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徐霞客 (第2/2页)
向导心有余悸地说:“徐先生,这地方太危险了,咱们还是绕路走吧。”
徐霞客却坚定地说:“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把这里的情况弄清楚,不能轻易放弃。这沼泽地的形成和特征对我们的考察很有意义,绕路虽能避开危险,但却无法完成我们的任务。”
向导犹豫了一下,说:“可是您的身体也不好,万一再出什么意外……”
徐霞客拍了拍向导的肩膀:“我没事,放心吧。我们小心一些,一定能成功的。”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成功穿越了沼泽地,徐霞客也详细记录下了这片沼泽的地理特征。
又一日,徐霞客和向导在山林中遇到了一群当地的猎户。猎户们看到他们这身行头,好奇地围了上来。
一位年长的猎户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这山林里可危险得很。”
徐霞客笑着解释道:“我们是来考察这山林的地理风貌,想多了解些这世间的奇妙之处。”
猎户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轻猎户笑道:“考察?那是啥?能当饭吃吗?”
徐霞客耐心地说:“这考察啊,就是探寻这山林里的秘密,比如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源头,还有这土地的特性。这些知识虽然不能直接当饭吃,但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说不定以后对大家也有帮助呢。”
年长的猎户听了,微微点头:“听着倒是挺有意思,不过你们可得小心,前些日子这林子里还出现了野兽呢。”
徐霞客感激地说:“多谢提醒,我们会注意的。要是方便的话,还想跟各位请教些这山林里的情况呢。”
于是,徐霞客和猎户们席地而坐,猎户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山林里的地形、哪些地方有危险,还有各种动物的习性。徐霞客听得认真,不时拿出纸笔记录下来,还提出一些问题和猎户们探讨。
一次,徐霞客在山间小路上遇到了一位采药的老者。老者背着竹篓,步伐稳健,徐霞客见他对这山林十分熟悉,便上前攀谈。
“老伯,您这是采的什么药啊?”徐霞客好奇地问道。
老者捋了捋胡须,笑着说:“这是黄连,味苦,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这山里宝贝可多了,就看你识不识货。”
徐霞客恭敬地说:“老伯您对这山林如此了解,还请您给我讲讲这山里的其他草药吧,我对这些也颇感兴趣。”
于是,老者边走边给徐霞客介绍,什么人参可大补元气,灵芝能扶正固本。徐霞客听得入神,还不时拿出小本子记录。
“老伯,您说的这些草药都生长在什么地方呢?”徐霞客问道。
老者指了指前方的山林,说道:“像人参,一般喜欢长在茂密的树林里,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而灵芝呢,多在老树的根部附近。不过现在这些宝贝可越来越难找咯。”
徐霞客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老伯您的经验真是宝贵。我这一路考察,也发现这山林里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草药的生长也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啊。”
老者赞许地看了徐霞客一眼:“你这年轻人还挺有想法,不像那些只知道埋头赶路的人。”
崇祯十三年,徐霞客已病入膏肓,不得不中断旅行,被人用船送回家乡。回到家中,他望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游记手稿,那厚厚的一摞纸张,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尽管身体虚弱,他仍坚持将手稿整理完善。
“娘,孩儿这一辈子,行走四方,虽历经艰险,但也无悔。这些游记,望能流传后世,让更多人了解这天下的山川。”徐霞客握着母亲的手,声音微弱却坚定。
母亲含泪点头,眼中满是骄傲和心疼:“儿啊,你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娘为你骄傲。只是看着你受了这么多苦,娘心里也不好受。”
徐霞客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娘,这都是孩儿心甘情愿的。这一路上,我见识了世间的壮丽山河,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帮助了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此生已无憾。”
妻子在一旁抹着眼泪,轻声说:“你就安心养病,其他的别想太多。”
徐霞客握住妻子的手:“这些年让你操心了,我这一辈子都在外面奔波,没能好好陪你和家人,心里有愧。但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明白,人生要有自己的追求,要勇敢地去探索未知。”
这时,家中的孩子跑了进来,扑到徐霞客的床边,带着哭腔说:“爹,您别离开我们。”
徐霞客艰难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道:“孩子,爹这一辈子,看遍了山川大河,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你要记住,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奇妙的东西等着你们去发现。以后你也要像爹一样,做一个有勇气、有见识的人。”
崇祯十四年,徐霞客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他的床边,摆放着从各地带回的石头标本,仿佛在诉说着他与这山河的不解之缘。他的《徐霞客游记》在后世得以流传,成为了中国地理史上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