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专访 1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影视女王!
网友见到热搜首位的“林年柏林夺银熊”时,第一反应多是“林年是谁?”或者“林年?是我所知的那个林年吗?”带着疑惑,网友纷纷点击热搜话题。
“有必要如此吗?这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时,不是已经宣传过一轮了吗?”有人惊讶,有人疑惑。
众多营销号和自媒体迅速跟风,这些营销号自柏林电影节造势之初便已闻风而动,一些影评类自媒体也不甘示弱,其中更有一直唱衰柏林电影节的影评人发文称:“国内这些导演为何至今仍热衷于讨好西方?”
这些文章从中国上世纪末的名导以入围三大电影节为荣说起,质疑当时舆论所称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获得国际认可中的“世界”和“国际”究竟意味着什么?
“试想,我们的电视剧早已占据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台,即便在欧美主导的流媒体上线,观看更多的也是东南亚国家的民众,可国人何曾为此骄傲过?在国家强盛的今日,还要去认可西方的三大电影节,本质上难道不是对自身不自信吗?”
“不可否认,欧洲作为电影艺术的发源地,他们的艺术电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且他们对导演的表达和风格的偏向,对他们电影语言的包容一直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是你们不觉得发展到现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也早陷入窠臼了么?欧洲电影的发达本质上在于他们发展得早。仓廪实而知荣辱,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反思。所以他们才能全方位地反思电影的主题和形式,可是你们想想那些依然处于战乱国家的人们,他们能拍出一部正常的电影,能够正常表达自己想法就很不容易了。这个时候如果一个国际电影节支持这样勉强合格却政治正确的电影到底应不应该呢?
“说完这一点,我们再看选送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电影,戛纳和威尼斯今年还没开始,我们看往年的,很多所谓的亚洲电影、非洲电影本质上都是欧洲对于这些地方的想象。就连我们自己拍摄的电影,尤其是奔着得奖去的那些电影,我这里就不点名批评了,真拍摄出我们自己的真实了吗?
“当然,我不否认艺术需要再创作,应该超越真实,可是这样的真实是不是无根之水?借用一句前些年的流行语‘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可是本来试图描绘这个世界如何草台班子的电影却非要追求精致,结果就导致呈现出来不伦不类的效果。”
但是同样出于这个角度,也有影评人对本届选送的电影给予肯定。
“更多专业上的批判,我这里就不多讲了。而且很多自媒体人都给出了自己的批评,而且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华锦老师几年前关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介绍和批评。我这里主要是夸一下这次选送的电影的。我觉得虽然舆论宣传上大家依然不可避免地有些捧电影节的臭脚,但是电影本身我觉得已经比往年更进一步了。我人就在柏林,此刻正在候机,这次电影节的很多电影我也都看了,完全有资格从电影的角度去点评。不得不承认,林年摘得影后桂冠有一定的讨巧成分,那就是林年的年龄和电影中的边新年龄正相仿,所以林年演起来主角来并不违和,比另一部电影横跨50年的年龄跨度演起来至少容易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