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华夏风云人物传 > 第81章 司马炎代魏建西晋

第81章 司马炎代魏建西晋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华夏风云人物传!

曹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岁末的洛阳城被浓重的阴霾笼罩。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利刃,割过大街小巷,吹得街边破旧的幌子“啪啪”作响。城中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脚步匆匆却又透着无尽的疲惫与惶恐。曾经熙熙攘攘的集市,如今一片萧条,摊位稀稀落落,摊主们无精打采地守着摊位,物价却高得离谱,民生凋敝的景象触目惊心。

走进洛阳城的皇宫,奢华的装饰依然夺目,可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朝堂之上,曹奂身着华丽龙袍,头戴沉重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却犹如一尊毫无生气的雕像。他的眼神空洞,看着下方群臣,却没有丝毫的掌控力。朝堂之下,司马氏的党羽们神色傲慢,交头接耳,言语间满是对权力的自得;而那些忠于曹魏的大臣们,只能默默站在一旁,他们的眼神中或是无奈,或是悲愤,却又不敢发出一丝异议,压抑的气氛仿佛能将人窒息。

此时,距离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掌控曹魏政权,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在这11年里,司马氏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人的苦心经营,势力早已盘根错节,朝堂内外,几乎都被司马氏的势力渗透。曹奂名为皇帝,实则只是司马氏手中的一个傀儡,一举一动都被司马氏操控。

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自幼便置身于权力的漩涡中心。他身形高大挺拔,面容英俊,眼眸深邃而明亮,透着与生俱来的自信与果敢。在祖父司马懿和父亲司马昭的言传身教下,司马炎饱读诗书,对经史子集、兵法谋略无不精通,也深刻见识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复杂。

随着年龄的增长,司马炎逐渐显露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强烈的政治野心。他敏锐地察觉到,司马氏代魏自立已是大势所趋,而自己,将成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关键人物。于是,他开始不动声色地积蓄力量,广纳贤才,在自己身边汇聚了一批有识之士。

羊祜,字叔子,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素有“文为辞宗,行为世表”的美誉。初次与司马炎相见,两人便相谈甚欢,羊祜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让司马炎大为赞赏,自此成为司马炎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羊祜时常与司马炎促膝长谈,向他提出一系列治国安邦的策略。他言辞恳切地说道:“当今乱世,百姓渴望安宁,主公应以仁德为本,推行仁政,轻徭薄赋,如此方能赢得民心。同时,不可忽视军备,需加强军队训练,整顿武备,为将来统一天下做好万全准备。”羊祜不仅在策略上为司马炎出谋划策,还以自身高洁的品德影响着司马炎的治国理念,他的言行举止间,尽显儒雅与睿智,让司马炎对他敬重有加。

杜预,字元凯,是一位精通兵法、博学多才的儒将。他为人沉稳,心思缜密,对司马炎忠心耿耿。杜预深知司马炎代魏之路充满荆棘,便在军事战略方面为他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一次,在司马炎召集的军事会议上,杜预手持兵书,指着地图,条理清晰地分析道:“要想顺利代魏,必须先稳定内部,清除各方反对势力。如今朝堂之上,虽大多为我司马氏党羽,但仍有部分忠于曹魏的势力暗流涌动,需逐步瓦解。同时,军队是根基,务必加强对军队的掌控,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令行禁止,掌握主动权。”杜预的建议让司马炎茅塞顿开,对他更加信任,时常与他商议军事机密。

除了羊祜和杜预,司马炎还招揽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如贾充、裴秀等人。贾充为人狡黠,善于揣摩人心,在司马炎巩固权力的过程中,他四处奔走,为司马炎打探消息,拉拢各方势力;裴秀则是着名的地图学家,他绘制的《禹贡地域图》,为司马炎了解天下地理形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在政治制度的规划上,也为司马炎出谋划策。这些人各有所长,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为司马炎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成为他日后成就大业的得力助手。

司马炎深知,要想代魏自立,不仅要有强大的实力,更要赢得民心。于是,他时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去亲眼看看百姓的生活。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司马炎带着几个亲信,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走出了洛阳城。他们来到城外的一个村庄,只见村庄里一片破败,房屋大多破旧不堪,许多甚至只剩下断壁残垣。衣衫褴褛的百姓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绝望。一个瘦弱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口,看着司马炎等人,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这些年,战乱不断,土地都被那些权贵们霸占了,我们老百姓没了土地,只能挨饿受冻。”司马炎听后,心中十分悲痛。回到洛阳后,他立刻向司马昭建议,减免百姓的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司马昭采纳了他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司马氏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逐渐得到了提升。

然而,代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司马氏在朝堂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仍有一些忠于曹魏的大臣,不愿看到曹魏政权被司马氏取代。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曹魏宗室曹髦。

曹髦虽然年轻,但聪明果敢,极具胆识,他不甘心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他深知司马氏的野心,决心奋起反抗,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公元260年,曹髦再也无法忍受司马氏的专权,他召集宫中的侍卫和奴仆,慷慨激昂地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说罢,他便率领众人,手持武器,企图突袭司马昭,发动政变。然而,他的计划早已被司马昭知晓,司马昭派亲信贾充率领大军前来镇压。在激烈的冲突中,曹髦亲自挥剑拼杀,毫不畏惧。但终究寡不敌众,曹髦被贾充的部下成济所杀,年仅20岁。

曹髦之死,震惊了朝野上下。虽然司马昭将成济作为替罪羊,夷灭三族,但这件事却让司马氏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司马炎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将会给司马氏代魏带来极大的阻碍。于是,他向司马昭建议,厚葬曹髦,以安抚人心。同时,他还亲自出面,对曹髦的死表示哀悼,在朝堂上,司马炎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英年早逝,实乃社稷之不幸。吾等当铭记陛下之遗志,努力开创太平盛世。”他试图通过这些举动,挽回司马氏的声誉,为代魏之路扫除障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