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世界名人史 > 第39章 罗马英雄西塞罗

第39章 罗马英雄西塞罗 (第2/2页)

“可是父亲,您在外面会很辛苦,我担心您。”儿子哽咽着说。

西塞罗微笑着安慰儿子:“孩子,我会照顾好自己。这段时间,你也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罗马的栋梁。”

在流放的日子里,他来到了希腊的一个小镇。初到异乡,他感到无比孤独与失落。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让他倍感不适。

“老板,这酒怎么和罗马的味道不一样?”西塞罗尝试着融入当地生活,与酒馆老板攀谈。

老板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希腊特有的酿造方法,和罗马自然不同。您是罗马来的客人吧,慢慢就会习惯的。希腊的美酒,就像希腊的文化一样,别有一番风味。”

西塞罗点点头:“确实别具风味。我初来乍到,对这里的文化还不太了解,您能给我讲讲吗?”

老板兴致勃勃地说:“当然可以,希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哲学到艺术,从建筑到文学,每一样都值得深入了解。”

但他并未消沉,而是将这段时间用于深入研究哲学与文学。他常常漫步在古希腊的遗迹中,思考着人生与政治的真谛。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罗马,我心中的太阳,何时才能再次沐浴你的光辉?这里的宁静无法平息我对罗马的思念与忧虑。”

公元前57年,西塞罗被召回罗马,民众夹道欢迎,如迎接凯旋的英雄。

“西塞罗大人,您终于回来了,罗马不能没有您!”民众们欢呼着,纷纷挥舞着手中的旗帜。

西塞罗眼中含泪,向民众挥手:“我回来了,罗马,我会继续为你而战!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守护你。”

“西塞罗大人,我们都相信您,您一定能让罗马再次繁荣起来!”一位民众大声喊道。

然而,政治格局已悄然改变,他的政治影响力大不如前。但西塞罗并未气馁,依旧密切关注着罗马的局势,试图寻找机会,再次为共和发声。他经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讨论罗马的未来,为恢复共和制度出谋划策。

“如今罗马局势复杂,安东尼野心勃勃,我们该如何应对?”朋友忧心忡忡地问道。

西塞罗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拉拢屋大维,让他制衡安东尼。同时,我们要在元老院争取更多支持,揭露安东尼的野心。安东尼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罗马的共和制度,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之抗衡。”

“可是屋大维也并非完全可靠,我们如何确保他不会成为另一个独裁者?”另一位朋友提出担忧。

西塞罗皱了皱眉:“这确实是个问题。但目前来看,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们要在与他合作的同时,保持警惕,设法限制他的权力,不能让罗马再次陷入危机。”

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罗马陷入混乱。安东尼企图趁机独揽大权,破坏共和制度。

西塞罗认为共和的希望再次来临,他与布鲁图斯、卡西乌斯结成统一战线,多次在元老院抨击安东尼。

“安东尼,你以为恺撒一死,你就能掌控罗马?你不过是个贪婪的野心家!你想把罗马变成你个人的独裁领地吗?”西塞罗在元老院里愤怒地指责安东尼。

安东尼不屑地回应:“西塞罗,你不过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家伙,罗马的未来由我来决定。恺撒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那就是我。”

西塞罗冷笑一声:“你所谓的强有力,不过是用暴力和强权来压制众人。罗马的共和精神,不容你践踏。你以为凭借武力就能征服人心?你错了!”

为了制衡安东尼,西塞罗制订方案,拉拢屋大维。他发表《腓力皮克演讲》,试图抹黑安东尼的声誉,将安东尼的野心暴露于公众面前。但他低估了屋大维的野心,最终,他的努力适得其反,自己也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西塞罗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伟大的演说家、散文作家与哲学家。他的演说风格雄伟壮丽,如滔滔江水,气势磅礴。在法庭上,他为当事人辩护时,言辞恳切,逻辑严密,常常让对手无言以对。

“尊敬的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我的当事人罗斯克乌斯是无辜的。对方提供的证据漏洞百出,分明是在诬陷。首先,证人的描述与现场情况不符,其次,所谓的作案动机也站不住脚。这一切都表明,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西塞罗在法庭上慷慨陈词。

对方律师反驳道:“西塞罗,你不要狡辩,证据确凿,罗斯克乌斯罪无可恕。证人亲眼看到他在案发现场,这还不足以证明他的罪行吗?”

西塞罗冷笑一声:“证据确凿?那为何证人的证词前后矛盾?在之前的询问中,他说看到我的当事人在晚上十点出现在现场,可后来又改口说十点半。而且,现场的痕迹表明,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这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企图混淆视听。”

最终,他成功为罗斯克乌斯洗清冤屈,从此声名远扬。此后,他在众多案件中,始终秉持公正与正义,为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努力。

在《论共和国》和《论法律》等着作中,西塞罗主张权力分设和制衡监督。他认为,除了设立最高长官执政官之外,还应设立裁判官、保民官、监察官,并赋予他们相应权力,形成权力制衡监督的局面。

“只有权力相互制衡,才能避免独裁,保障罗马的共和制度。执政官虽手握大权,但也需要受到其他官员的监督,这样才能确保权力不被滥用。”西塞罗在与友人讨论时说道。

友人点头赞同:“您的想法很有远见,希望罗马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必将导致腐败和不公。”

“没错,我们要为罗马的未来着想。法律应该是公正的基石,权力的行使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只有这样,罗马才能长治久安。”西塞罗坚定地说。

公元前43年,西塞罗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权力的斗争中,他被安东尼的部下追杀。当敌人的刀剑逼近时,他毫无惧色,从容面对死亡。

“西塞罗,你今天就是死路一条!乖乖受死吧!”追杀他的士兵恶狠狠地说。

西塞罗镇定自若:“我一生为共和而战,死又何惧?你们这些助纣为虐的人,终有一天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罗马的共和精神,不会因为我的死而消逝,它会永远传承下去。”

士兵恼羞成怒:“少废话,受死吧!”

西塞罗的一生,是为罗马共和理想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思想、言论与行动,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古罗马的历史天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