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丰收盛世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
晚宴后,苏锦绣回到凤仪宫,疲惫但满足地卸下了一整天的紧绷。巧儿为她准备了热水沐浴,轻声汇报着宫中琐事。
";娘娘,南方十三府的农业调查报告已经送到了,放在您案头上。周伯说重要,让您早些过目。";巧儿一边为苏锦绣梳理着长发,一边轻声说道。
";这么快就来了?";苏锦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我前日才派人去查看,赵大人办事确实迅速。";
简单梳洗后,苏锦绣坐到案前,拆开了那份厚厚的报告。翻开第一页,清晰的数据便映入眼帘——南方十三府实施新型农作制度后,稻米产量较往年平均提升四成,部分地区甚至翻了一番。
";好,太好了!";苏锦绣忍不住击掌欢呼,引得巧儿好奇凑上前来。
";娘娘,是什么好消息?";
";看,";苏锦绣指着报告上的数字,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轮作法和改良水稻的效果远超我们预期。吴州府的产量足足翻了一倍,即使是条件最差的金陵府,也提高了三成多!";
巧儿也跟着笑起来:";那岂不是说,我们的改革真的成功了?";
";这只是开始。";苏锦绣深吸一口气,";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将全国粮食产量提高一倍,解决根本的粮食短缺问题。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第二天清晨,苏锦绣早早起身,换上正式朝服,准备向皇帝汇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御书房内,萧承煜正在批阅奏章。见苏锦绣进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爱妃今日气色甚好,是有什么喜事吗?";
";陛下圣明。";苏锦绣恭敬行礼,将那份调查报告呈上,";南方十三府实施新型农作制度的成果出来了,成效超出预期。";
萧承煜接过报告,仔细翻阅,神色渐渐由平静转为惊喜:";这些数据,确凿无误?";
";臣妾亲自派人核实过,绝无虚报。";苏锦绣自信地回答,";采用轮作法和改良水稻后,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病虫害减少,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萧承煜放下报告,郑重看向苏锦绣:";好,非常好。这次农业改革,成效比朕想象的还要显着。你可有下一步计划?";
苏锦绣早有准备:";臣妾以为,应趁此机会全面推广新型农作制度。首先在江南各府全面铺开,再逐步向北方推进。同时,加快粮食储备库的建设,确保丰年有余粮,灾年有救济。";
萧承煜沉思片刻,点头道:";朕准了。立刻下旨,命各地州府全力配合农业改革,不得有误。另外,户部拨款五十万两,用于扩建粮仓和推广新农法。";
苏锦绣大喜,立即叩谢:";臣妾代天下百姓谢陛下圣恩!";
从御书房出来,苏锦绣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赵明远、王太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下一步行动计划。
";陛下已批准全面推广新型农作制度,并拨款五十万两支持。";苏锦绣宣布这一消息,引得众人一片欢呼。
赵明远兴奋地说:";这可是大好消息啊!有了这笔款项,我们可以在江南一带新建二十座大型粮仓,足以储存三年的救灾粮食。";
王太医也附和道:";农业丰收,百姓温饱有余,疾病自然减少。这正是我们医改的良好基础。";
苏锦绣微笑颔首:";正是如此。农业是国之根本,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才能真正谈其他改革。现在,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
她转向负责农技推广的官员:";立即派遣农技小队,分赴各地教授新农法。每个县至少派驻一名技术指导员,确保农户们能正确掌握新技术。";
又对负责粮仓建设的官员道:";加快粮仓建设进度,确保今年秋收前完工。设计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防火措施,保证粮食长期储存不变质。";
最后,她对所有人强调:";农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高产量,更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确保粮食安全永续。";
会议结束后,苏锦绣亲自起草了全国农业改革令,详细规定了各地区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改革令经萧承煜御批后,立即颁布全国,引起轰动。
仅仅一个月后,第一批成果便开始显现。江南各府纷纷上报,采用新农法的农田,禾苗生长速度是往年的一倍有余,预计收成将大幅提升。农户们看到眼前的变化,从最初的怀疑转为热情拥护,争相学习新技术。
苏锦绣亲自前往京郊试验田察看情况。放眼望去,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农户们见到她,纷纷跪地行礼,感谢她带来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