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脑电波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梦境互联!
在神经科学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了脑电波与个体意识状态的微妙联系。具体而言,不同的脑电波频率与特定的意识层面和心理活动紧密相关。首先,当个体沉浸在深层的本能欲望或放松状态时,δ波(delta波)占据主导地位,它标志着一种深度休息或无意识状态。
进一步地,当心境平静且潜意识开始流动时,θ波(theta波)成为主要特征,这种波型常见于冥想、梦境边缘以及深度放松的状态,它促进了内在世界的探索与潜意识的交流。
随着意识层面的逐渐提升,前意识流与情感流的交织产生了a波(Alpha波),这种波型伴随着直觉的闪现与灵感的迸发,是创造力与想象力活跃的标志,常见于清醒放松的状态,如沉思或轻松的注意力集中时。
当显意识全面激活,思维语言与情绪共同作用时,β波(beta波)成为主导,它代表着高度的警觉性、专注力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是日常学习、工作和社交互动中常见的脑电波模式。
最后,当大脑需要构建统一的有意识知觉,进行复杂认知任务时,γ波(Gamma波)的同步活动变得尤为重要,它促进了不同脑区之间的快速信息交流与整合,是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
此外,外部世界的感知加工则常常表现为中间快波,其频率范围大致在14至17赫兹之间,虽然这种波型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δ、θ、a、β或γ波,但它同样在大脑处理外界刺激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示了大脑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响应。
l 见脑电波表格4及5. [13]
l 意识运行会产生节律性的情愫情绪流。当此流失去节律时,便会产生烦躁感。意识本身喜好同频率有节律的波动,排斥非节律的噪音。
l 焦虑者往往会产生过多的高β波,而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过多的较慢a\/θ脑波。
l “β”(贝塔)脑电波:它代表一般清醒状态下大脑的搏动状况,涉及逻辑思维、分析以及有意识的活动。当你睁着双眼,目光盯着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或者你在执行专门任务,比如解决问题和谈话时,这就是典型的β脑波状态。但可能还有点情绪波动或焦虑不安,反映为烦恼、气愤、恐惧、恼火、紧张以及兴奋状态。
l 脑电波应该是一种复合波,仔细分解后,应包含一些基础特定功能的独立波。在每个独立波的锯齿细纹上藏着可感知的思维信息。
l 表格4:
脑波
频率
相关的心理状态
γ波(伽马波)
27 hz~
γ波与思想的形成、语言处理和各种类型的学习有关,与处理记忆的识知行为紧密相关。可能参与创建统一的有意识的知觉。
K复合波(33-35hz)和超高级β波(35-150hz)。K复合波仅短期、迸发式出现,此时可能体验到高创造力与洞察力的焦点。出现超高级β波时,会有种超脱体外的感觉。
β波(贝塔波)
14hz - 27hz
1. Low Range 12.5 ~ 16 hz:放松但精神集中 2. middle Range 16.5 ~ 20 hz:思考、处理接收到外界讯息(听到或想到) 3. high Range 20.5 ~ 27 hz:激动、焦虑;清醒状态。许多人缺乏足够的β波活动,可导致精神或情绪障碍,如抑郁症、多动症和失眠。刺激β波活动可以稳定情绪、提升能量水平,增强专注力。SmR(感觉运动节律,12 - 15hz)与身体运动、专注力、入睡有关,可放松、提升注意力。beta 1 (15 - 20 hz)- 可提升心理能力、智力、专注力。beta 2 (20 - 27hz)- 高度警觉,焦虑。
a波(阿尔法波)
8hz - 13hz(不足 14 hz)
放松、平静、闭眼但清醒时;清醒而放松。当你早上刚醒来或临睡前,会很自然地处于这个状态。当你闭上眼睛,你的脑部会自动开始产生更多的a波。许多研究者监测优秀冥想者的脑电活动时,发现a波活动强劲增长。a波可以增强记忆力,减轻不适与疼痛,缓解压力和焦虑。
θ波(西塔波)
4hz - 7hz(不足 8 hz)
成人情绪受到压力时,尤其是失望或挫折;轻睡眠,深度放松。θ波是一个很容易接受信息的心理状态,已被证明对于催眠、暗示、自我确认非常有用。
δ波(戴尔塔波)
0.1hz - 3hz(不足 4 hz)
深度睡眠且没有做梦时;深度、无梦的睡眠。δ波是最低波段的脑波。当你的主导脑波是δ波,你的身体开始启动自愈力,“重置”其内部时钟。这时你完全是无意识的。
l [13]
脑电波类型
频 率
人的精神状态
β波(bEtA)
14-30赫兹
波幅为5~25μV,在额、颞、中央区β活动最为明显;其指数约为25%.
SmR 感觉运动节律
1. 属于我们清醒时的有意识状态下的生物脑电波
2. 智力的来源
3. 逻辑思考、计算、推理时推理时需要的波.
4. 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感官世界上
5. 努力地想解决问题
6. 当β波过高时会压力很大、心里不适、紧张、忧虑、不自在
a波(ALphA)
8 - 13赫兹
波幅为10~100μV,是成年人安静闭目状态下的正常波形,在顶、枕区a活动最为明显,数量最多,而且波幅也最高.
1. 意识清醒,身体放松
2. 想像力的来源
3. 创意灵感及直觉反映敏锐
4. 作白日梦的脑电波.
a波是(意识与潜意识层面)之间的桥梁,被科学界称为学习最佳状态波
θ波(thEtA)
4-7赫兹
θ波 振幅约为100~150微伏.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也记录不出θ波,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出θ波.θ波的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如在清醒成人的脑电图中出现θ波表示不正常.一般在顶区与颞区引出的θ波较明显.是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波形,成年人瞌睡状态也会出现.
1. 属于(潜意识层面)的波, 外界的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性状态
2. 触发深层记忆,强化长期记忆
3. 存有记忆、知觉和情绪
4. 影响着态度、期望、信念、行为
5. 创造力与灵感的来源
6. 深睡做梦、深度冥想时
7. 心灵知觉、个人见识较强、个性强
δ波(dELtA)
1-3赫兹
δ波振幅为20~200微伏.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是记录不出δ波的.成人只有在深睡的情况下才可记录出δ波.一般在颞区与枕区引出的δ波比较明显. 表示大脑处于无梦深睡状态,是婴儿大脑的基本波形,在生理性慢波睡眠状态和病理性昏迷状态也会见到.
1. 属于(无意识层面)的波.
2. 是恢复体力的睡眠时所需要的.
3.与心灵层面及超自然现象有关
4. 直觉与第六感的来源.
科学界称δ波为最佳睡眠波
a指数解析。a指数,即a波在全部脑波中所占的百分比,通常在个体安静且闭目时约为75%,可作为评估情绪状态与思维广度的参考指标。情绪稳定且思维开阔的个体往往展现出较高的a指数,反之,情绪不稳定、思维狭隘者则a指数显着偏低。值得注意的是,a波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一旦睁眼,无论环境光线如何,a波均会减弱乃至消失。当个体陷入对“怎么”、“什么”、“为什么”的深刻思考或惊疑状态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作用的增强促使脑电活动去同步化,进而抑制a波活动;然而,若外界刺激持续存在,a波活动可逐渐恢复。此外,a波的波形特征,如其峰与两侧谷构成的形态接近等腰三角形,若此等腰形态因峰顶偏移而破坏,则可能暗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疲劳状态。a活动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情绪稳定性,还与其合作倾向等心理品质紧密相关。
β波特性探讨。β波则不受睁眼或闭眼状态的影响,其活动在多种情境下显着增强,如视觉注意集中、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惊疑恐惧状态或服用特定药物(如安定)后。β波的活跃程度同样映射出个体的心理特质,β节律主导者常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情感强烈且易冲动,他们往往固执己见、追求独立执行任务,擅长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但也可能展现出持久力不足、易疲劳的特点。在脑波分析中,频率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小,而波幅则显示出较大的个体差异。
脑波与年龄的关系。脑波特征还与年龄紧密相关。一般而言,随着年龄增长,快波(如β波)占比增加,慢波(如a波、θ波等)减少,且年轻时的基线稳定性较差。然而,进入50岁后,慢波比例有所回升,并伴随基本频率的慢波化趋势,这反映了大脑功能的自然老化过程。此外,脑波还深受意识活动、情绪变化及思维能力等精神因素的调控。
综上所述,脑波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个体心理与生理状态的窗口,对于理解人类行为、情绪及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9]
l 情绪脑电波位置:
σ波(0~3hz):代表深度睡眠状态。
θ波(3~7hz):通常与沉闷无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或打瞌睡的状态相关联。
a波(8~14hz):此波段出现时,人体处于清醒但眼睛闭合、思绪宁静的状态,类似于冥想或放松时的情况。
β波(15~20hz):这是正常人清醒、积极接收外界信息时的典型脑电波状态;同时,也可能在做梦的某些阶段出现。
β波(21~25hz):这一频段的β波与高兴、焦虑、激动等强烈情绪密切相关;也常见于进行计算、深度思考等认知活动时。
l儿童的大脑连接体末端存在不确定性,这体现了他们知识学习的可塑性阶段。具体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减小,确定性神经元连接体的占比逐渐减少(即不确定的连接体占比增多),这反映在脑电波上可能是a波中较慢的成分增多(即a慢波增多,而相对应的a快波减少)。
脑波的空间分布特性说明:
全面性(Generalization):脑波活动广泛分布于双侧半球的各个脑区,左右半球相应区域的频率及波幅呈现出基本对称性,但前后脑区之间的波幅可能存在差异。
弥漫性(diffuse):脑波活动同样覆盖双侧半球的各个脑区,然而其波形、波幅或频率表现出不固定、非持续性的不对称现象以及不同步的特征。
局灶性(Focal):指局限于某一特定脑区的特殊脑电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涉及不同范围的脑组织。
一侧性(Unilateral):异常电活动主要出现在一侧半球,或虽然两侧均有出现但以一侧半球为主。
对称性(Symmetry):在双侧大脑半球的各对应区域,脑电活动的波形、波幅、位相和频率基本相同,显示出高度的对称性。相反的情况则被称为非对称性。[8]
l 九、脑波的出现方式.
散发 (Random):指单个无规则出现的脑波;
阵发 (paroxysm):指突出于背景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脑波;
节律 (Rhythm):指三个或三个以上波形、频率、波幅相似的脑波连续出现;
时长分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