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群妖传(一)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梦境互联!
洪荒神兽
饕餮奇闻
洪荒之初,天地交泰,万物化生,龙性荒淫,偶与绵羊合,遂诞饕餮。其貌狰狞,躯似龙而角类羊,貌似雄健,实则体质孱弱,为众神兽轻慢。
受辱蒙羞,饕餮积怨在心,遂以食泄愤,不论人畜,遇之则吞,渐嗜食成瘾。食人后竟觉力增,贪欲益炽,横行无忌,致生灵涂炭。诸神怒,欲诛之,幸有龙族求情,免死,然强喂以西王母不死药,囚于北冥深渊。
深渊幽寂,永夜无光,饕餮饥饿难耐,狂性大发,竟噬己身。初始剧痛钻心,未几,反觉甘美,遂狂啖不止,终至身消形灭,唯余恶名传世,成贪婪象征,为世所警。
混沌悲歌
混沌生于创世鸿蒙,为天地初开混沌元气所化,乃古神嫡裔,位高权重。然其形殊异,无耳目口鼻之窍,虽可感大道律动,却难察尘世烟火、天籁妙音,亦无法品世间珍馐美馔,口不能言,意难尽抒,孤寂长存。
南海倏、北海忽二神,怜其孤苦,为开七窍。七日开凿,混沌初历感官冲击,待七窍全开,竟爆体而亡,嚎声恸地,震撼洪荒。死后化异兽,形似犬而背生肉翅,覆毛如毡,四足踏云,仍聋盲喑哑,善恶莫辨。
其性本善,逢善者欲亲近,然身巨力猛,常误伤人命;遇恶者欲远避,反似畏怯摇尾,遂被诬善恶颠倒,为四凶之一。虽蒙冤含屈,却无力辩驳,唯于孤寂洪荒,背负恶名,沉沦万世。
梼杌孽行
梼杌者,洪荒巨凶,形如巨剑齿虎,躯雄健、牙利如刃、尾长丈许,性乖戾,执拗冥顽,软硬不吃,为众灵厌憎,素有“傲狠”“难训”恶名,神缘尽丧。
彼时,虎食生人,灵魂不入黄泉,沦为伥鬼,苦不堪言。梼杌窥商机,诱虎食人,许送伥鬼往生。虎受蛊惑,相残日盛,祸延洪荒。初,虎猎孤客;后,返部落祸亲,致人间大乱,尸横遍野。
幸有修仙者悲悯苍生,创超度法门,救伥鬼解脱,虎患渐息,梼杌恶行方止。然“为虎作伥”之恶,永铭青史,成世人口诛笔伐之孽障。
穷奇志异
洪荒浩渺,穷奇诞焉,乃飞虎之属,背生赤翼,风驰电掣,貌威武而性狡黠。其争强好胜,然运乖命蹇,诸般比试皆居次席。
比速不及乘黄,飞高逊于凤凰,听力输地听,食量愧向柳,颜值较白虎亦略逊一筹。因妒白虎荣膺虎族美颜之首,又怒人族崇白虎为四灵、广传盛名,遂萌恶念,专噬善人,纵恶者互残,欲乱人世、扬凶名,成一方巨患。
未几,饕餮恶名远播,铸像礼器,享祭奉尊崇,穷奇妒火中烧,竭力行凶,终难敌饕餮自噬之残虐,威名未显,沦为饕餮陪衬,方悟对己狠方为胜途,然为时已晚,徒留憾事,于神话长卷添一抹黯然之色。
腾蛇风云
洪荒伊始,蛇族昌盛,腾蛇以女娲坐骑之尊,傲游九霄,兴云吐雾,为蛇族翘楚。彼时,初代众神多蛇身人面,女娲、伏羲、共工皆然,腾蛇以身为蛇自傲,蔑睨众生。
及龙现世,腾蛇以其添足附爪为赘,耻与为伍。奈何龙渐得神心,为坐骑新宠,腾蛇失势,落寞归隐洞庭。岁月悠悠,待其苏醒,时移世易,龙已成尊,人皆崇龙贬蛇,以蛇为邪祟,端午投粽驱之,招魂歌咒之,诸般典籍亦改女娲乘龙之说,蛇族荣光尽覆。
腾蛇怒而兴云布雾,展大神通,欲证蛇道尊严。虽震撼世人,却仍被误作龙种,受尽轻慢。遂与巨龟结盟,龟蛇合体,成玄武双尊,于汉代乱世崛起,左右天庭棋局。玉帝纳之,赐北方星宿,尊为真武大帝护法;太上老君邀其入道门,主掌奇门遁甲、算命神课,自此声名大噪,其影遍现民俗文化,成传奇经典。
勾陈沧桑
勾陈大帝,道教四御之一,尊号“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西方太极天皇大帝”,俗称“天皇太帝耀魄宝”,位高权重,掌天地人三才,辖南北两极,理人间兵革,法宝万神图可洞察群神,威势赫赫。
然其命运多舛,生于星辰,本命星位略逊亲弟紫薇大帝,致位卑权轻,屈居其下。紫薇星居北极尊位封神,勾陈憾失首座,若封神迟滞须臾,即可登顶,然天命难违,时运不济,抱憾终身。
其战神之名虽显,却为凡人遗忘,兵革祭祀无人问津,反让杂牌神祗专美于前。诞辰复逢蒋子文,香火尽夺,凄清冷落,沦为仙界笑谈。更甚者,法相麒麟降世,竟遭鲁哀公折腿之厄,诚为千古奇冤,令闻者唏嘘,叹造化弄神。
幽冥地狱探秘
《山海经》所记三处幽冥地狱,迥异于现世认知,为洪荒远古生死秘境。其间阴森晦暝,寒气砭骨,鬼火明灭,怪影憧憧。狱门紧闭,封镇万载幽怨;冥河血浪,流淌无尽哀伤。诸般酷刑惨烈,恶灵哭号凄厉,狱卒狰狞可怖,为亡者归宿、灵魂归墟。其神秘莫测,激发后人对生死奥秘、灵魂归处冥思遐想,成千古玄幻谜题,引无数探究者穷极一生,叩问幽冥真相。
鬼怪灵异志
负媿
《山海经》原文:无明确的关于“负媿”单独的原文记载,但与之相关的传说背景涉及到贰负等内容。如《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海内西南陬以北者。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海内由西南角向北的地区。贰负神的臣子叫危,危与贰负一起杀死了窫窳。天帝于是把他们拘禁在疏属之山,给危的右脚戴上镣铐,反绑了他的双手和头发,拴在山上的一棵大树下。疏属山在开题国的西北方。这里虽未直接提及负媿,但可能与之存在某种关联。
- 解释:传说负媿生活在铁山中,脸像狼,身子是一条大蛇。它如果吃下了人的肝胆,就可以幻化成那人生前的模样。传说负媿原来是一个好人家的女孩儿,具有沟通天地的能力,但因频繁使用这种力量,最终反被其控制,失去了本性从而变成了邪魅。不过这部分解释并非直接来源于《山海经》原文,而是在民间传说和一些对《山海经》相关内容的衍生解读中存在。
光鬼
《山海经》原文:“又西百二十里,曰刚山,多柒木,多?琈之玉。刚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是多神【光鬼】,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
- 解释:刚山这个地方有很多被称作“光鬼”的神,它们长着人的面孔和野兽的身子,只有一只脚和一只手,发出的声音像是人在打哈欠。郭璞注解其为“魑魅之类”。
鬼国之鬼
《山海经》原文:“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
- 解释:《山海经》中提到有一个叫“鬼国”的地方,这里的生物有着人的面孔,但只有一只眼睛。还有一种说法是贰负神在鬼国的东边,这里的生物是人形但有着蛇的身子。对于鬼国的具体情况,《山海经》的记载较为模糊,其真实性和具体所指存在多种解读,有人认为鬼国可能是一个少数民族,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国度。
魑魅魍魉
《山海经》原文:书中没有明确将“魑魅魍魉”四个字连在一起的特定原文表述,但有一些类似的神怪异兽的记载可作为相关理解的参考,如“是多神【光鬼】,其状人面兽身……”等描述的一些怪异生物可能是魑魅魍魉的原型。
- 解释:在后世,魑魅魍魉逐渐成为了鬼怪的代名词。一般认为魑是人面带尾的山精;魅是能迷惑人的动物;魍是人身虎纹能食人;魉是能迷惑人的动物,白天躲在洞里,晚上出来活动。
小动物
小动物
1. 文文:《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苍玉。有木焉,其叶如槐,黄华而不实,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有兽焉,其状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描述的是在放皋山中有一种野兽叫文文,它的外形类似蜜蜂,尾巴有分叉,舌头是倒着生长的,并且喜欢呼叫。放皋山一说位于今河南伊川县境内。蚊子。
2. 蝮虫:蝮虫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毒蛇。《山海经·南山经》中提到“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这说明猨翼之山有很多蝮虫。另外,“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羽山也是蝮虫分布较多的地方。还有“又东四百里,曰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非山脚下也有不少蝮虫。形态特征:郭璞注《山海经》说蝮虫颜色像绶文,鼻上有针,大的蝮虫重达一百多斤。在《尔雅·释鱼》中记载蝮虺的身长有三寸,而头如同人的大拇指一样大。
3. 蟜:《山海经》中关于“蟜”的记载主要在《海内北经》中:“蟜,其为人虎文,胫有[綮糸换月]。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虚北所有。”这段记载对“蟜”的描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它长着人的身子却有着老虎一样的斑纹,腿上有强健的小腿肚子,在穷奇的东面;另一种说法认为它的形状像人,是昆仑山北面所独有的。有专家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蟜”的原型可能是蜜蜂。因为蜜蜂的五官与人类相似,黄黑相间的斑纹也类似虎纹,而古人常将一些长相怪异的昆虫当作异兽。并且《说文解字》认为“蟜”是一种毒虫,在历史上它曾是一种部落图腾。《中山经》中记载的平逢山的有蟜氏部落,便以蜜蜂为图腾。蜜峰。
4.黾蛙:黾蛙青色,似蟾蜍。
5.蟾蜍出现在西王母的仙境图里。蟾蜍在西王母仙境中担当着侍从的角色,比如为西王母捣制可以助世人升仙的药,或者持巾舞蹈以助兴仙境的昌和,有时还能手持兵器作战。《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的记载。这是说嫦娥偷吃了不死药奔向月宫后,变成了蟾蜍,成为了月亮上的精灵。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6.金蟾
癞蛤蟆一点也不想外出去打工,他只想宅在家里继续摆烂,整天混吃等喝的神仙生活才能配得上他这具富态的身体。但凡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充分利用好周围的一切资源,本着能拖一秒是一秒的原则,苟延残喘到现在。然而懒惰并不是他唯一的缺点,最令人气愤的是他看到邻居家正打算享受美餐的时候,却拖着下巴动起了歪心思,只见他穿戴好行头,突然跳出来大叫一声,并谎称天上有老鹰,这可吓坏了毫无准备的青蛙一家,直接丢下食物,全部跳到了池塘里进行躲藏,坚记得逞的癞蛤蟆则是笑眯眯的蹦到了青蛙家里,开始大快躲颐起来,而水里的青蛙只能眼睁睁瞅着这个强盗肆无忌惮的吞下家中所有过冬的口粮。癞蛤蟆晚上睡了,白天继续睡,隔壁邻居家的其乐融融反而成了他的绊脚石,他捂着耳朵嫌太吵,冲着青蛙一家嚷嚷一顿,随后谎称天上有很多小飞虫,让他们赶紧去捕食。憨憨傻傻的青蛙一听欣喜万分,叠罗汉似的拼命到处眺望,大有一种找不到小飞虫誓死不罢休的冲动而没了后顾。最优的癞蛤蟆则是继续开始自己的摆烂生涯。由于他整日坐吃等喝,不劳而获,体重也由原来的5kg长到了现在的20kg。随着他的体重直线飙升,癞蛤蟆自身的猎食能力也在直线下降,到嘴的食物都能让它轻松逃脱出去,而自己身体的过分笨重导致它怎么也追不上眼前的昆虫。看着面前多种多样的美味佳肴,癞蛤蟆却只有被食物戏弄的粉。为了能填饱肚子,于是他伪装成小雏鸟藏进鸟巢,等待鸟妈妈的投喂。然而面对这种老六行为,旁边的小鸟立刻跟自己妈妈打小报告,鸟妈妈也不惯着他,三下五除二就将它扔到了下面的草地上,好巧不巧的正好堵住了小蚂蚁们的家门口。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小蚂蚁们被吓得瑟瑟发抖,连忙趁着癞蛤蟆分身的机会火速逃回了家里,在临走前还不忘带上自己采集的这些咕咚食物。癞蛤蟆看着蚂蚁的食物,于是又起了咕咚心眼,他厚着脸皮敲响了他们的房门,随后假装一脸可怜兮兮的诉说着自己的悲惨境地。小蚂蚁一开始是拒绝的,只是终究经受不住癞蛤蟆的一哭二闹三上。哟,最终还是热情的邀请他进来做客。癞蛤蟆也不客气,直接托起蚂蚁巢穴的整座屋顶,随后一屁股坐了进去。善良的小蚂蚁绝对想象不到,这看似敦厚老实的癞蛤蟆将会使他们悔恨终身。果不其然,癞蛤蟆仅仅是打了个招呼,就开始捂着肚子咕咕乱叫,眼见小蚂蚁还在来回商量,他直接撒泼打诨,哭闹着开始索要食物。面对蚂蚁的无声拒绝,癞蛤蟆更是厚着脸皮假装晕了过去。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蚂蚁们最终还是拿出了自己储存的过冬食物来招待他。而癞蛤蟆也真的是来者不拒,你有多少它就吃多少。蚂蚁们一盘盘的传递食物,不一会儿功夫,角落里的空盘子就堆积如山,直到最后一颗小樱桃的到来,意味着癞蛤蟆已经将蚂蚁们所有的事物全部消耗殆尽,然而吃饱喝足的他非但不知道感恩,反而堂而皇之的赖在蚂蚁家里不肯走了。第二天早上,癞蛤蟆被一只小蚂蚁喊醒,他以为对方是在喊他吃早餐,可是小蚂蚁示意他家里已经空空如也,早就没有了任何食物。接下来,他们想去癞蛤蟆家里做客,缓解一下饥饿感,奈何不?解风情的癞蛤蟆直接薅起了整座屋顶,看着对面自己房子的熟悉身影,他丢下小蚂蚁的屋顶,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河边,随后假装客气的邀请他们去河水中间自己家里做客,毕竟他们不会游泳,大概是来不了的。然而他还是忽略了蚂蚁小分队们的耿直程度,这可是一群非常实在的小蚂蚁,只见他们依次拿起勺子和空盘子,浩浩荡荡朝着癞蛤蟆的家中前进,沉浸在各种美食的幻想中,虽然他们不能直接下水游过去,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借助各种花草树木的帮衬,成功来到了河对岸。此刻正在呼呼大睡的癞蛤蟆完全想象不到接下来即将面临的尴尬。醒来的癞蛤蟆看到拿着勺子前来做客的蚂蚁们目瞪狗呆,完全颠覆了他的想象,家里早就空空如也,拿不出任何东西可以招待他们,他只能谎称去水里去给它们捉鱼吃,然而实际上他却是趴在水底躲藏着不动,等待的小蚂蚁那是将盘子擦了又擦,水底的癞蛤蟆则是藏在那一动不动,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日落西山,饥饿难耐的小蚂蚁开始敲动汤匙催促癞蛤蟆,只是水底却依然毫无动静。就在。这时隔壁的青蛙将癞蛤蟆平日的所作所为全都告诉了小蚂蚁,并提醒他们这事被癞蛤蟆给欺骗了。了解真相的蚂蚁立即将勺子扔到水中,并下定决定从此之后不再与之交往,随后使出全力勒紧腰带遏制饥饿,一个个排好队伍,垂头丧气的回家再想办法。
一天,南极仙翁在去蟠桃大会路上跨鹤而来,一只小鹤落入池塘一个小木盒,癞蛤蟆捡到后,闻着奇香无比,就打开后吃了。
后来,被王母找到,采药捣药赎罪。
金蟾:《山海经》中记录有一只普通的蛤蟆,它误食了仙丹,突然长出了三条腿,变成了神奇的金色蟾蜍。这只金蟾能够吸纳天地之间的灵气,拥有超凡的力量和神奇的能力。
刘海戏金蟾:古代有刘海修道,用计收服金蟾。传说中,金蟾原为妖精,在被刘海降服的过程中受伤断了一只脚,所以日后只有三只脚。此后,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因此被人们称为“招财蟾”,后来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
形象特征:通常被描绘为三足、鼓腹、有鳞甲,身躯覆盖着金色的鳞片。其体态肥大,肚子滚圆,看起来十分富态。三足金蟾的形象,能口吐金钱,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
7. 虎蛟:《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它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的叫声。传说这种怪兽生在八百里沙界的流沙河中,体型庞大,生性好斗,具有强力掠夺的习性。在《西游记》中,虎蛟被认为是沙僧妖化的原型。
8. 陵鱼:《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一般认为陵鱼生活在北方地区,也有说法认为它就是现在的娃娃鱼。古人对于娃娃鱼只惊叹于其奇特的外表,并没有其他的传说故事。其形象是人面、有手有脚、鱼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妖异特征。
9. 鱼妇:《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鱼妇是颛顼所化,每当风起泉涌、蛇化为鱼的时候,它就会与鱼合体而复苏,其一半的身体依然是人形,另一半则化为鱼,这和西方传说中的美人鱼形象颇为类似。在古代,鱼妇被视作新石器时代人鱼纹的演变,也是一种性和生育的象征。
10. 嬴鱼:《山海经·西山经》:“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嬴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嬴鱼生长在邽山的河水里,长有双翼,叫声犹如鸳鸯,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洪水等自然灾害。
11. 鲛鱼:在《山海经》中记载相对较少,但在其他一些古代文献中有所提及。鲛人是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在《搜神记》中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吾乃鲛人,又名陵鱼,本是上古万灵水族异兽之一。修行于南海之南,极渊深海之中。吾之样貌,身高五尺,生有双手,人首鱼身,透体布满晶莹鳞甲。雌者五百载,可得青鳞甲片;雄者五百年,可得黑甲护身;修行三千载,可成七彩之身。片甲如刀,穿金裂石,化成甲胄,可挡锋锐之气,一尾开渠,身形转瞬百里,开腔鸣音,声响迷乱神经。又可织布纺织,制成鲛绡薄纱,可挡水侵火烧。吾之族类,一生只爱一心,泪水凝聚成真,化成珍珠点点。
哀牢古国秘史
于历史的漫漫长河源头,哀牢古国的传说如梦似幻。彼时,有一女子沙壶,居于哀牢山下,常临江捕鱼以营生。一日,偶触江中之沉木,未几,竟觉身怀有孕,此诚奇事。待足月,诞下十子。后沉木化龙现世,九子惊惶奔逃,唯幼子九隆安坐无惧,龙因舐其背,以“背坐”谐音“九隆”赐名。
九隆长成,才德出众,众望所归,被尊为王。适有奴波息者,亦育十女,九隆兄弟遂纳为妻室,自此家族繁衍,枝繁叶茂,散居诸溪谷,渐成部落。岁月悠悠,九隆一脉世代袭王,分封小王分治四方,其裔或为傣家(花腰傣)始祖,传承古韵风华。
然哀牢之地,亦有艰险潜藏。野人山瘴气弥漫,尤以疟疾为甚,仿若无形鬼魅,夺命无数,行人商旅皆畏之如虎,阻遏一方发展通途,为这片神秘土地添一抹肃杀阴森之色。
哀牢古国祭祀场景
两侧各放置着一面鼓,正中央矗立着一根铜柱。铜柱顶端立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中段盘绕着两条蛇,底部还有一个形似鳄鱼或大鲵的神秘怪物盘旋着。铜柱左侧立有一个碑状物,柱前有若干人物,其中能看到一些被双臂反绑或是戴着锁枷的裸体男子,他们看上去像是祭祀所用的牺牲者。
而在铜柱右侧,有一人乘坐着由四人肩舆抬着的轿子,这位人物是主持祭祀仪式的女奴隶主。在周围,还有众多形态各异的人物,有正在展示商品、相互讨价还价的商贩,他们的存在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古滇国那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
灵儿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云南边境曾有一个名为哀牢古国的地方。在云南哀牢山的深处,有一个古老的村落,一群哈尼人居住在敦实可爱的蘑菇房里。他们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梯田,圈养牲畜,每日过着与世无争、朴素宁静的生活,着实令人羡慕。
灵儿第一次变出蛇身,她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何原因,内心满是对未知的恐惧。而且只要情绪一激动,她的体内似乎就会迸发出一股强大且难以控制的力量,仿佛洪荒之力一般,直到这股力量发泄完,她才能冷静下来。可看着周围因自己而变得荒废、一片沉寂的景象,她慌乱不已,不敢相信这一切竟是自己造成的。无助的灵儿只能独自躲在山洞里哭泣,盼着姥姥能来给自己解惑,然而姥姥早已离世,又怎会来告诉她答案呢?灵儿多希望自己还是那个普通的女孩子呀,她甚至忍痛试着将自己身上的鳞片一片一片拔下来,可即便如此,身躯依旧没有变回原样。她哭诉着:“是不是我不听话,你们来惩罚我了?我答应你们,我会乖的,姥姥,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没告诉我的事呀?我只想做个普通女孩子,求求你把我变回去吧。”可无论她怎样哀求,都无济于事。
后来,遇到一位老头,老头劝她:“快走吧,妖物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的。小姑娘,闭上眼,快想想快乐的事,我没骗你啊,你快走吧。”灵儿虽不明白为何要想快乐的事,但老头那慈善的眼神让她觉得安心,就像姥姥一样。很快,灵儿回想起了曾经与逍遥哥哥在仙灵岛的快乐时光,奇妙的是,随着她心情逐渐愉悦,周围枯萎的花朵竟重新焕发了生机。灵儿以为这都是老头的功劳,便恳求他救救两分半前死去的村民。老头却说自己只是一个山神,想要拯救那些无辜死去的村民,只能靠灵儿自己。老头还告诉她:“小姑娘,你不是蛇妖,你是神族女娲的后人呀,女娲娘娘可是大地之母呢。”灵儿这才明白过来,于是赶忙又去想那些快乐的事,很快,所有花草都恢复了生机,那些无辜死去的村民也开始起死回生。而灵儿不仅知晓了女娲后人的使命,还收获了一份意外之喜。老头叮嘱她:“当你的孩子生下来以后,你要告诉她,记住我今天跟你说的这些事。”
小龙女的故事
有个女孩儿名叫小龙女,是东海龙宫的三公主。自她出生那日起,就有着奇特的能力,只要她一哭,天上便会下起大雨,一生气,天空就会打雷。可究竟是什么事让小龙女哭得如此伤心呢?
原来是花果山被封山之后,那里变得生灵涂炭。为了拯救花果山的命运,孙悟空将小龙女从龙宫里骗了出来,想让她大哭一场,好缓解花果山的干旱。起初,小龙女还以为他们是在逗自己玩呢,就呆呆地站在原地。可她从白天等到了黑夜,始终没等来猪哥哥的出现。旁边的悟空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告诉她:“那头猪好不容易上月亮了,你就死了那条心吧,他永远不会回来了。”说着,悟空还收回了自己的金箍棒。小龙女看到八戒真的没跟着金箍棒一起回来,这下再也绷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就这样,花果山终于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可孙悟空似乎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到了第二天,小龙女哭了一天一夜,花果山竟被水淹了,变成了海底世界。最终,悟空妥协了,答应带小龙女前去寻找猪八戒。
玉兔精的故事
玉兔精曾经充满灵气,一身珠光宝气,穿金戴银却丝毫不显俗气,反而将她衬托得更加明艳动人。她身材窈窕,该瘦的地方瘦,该有肉的地方有肉,眉目传情间还带着一丝狡黠。那含情脉脉的双眸,略带羞涩,犹如宿命般吸引人,既有兔精的灵动之美,又不像老鼠精那般勾魂的妩媚,也不像女王那般柔情似水。玉兔精活泼可爱,尤其是那双大眼睛,犹如带电一般,顾盼生辉,而且她能歌善舞,人美歌甜,明眸皓齿,聪明伶俐。
九尾狐的故事
曾经,有一只小狐狸被锁妖阵的捕兽夹夹住,在濒死挣扎之际,因不满包办婚姻而逃婚的王生恰巧经过这里。王生考虑再三,还是好心地把小狐狸救了下来,说道:“小狐狸,你自由了,记得啊,以后千万别再走错路了,快跑吧!”
王生因耽误了时间,被家丁追上带了回去,而被救的小狐狸自此化成了人形。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报恩。于是,她来到县城,想找那个穿红衣服的恩人。结果,却被路人甲蒙骗,来到了一个小破庙。路人甲以帮她找恩人为由,对她图谋不轨,单纯的小狐狸还以为这就是人类所谓的报恩方式,便问路人甲:“原来报答是这样的,那你还想要啥?”路人甲幻想之际,小狐狸已经变出了一张大床。路人甲意识到她是妖怪,吓得连忙闪躲。小狐狸一脸疑惑,上前询问,却突然被路人甲捅了一刀,这一下也触发了她的防御系统,瞬间变回九尾狐形态,那路人甲便因此丢了性命。
没了恩人的线索,小狐狸开始漫无目的地游荡,就在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时,一双大手把她拉了回来,定睛一看,正是恩人王生。原来是不满包办婚姻的王生在洞房之夜又跑了出来。小狐狸看到恩人开心不已,可王生却并不认得她,问道:“你是什么人?”小狐狸赶忙回答:“我不是人呀,不是,我是刚刚能变成人形,我是狐狸变的,我第一天做人呢。”王生打趣道:“你好,有狐狸啊,那我是小白兔,真的太好了,我们很配呀,你做了几天人了?”
天真的小狐狸以为王生和她真是同类,就拉着他去分享自己找到的水源。只是一向趴着喝水的小狐狸看到恩人用手捧水喝,便有模有样地认真学了起来。王生转头一看,心想这怕不是个傻子吧,却还是小心翼翼地捧起水喂她喝。恰巧这时,寻找王生的家丁又追了过来,慌乱之际,两人一起坠入了水中,之后躲进了一处房间。看着王生脱衣服拧水,小狐狸也准备照做,王生急忙转头阻止道:“哎哎,你干嘛?姑娘,我也湿了,我穿的衣服也不舒服啊!”小狐狸说:“我知道,我知道,但是咱们俩在一起不方便呀。嗯,我有事,我先走了。”说着,飞快准备离开,却被小狐狸一把抱住。原来,小狐狸想要利用刚知道的报恩方式来报答王生,可王生一身正气,果断拒绝道:“姑娘,女孩子最重要的是珍重自己,我不希望你再走错路了,拜拜。”小狐狸看着恩人离开,本想去追,可突然意识到有危险。
雪妖的故事
我本是一名普通女子,曾和父亲过着耕种的生活,还有青梅竹马的大鹏哥,他对我说一定会娶我,无论怎样都不会放弃我。可天有不测风云,赶上雪灾,庄稼三年颗粒无收。张财主想让我嫁给他,我不愿从命,只好躲进那千年不化的雪山。
在雪山中,我不知度过了多少个白天与黑夜,渐渐地,身体开始失去知觉。然而,对大鹏哥的思念让我活了下来。可后来,我被恶灵附体,从此以后无法控制体内的寒气,变成了一个不人不妖的怪物,浑身被寒气侵蚀。一旦怨气积攒,身体虚弱时,就无法压制体内的寒气,所以我要把多余的寒气释放出去,凡是那些背信弃义的人,都会被我冻伤,而且永远不会解冻。
后来,有位公子对我一片真心,日月可鉴。我向他倾诉了自己的故事,他很是心疼我。而大鹏哥中了斩妖刀,我求这位公子救救他,公子说:“你若能找到一朵有花有叶的曼珠沙华,我便救他。”我没想到,他真的会为了大鹏哥跳下那忘川平原去寻找。有人说,傻瓜,黄泉只在心中,只有真正爱你的人,才能找回你的原神。公子给了我两银子,说:“我说到做到,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永远爱你,答应我最后一定要好好活着。”我在心里呼喊着:“大鹏哥,你在哪里呀?我一定会救你的。”
白兔精的故事
有一位女子拿着一幅画,画上之人神似小白,栩栩如生。女子自知容貌丑陋,看着小白漂亮的画像,心里羡慕极了,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变成画像里小白的样子。怕冒犯了别人,她还先对着画像磕了几个头,然后盯着画像,华丽地转了一个圈,只见她周围发散出一道漂亮的光芒,之后整个人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真的变成了和画像里一模一样的模样。
原来,这女子本是一只兔子精。那天,她跟同伴正在山上悠闲地吃着草,突然发现有人来了,怕被人捉去烤了吃,她们便立即变成了人形。来的是三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其中有一位神似小许,但并不是小许本人,而是小许和小白的儿子许世林。当时,许世林正和妹妹小莲以及好朋友小山在山上玩耍,兔子精小胡和伙伴在旁边悄悄看着他们三人。小胡看着许世林模样意气风发、英气逼人,越看越喜欢,于是灵机一动,施法变出一条路来,想要制造与许世林的偶遇。
果然,许世林走到这里,发现比以往多出一条路来,喜欢冒险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兔子精变出的那条新路。小胡见状,高兴极了。许世林走着走着就和小莲、小山走散了,开始他并没有发现,还在自顾自地说话,直到转过身去,才发现周围只有自己一人,还以为是自己走快了,便打算坐下等小莲和小山。等了大半天也不见人影,以为他俩已经回去了,于是准备回家去。这时,小胡恰好假装擦肩而过,并故意摔倒,引起了许世林的注意。绅士的许世林赶紧过来扶小胡,小胡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小胡温柔地向许世林表示感谢,谁知许世林抬眼一看,被她的容貌吓了一大跳,脱口而出:“好丑啊!”随后又觉得这样很不礼貌,赶紧道歉。接着,许世林找了个借口说天色已晚,然后趁小胡不注意,赶紧溜了,只留下兔子精黯然神伤。
于是,小胡便想改变自己的容貌。说来也巧,小白的画像好像知道了小胡的心事,竟自顾自地朝着小胡飞去,穿过街道,穿过山林,来到小胡的洞穴,落在了地上。同伴进来时刚好看到这幅画,小胡打开画像一看,顿时被画像里的美女惊艳到了,她们都不认识画里的人,还以为画里的人不在了呢。小胡对画像人物的美貌越看越喜欢,而她此刻正对自己的容貌感到焦虑,便走到画像跟前,照着画像上的人物模样,变成了与画像里一模一样的样子。她在水盆里一照,看见自己现在的模样,高兴极了,心想意中人许世林这下肯定不会再被自己的容貌吓着了吧,也好奇许世林看到这副模样后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小胡正在欣赏自己复刻的容貌,突然一阵笑声响起,正在两姐妹惊慌之时,一位手拿金箔的老头出现在跟前,只见他把手里的金箔一敲,气势还挺吓人的。小胡便立即认出了此人正是凤凰山寨主的金箔法王。金箔法王说是他施法将小胡的容貌变成画像上的美女的,小胡这才恍然大悟,惊讶不已。
原来在20年前,他的独子蜈蚣精在人间作恶,被小白和小青杀死,他为了报仇,才把小胡变成小白的模样,要小胡故意接近小白的孩子许世林,然后等时机成熟取他性命。小胡一听要她去害人,非常抗拒,毕竟她只是一只善良的小白兔。无论金箔法王说什么,小胡都不愿意答应,于是金箔法王恼羞成怒,拿起金箔就对着姐妹俩使劲敲打,修行尚浅的两姐妹毫无还手之力。最后,无奈之下,她俩只能按照金箔法王的要求,以主仆的身份接近许世林。
这天,许世林正独自在七宝山上寻找紫运龙王身,此时小胡正躲在草丛里,准备再一次与许世林偶遇。今天,小胡女扮男装,活脱脱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子。见到许世林后,她假装迷路,向许世林问路,许世林见状给小胡指了路。这一次,许世林不再像上一次一样被小胡的容貌吓到,小胡内心欢喜极了。指了路以后,小胡准备走了,不料被许世林拦住,他说路途遥远,路上又危险,正好自己也顺路,便问是否可以与小胡一路而行。听到此话,内心本来高兴不已的小胡装作犹豫的样子,最后如她所愿,他俩一路同行,路上相互照应,两人一路上谈天说地,有说有笑,聊得非常开心,很快便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许世林本来博学多才,并且为此有些心高气傲,但还是被活了500多年的小胡的见识震惊到,自己甘拜下风。
很快,许世林便把好友小胡介绍给家人认识,许世林的养母,也就是小许的姐姐,转身一看,看到小胡的模样,觉得很眼熟,和小白长得非常像。虽说小胡当时是男儿身,但直觉告诉她此事一定有蹊跷。果不其然,第二次许世林带小胡来相见时,小胡恢复了女儿身,她一见到女儿身的小胡,震惊极了,简直与小白,也就是许世林的生母长得一模一样。
晚上,许世林的养母便与李捕头说起此事,李捕头没有见到过小胡,所以并不知情,不过他脑回路正常,思路清晰,分析起小胡的情况,说:“小胡叫胡媚娘,就是狐狸魅惑的意思,与小白长得一模一样,已经把许世林迷惑得死心塌地了,我猜想许世林多半也和他爹一样,爱上这一类了。”那最后许世林与小胡的故事会与小白和许仙的一样吗?
有一回,许世林和媚娘共同在一间乌漆嘛黑的屋子里躲雨。就在这时,媚娘的好姐妹白福心出现在许世林身后,只见她悄悄从小许身后用木棒打晕了他。白兔精这一举动让媚娘始料未及,她立马查看许世林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