被抽了二十鞭子,换了其他人岂不是要砍头示众?
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这就像是赵普杀侯莫陈利用一样都是为了以此整肃整个朝堂和官场的风气。柘母被抽打这起事件无疑就是在向辽国的朝臣们传递一个讯息: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别想着靠溜须拍马博取荣华富贵。
这就是宋朝所面临的对手的真实模样。辽国虽然立国已近百年,可他在此时丝毫没有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反而是焕发了第二春。历史上将耶律隆绪当在位期间的辽国成为“圣宗中兴”,但毋庸置疑的是开启辽国这次中兴之门的人是他们的皇太后萧燕燕。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辽国大丞相韩德让的日夜殚精竭虑。如此说来,韩德让能够在生前和死后在辽国享有那般崇高的历史地位也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