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碧柄细毫 (第2/2页)
“热茶都不奉上一盏吗?”裴少珩似有打趣之意。
“笔呢?”青女却不予理会,面色如常,开门见山。
裴少珩将那柄细毫掏出,搁在桌前。
青女垂眸扫了一眼笔身细毫,抬眼看着裴少珩,神色依然平静。
裴少珩见其不动,缓缓开口:“绿坝木又称相思木,其木质坚硬细密,质量沉厚,纹理细腻,其常用以制以用具物什,虽也有制笔,却效不最佳。”
青女还是不动。
裴少珩又言:“庐陵城最好的丹青师傅,怎么会不知道何种木类制笔作画最佳?不取其最,反而……”裴少珩伸手摸了摸滑腻的笔身:“以它为最,可见娘子对其珍视。”
青女垂眸盯着裴少珩窍细的手指滑过笔柄,直至划到笔身顶端,抚着那两个小字。
“娘子不好奇这柄碧身细毫我是从哪里得来的吗?”裴少珩盯着青女缓缓问道,试图从她脸上寻到一丝破绽。
“何处?”青女抬眼问道。
裴少珩一笑,转而将手撤下,靠着椅背道:“荀姜的工案上。”
青女伸手抚上那碧身细毫,明眸低垂刹那仿有万千柔情裹挟着悲戚划过:“不错。”青女忽地绽开一抹柔情笑意,不复先前假意,此刻确是情谊拳拳,令人动容。
“这确实是我们的笔。”青女抬眸大方承认。
我们的笔,裴少珩心中暗想,看来他没猜错。
那日初见青女那笔,他便觉得熟悉,又想起当日去荀姜府里探查,其工案上只将此笔妥善安置,便知其对于荀姜意义非凡,两笔之上皆刻有相思二字,可见其二人关系。
“你猜的不错,我的卿郎并非裴季同,而是荀姜。”
“那你为何说谎?”裴少珩疑惑问道。
青女两手轻握荀姜之笔,珍视地置于胸前,轻陷回忆温柔道:“世人都知我与荀姜同事丹青,我恃才傲物,求奇;他匠心独妙,求绝,却不知,我的丹青技艺,是荀姜教的。”
“庐陵城最好的丹青师傅,不是位画娘,而是荀姜。”青女幽幽一叹。
十一了然:怪不得当时说起裴季同毫无反应,不料是这般情形。
“荀姜为失踪之前可有来找过你?”
“未曾。”青女眼神哀痛,摇了摇头:“她被征以画壁,与我久未得见。”
“那同裴季同又是为何?”裴少珩急需解惑。
“我同裴季同并无半分干系,只不过是他求我画扇,我为他画过一柄罢了。”青女转而又恢复了一贯冷淡神色:“荀姜失踪,这偌大庐陵我再无所依,因裴季同频频求我画扇,坊间便有传闻言我其生情,我未作解释,一则,荀姜失踪,我心灰意冷,旁人知我有所属,但再不来扰我清静。二则,裴家家世殷实,我身单力薄,借以仰仗。”
“就如此?”裴少珩眉头紧促,似有不信。
“就如此。”青女坦然道。
“再无其他?”裴少珩追问。
“再无其他。”青女复肯定。
见裴少珩脸上隐有失望,青女忽觉松爽。
“多谢公子还笔。”青女嘴角勾起一抹得意轻笑。
裴少珩起身掩着沉闷,定定地看着青女。
“公子还用茶吗?”青女缓缓挑衅一言。
裴少珩再也掩不住面上的气恼,甩袖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