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免解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穿成三年抱俩小媳妇,直男爆哭!!
彭蛟和吕太洲密谈了一夜,谈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总之,第二日,小两口是手牵手出现的。
杨立世手中的肉包子,吧嗒掉地上。
“我没看错吧?”他跟贺知章咬耳朵:“那个贴着彭蛟不放的,是吕大人吗?”
从坐船那会儿开始,他对吕太洲印象就不大好。
一方面,吕太洲身上有一种,令他生理性反感的气息。
隋准私以为,是学霸之气。
另一方面,吕太洲性子很冷,不爱搭理人。
杨立世热脸贴了几次冷屁股,便觉得此人很难相处。
可如今看看,他死死黏着彭蛟,跟一条大尾巴似的。
杨立世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看来北江府的东西确实难吃,京官来了也得吃出性情大变。”杨立世吐槽道。
贺知章黑面沉吟,用最正经的语气,说出最炸裂的话:
“也不一定是吃北江府的东西,可能是吃了旁的。”
吃了……旁的?
杨立世不由得想起,考完试这几日来,贺知章犹如饿虎出闸,对自己吃了又吃。
不由得闹了个大红脸。
“你好烦……”
他小声抱怨着,羞愤地捶了黑面神硬邦邦的胸口几下。
隋准被两对小夫妻夹在中间,看看这对,又看看那对,觉得自己宛如一只大油灯。
照亮了他们,暗黑了自己。
快没眼看了。
还好彭蛟是个有良心的,推了推吕太洲。
吕太洲依依不舍放开他,对隋准转过来脸来。
一开口便是:
“其实,你尚有机会成为举人。”
隋准愣了一下,以为他说的是又三年之后的乡试。
“吕大人放心,在下定当苦读,再战三年……”
“非也。”吕太洲摇摇头。
“你可知,三皇子近年来,同圣上主张,在科举考试中,增添免试名额?”
免试?
隋准心中一凛。
其他学子听了还云里雾里,但隋准可是从前世的历史杂书上,听说过这个词。
免试制,曾在古时某个朝代,盛行过一段时间。
即免去科举考试,直接晋升功名。
但这对于官场而言,并非一桩好事。
毕竟,通过免试,越来越多世族大家的子弟,进入朝堂。
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世族反而日益强盛,把持朝政。
“圣上真的要开免试?”隋准沉声问。
吕太洲点头。
两江位置偏远,消息不灵通,还未曾得知这一科举变动。
但是在京中及附近几省,已经风风火火推行开来。
吕太洲此次来北江,便是奉太子之名,亲自选个免试的人才,以便充实东宫阵营。
否则,三皇子提的主意,起的头,他大肆拉拢世族,笼络人才。
迟早有一天要踩到东宫头上。
隋准自然不知道到这些党朋之争,他只本能地觉得,免试不好。
“吕大人,这对于万千苦读的学子来说,未免不公平。且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今后科举只会更加黑暗……”
“你所言这些,难道本官不知?”吕太洲神色淡淡。
“但形势亦是如此,圣上已经开了免试,三皇子都在抢人了。”
“这个名额,你不用,别人也要用。若是别人用了,投到三皇子名下,以三皇子那般心思狡诈、罔顾朝纲之人,未更加堪忧。”
“你若真的心怀天下,就应担起这份重任,站到太子身边,才有可能阻止三皇子。”
据吕太洲所说,虽然三皇子极力怂恿,但圣上对于免试一事,仍存有戒心。
故而,今次只开了免解试,即免乡试。
会试和殿试,仍照旧例。
但是三年后再次科举,若是三皇子仍然得势,是免解试还是免三试,就难说了。
故而,吕太洲对隋准所说,并非夸大其词。
隋准听了他的话,亦不得不考虑起实际。
确实如此。
可是有一点,他仍在犹豫。
他要站到太子那边去吗?
回想起自己读书的初衷,不过是想考个编制,领固定俸禄,在乱世之中养家糊口,过安稳的小日子。
如此就绞进政治斗争中,是不是适得其反了。
吕太洲自然明白他的顾虑。
隋准此人,一看就没什么大志气,满脑子只想着赚大钱。
可是偏偏又是他这样的人,怀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吕太洲迟疑了一会儿,还是选择说实话:
“其实,本官希望你能成为免解举人,亦是出于本官私心。”
“我答应了同彭蛟成婚,就一定履行诺言。”
“但我亦知,彭蛟的过往,会对我的官途有所妨碍。我家中,也会不同意,兴许要伤彭蛟的心。”
他说到这里,神色未变。
反而是彭蛟,眼神暗了下来,面上有些惴惴不安。
吕太洲捏了捏他的手,露出一抹笑容。
“不过,我已经决定了。”
“刘庸科举舞弊,定是要被撤职了。我回京后,会恳求太子,将我调到北江,出任北江知府。”
如果说,昨夜吕太洲的表现,让隋准觉得有点希望。
方才他的言论,才是真正地让隋准安心了。
吕太洲是真对彭蛟上了心,认真规划了两人的未来。
虽然,这个代价有些惨痛。
从内阁候选人到偏远地区的知府,落差之大实在令人唏嘘。
不是真爱,都干不出这样的事。
“你不必替我感到遗憾。”吕太洲笑了笑。
同彭蛟在一起后,他是变得有温度些了,偶尔也会对别人笑。
“外调罢了,就当是离京历练。我还是年纪太轻,不堪重任,出去锻炼锻炼,不失为好事一桩。”
“倒是你,你愿意,代我回到京中,助太子一臂之力吗?”
隋准为难了。
一边是佟家人和和美美的小日子,一边是好兄弟彭蛟的终生幸福。
那当然是选择前者……
可他又想起那四句箴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啊,后悔。
他现在好后悔。
为什么当时写了出来,给自己立下flag!
现在想装傻充愣,也过不去心里那个坎了!
吕太洲见他确实纠结,便宽慰道:
“其实,也未有那么糟糕,若你不愿意参与斗争,我同太子说明白便是了。”
“再者,就算你当了免解举人,会试、殿试,亦是要自己去考的,到底还是凭自个儿的真本事。”
“你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话是这么说,可隋准焉能不知?
免解举人的名额来之不易,他用了,便是欠太子的人情。
偏偏这个人情,他不得不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