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祥兆疑云 (第2/2页)
长孙慧敏见状,再次为长孙婉求情:“陛下,婉儿绝无恶意。那些谣言都是有心人编造的,目的就是要扰乱朝堂,破坏梁国的安宁。”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一位名叫辉的年轻侍卫站了出来。辉平日里在宫中负责巡逻,为人正直,心思缜密。他向轩辕彻行礼后,说道:“陛下,臣近日在宫中巡逻时,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
轩辕彻目光一亮,问道:“哦?你发现了什么?”
辉清了清嗓子,说道:“臣发现,在那送信之人被抓的前几日,王尚书府中的一名亲信曾频繁出入那家客栈。臣怀疑,这所谓的送信之人,极有可能是王尚书安排的,那封信也是他伪造的。”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王尚书脸色骤变,怒喝道:“苏然,你休要血口喷人!你可有证据?”
辉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说道:“这是臣在客栈附近捡到的,上面刻有王尚书府的标记。”
王尚书看到玉佩,顿时哑口无言。玄龄丞相心中一喜,说道:“陛下,辉所言极是。这王尚书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伪造证据,陷害长孙婉,其心可诛!”
轩辕彻脸色阴沉,看向王尚书:“王尚书,你还有何话说?”
王尚书扑通一声跪地,狡辩道:“陛下,臣也是一时糊涂,被人蒙蔽,才犯下大错。求陛下饶命!”
轩辕彻冷哼一声:“哼,身为朝廷大臣,不思为国效力,却妄图陷害忠良,扰乱朝堂。来人,将王尚书打入大牢,等候发落!”
随着王尚书被拿下,长孙婉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轩辕彻亲自前往偏殿,向长孙婉致歉:“婉姑娘,是朕错怪你了。多亏你一心向佛,感动上苍,降下祥瑞,庇佑我梁国。”
长孙婉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言重了。民女只愿梁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经此一役,梁国朝堂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那七彩祥云带来的祥瑞之兆,也成为了梁国百姓心中的美好期许。
自长孙婉冤屈昭雪后,皇宫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皇帝轩辕彻的内心却再难安宁。那祥瑞之兆与长孙婉的种种,如丝线般缠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尤其是长孙婉的身世,成了他心底一道亟待解开的谜题。
一日早朝,轩辕彻处理完政务后,突然开口:“众爱卿,朕近日时常思索,长孙婉姑娘福泽深厚,引得祥瑞现世,她的身世恐不简单。朕有意派人彻查,诸位意下如何?”玄龄丞相心中一紧,他虽知晓婉儿身世清白,却也担心这一查会引出不必要的麻烦。可还未等他开口,便有大臣附和:“陛下圣明,长孙婉姑娘来历不凡,查明身世,也好让天下臣民知晓,这祥瑞之兆的根源所在。”
于是,轩辕彻下旨,命心腹密探全力调查长孙婉的身世。密探们乔装打扮,奔赴长孙婉曾修行的佛寺,走访周边百姓,探寻每一个可能的线索。然而,起初的调查进展缓慢,佛寺的僧人们只道长孙婉一心向佛,对她的过往知之甚少。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偏殿中,长孙婉依旧每日诵经。林婉月前来探望,忧心忡忡地说:“母亲,听闻陛下派人调查您的身世,女儿担心会有变故。”长孙婉放下手中的佛珠,微笑着安慰道:“月儿,莫要忧虑。为人处世,只需问心无愧。这身世之事,若命中注定要被揭开,躲也躲不掉。”
随着调查的深入,密探们终于有了一丝发现。在佛寺所在的小镇上,一位年迈的老妇回忆起,多年前曾见过一个与长孙婉长相极为相似的女子,带着尚年幼的长孙婉来到此地。那女子神色匆匆,将长孙婉托付给佛寺后,便匆匆离去,此后再未出现。密探们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却发现那女子的行踪在离开小镇后便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