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世界名人史 > 第19章 兼爱非攻的墨子

第19章 兼爱非攻的墨子 (第2/2页)

齐大王陷入沉思,片刻后又道:“可是鲁国有诸多资源,若为齐国所有,必能增强齐国国力。”

墨子进一步劝说道:“大王,若齐国以武力夺取鲁国资源,其他诸侯必生畏惧之心,联合起来对抗齐国。到时齐国不仅难以消化鲁国资源,还会陷入战争泥潭,得不偿失啊。”齐大王听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为阻止战争,墨子派弟子胜绰前往齐将项子牛军中,期望他能宣扬墨家“非攻”思想。

然而,胜绰却未能坚守信念,三次随项子牛攻打鲁国。墨子得知后,痛心疾首,派弟子高孙子面见项子牛,高孙子见到项子牛,说道:“将军,胜绰违背我墨家道义,助战攻鲁,此等行径实在有辱师门,望将军将其辞退,莫要让他再为恶事。”

项子牛有些不悦:“胜绰在军中亦有战功,为何要辞退?”

高孙子据理力争:“将军,墨家以非攻为要旨,胜绰此举已与墨家理念相悖,若留他在军中,恐有损将军声誉。他本是去劝阻战争,如今却成了战争的帮凶,这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将军与墨家有勾结?”

项子牛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那我且先将他调离前线,再做处置。”

高孙子严肃地说:“将军,此非长久之计,胜绰若继续留在军中,只会继续蛊惑人心,破坏墨家与将军的名声。”

项子牛无奈,只好点头:“好吧,我便辞退他。”

墨子客居楚国鲁阳时,听闻鲁阳文君欲攻打郑国。他急忙前往劝阻,见到鲁阳文君便说:“君上,攻打郑国,如同窃贼入室行窃,是不正义之举。郑国百姓何辜,要遭受战争之苦?”

鲁阳文君听后,虽有所触动,但仍未彻底放弃。不久后,鲁阳文君又以郑人杀君为由,欲再次兴兵。

墨子赶来,以比喻劝解:“君上,若有一家,父亲惩戒儿子,邻居却持棍殴打,这邻居难道不是无理取闹?郑国之事,应由郑人内部解决,您出兵只会让更多无辜者受害。”

鲁阳文君皱着眉头问道:“那依先生之见,郑国杀君之罪就可不追究?”

墨子回答道:“君上,郑国自会依其国法处置,他国不应贸然干涉,否则只会引发更多战乱与仇恨。君上若出兵,是为不仁;若因他国之事而劳民伤财,是为不义。君上乃贤明之主,当不会行此不仁不义之事。”鲁阳文君听后,终于醒悟,放弃攻郑。

在齐国,墨子曾与道家学派的一位智者相遇。道家智者见墨子风尘仆仆,四处奔走,便笑道:“墨翟,你如此忙碌,妄图改变这乱世,岂不知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何必强求?”

墨子正色道:“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然若任由诸侯纷争,百姓受苦,这难道也是自然之道?我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念,虽知艰难,却不能坐视不理。”

道家智者反驳道:“你以人力对抗诸侯之势,犹如以卵击石,且你倡导兼爱,爱无差等,这违背人伦天性。”

墨子回应:“若人人只爱自己与亲近之人,那世间岂不是充满纷争与仇恨?兼爱虽难,却是止战息争的根本。”两人争论许久,虽未互相说服,但都对彼此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卫国,墨子又与儒家的一位学者相遇。那儒家学者拱手行礼后,略带质疑地说道:“墨先生,听闻你倡导兼爱,可这世间本就有亲疏贵贱之分,若爱无差等,岂不乱了纲常?”

墨子坦然回应:“兄台此言差矣,如今战乱频繁,正是因为人们只偏爱自己亲近之人,才会对他人心怀敌意,纷争不断。兼爱意在让众人平等相待,如此方能消弭仇恨,让天下太平啊。”

儒家学者皱眉反驳:“我儒家讲究仁爱,由亲及疏,循序渐进,这才符合人伦常理,你那兼爱太过理想化,根本难以施行。”

墨子笑道:“兄台觉得难,是因还未看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伤痛,若人人都能突破亲疏界限,心怀大爱,天下怎会不宁?”两人你来我往,各执一词,周围也围聚了不少人在旁聆听,时而点头,时而思索。

后来在楚国,墨子遇到了法家的一位谋士。法家谋士看着墨子,直言道:“墨先生,你四处奔走劝和,可在这乱世,唯有严刑峻法、强兵富国才能让国家立足,你那些仁爱之说,太过软弱了。”

墨子目光坚定,说道:“严刑峻法虽可一时约束众人,却难以让人心悦诚服。我墨家主张以爱为本,兼爱非攻,让各国相互关爱,不起战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自然能长治久安,又何须靠严苛法令来压制呢?”

法家谋士冷笑道:“哼,人性本恶,若无严厉律法,人们怎会守规矩?你那兼爱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墨子正色说道:“人性善恶并非绝对,若以爱引导,给予众人平等的关怀,人们自会向善,远比靠刑罚威慑来得长久且稳固呀。”两人争辩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但这番对话却让在场众人对不同的思想有了新的认知。

楚惠王五十年,墨子带着满心的希望与治国良策来到楚国。他精心撰写书卷,求见楚惠王。

然而,楚惠王见墨子面容沧桑、衣着朴素,便以其年老为由,拒绝了他的进献。

鲁阳文君得知后,惋惜地对楚惠王说:“大王,墨子乃大贤之人,他的思想若能施行,楚国将大兴。您如此轻视,实乃失士之举。”

楚惠王听后,略有悔意,命鲁阳文君追封墨子。但墨子坚守原则,他认为自己所求并非赏赐,而是天下太平,于是拒绝而去。

在那个乱世之中,墨子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带领墨家弟子奔走于各国之间。他们为弱小国家提供军事援助与防御指导,为百姓传授生产技艺与生存之道。

无论是面对强国的威压,还是在困境与质疑的漩涡之中,墨子都未曾动摇。他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的时代中为无数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的故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不息,成为后人追求和平、正义与智慧的不朽传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