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明月照关河 > 第一百零九回 李乘风化道除患 杨大眼改邪归正

第一百零九回 李乘风化道除患 杨大眼改邪归正 (第2/2页)

陈庆之、王玄都知卫照临在兖州给人治病,一时半会走不了,于是把相关信件都送到了兖州。而卫照临从陈庆之的信中得知他原本准备从并州坐船沿汾水到洛阳,拜会先生周兴嗣后,回楚国老家过年,开春再回来。他人现在并州,但绵山的杨大眼被定阳郡给抓住了,他和韦孝宽正在实施营救,看情况再定是否回楚国了。可这信从并州到兖州估计要大半个月,计划没有变化快呀,现在的情况她也不知道呀,也许人都救出来了或死了,就回信让陈庆之全权处理营救事宜。哎,事情真是没完没了。

话说绵山杨大眼,真实姓名没人知道。据说他是小妾所生,因嫡母对其苛待,将其杀死;又因老婆偷人,又将老婆杀害。为躲避官府追捕,从秦国逃至大周绵山落草为寇。此人脾气暴躁,因打斗时骁勇果敢、双目怒睁,故人称杨大眼,外号“猛张飞”。为了不辜负这个外号,他还特意请人打了把丈八蛇矛。

其实杨大眼擅长骑射,最厉害的是能飞檐走壁,奔跑如飞,身巧灵活;而面貌体型跟外号“猛张飞”根本搭不上边。杨大眼长得面如冠玉,身材匀称,风度潇洒,看起来就是个读书人和公子哥。有人说杨大眼是某位国主的后人,国主的妻妾自然不会丑到哪里去。但杨大眼却大字不识一个,让别人读书给他听,但他记性特别好,人家一读,他大差不离地都记住了,要是平时写个书信什么,自己口授,别人代劳。

自韦孝宽到黄梅村后,就给他这位义兄来了封信,问他愿不愿意加入黄梅村护卫队,若加入,就必须遵守纪律。于是杨大眼就和诸葛明商量。诸葛明是见过黄梅村这些人身手的,刀利甲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个个身手了得,根本不是散兵游勇可比的。诸葛明自然是同意的,现在主公已在黄梅村了,他肯定跟着主公走,便向杨大眼讲了黄梅村发生情况。杨大眼一听,这些普通护队都这么厉害,黄梅村定是藏龙卧虎之地,也毫不犹豫就答应加入黄梅村。然后回信愿意加入黄梅村护卫队。

黄梅村随即给绵山派了一徐教习和一通讯联络员,并告知杨大眼和诸葛明,到时会有运输车队来,以运输货物的名义,将邬家村村民和钱财分批转运至黄梅村。这些村民一部分在村中耕地,一部分到印刷作坊做事,一部分到幽州、青州各地干活。同时也给绵山送来了白酒、雪盐、粮食以及刀甲弩等物资。绵山现有土匪三十余人和青壮村民二十余位,总计不到六十人。

诸葛明一看作训手册,以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得了,这比正规军还严苛,训练方法也是没见过,那就是让人脱胎换骨;这黄梅村的人不是单纯的护送货物的队伍,一个护送货物的卫队哪里需要什么作训手册和这么严厉的纪律,估计这些人要干大事。不过诸葛明喜欢,这将有他用武之地。

而叫土匪众人最不能接受的是人人必须读书识字。而夫子的重任就交给了诸葛明。土匪白天训练,晚上读书识字,刚开始都受不了,慢慢都习惯了。徐教习和联络员那是苦口婆心讲读书识字的好处,思想工作终见成效。

其实这些土匪虽有人手上沾过血,大部分都是贫苦之人,有些还是逃难时加入的,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当土匪。这些土匪经过正规训练之后,将编入护卫队,进行护送货物等一系列事宜。

正所谓:兖州瘟疫刚治定,定阳风云又涌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