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挺入黑市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刘大甲去开门,有穿着灰布中山装的中年人走进来。
他身上的中山装洗到发白,裤线熨得能切黄瓜,左胸口袋别着两支钢笔,笔帽上的红五星被磨得发乌。
钱进不认识这人。
但刘大甲已经开口给了他提示:“张主任你怎么来了?”
“来吃大米饭吗?”刘四丁问。
刘三丙钦佩的说:“张主任你鼻子够尖的,在街上闻见味儿啦?我就不行,我只能闻见谁家炖肉……”
张红波假装没听到他们的话,进屋放下带来的一摞杂志。
是《红旗》。
他指了指杂志对钱进说:“在街道澡堂一本能换一张澡票,你一个大小伙子大热天的难免得用。”
钱进道谢。
张红波又说:“今天我过来主要是两个事,先说重点。”
“组织上不是给你安排工作了吗?去咱街道办建筑队上班,你怎么一直不去报道?”
钱进沉默不语。
根据日记记载,原主对这工作安排颇为不满,不过也打算昨天去报道了。
结果昨天他恰好穿越过来了,一个白天没敢出门,更不敢去报道。
看他沉默,张红波作语重心长姿态:“是,咱街道办建筑队是小集体企业,你们年轻人看不上。”
“但领袖说过,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我们不管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何况小集体企业有个好处,你去报道了,就能把户口迁回来。”
“你一直在乡下,现在城市户口多值钱清楚吧?咱海滨市一个户口指标能换三辆凤凰牌自行车!”
刘二乙看向依然不语的钱进,第二次开口说话:
“张主任,我以前听钱师傅说过,前进哥回来能顶工进他们的国棉六厂,至少能当个挡车工!”
海滨市是纺织大城,有一到八号国家棉纺织工厂。
这八个工厂号称海滨国企八大金刚,福利好、地位高,在里面上班的工人能让人高看一眼。
张红波哼道:“钱师傅是瞎说!”
“告诉你们,顶工接班这是半截子革命的事,现在可不提倡。”
刘二乙立马说:“胡扯瞎说,去年楼里的大海哥就顶了……”
“那不一样。”张红波不耐,“条件不一样,胡大海是城里户口,他爹是被卷扬机割掉右手因伤致残了,所以能顶班。”
“给你们讲讲政策吧,全国总工会在63年发布过一个叫《关于老、弱、残职工暂列编外以及安置处理工作的报告》的政策。”
他拿出一张文件纸递给钱进:
“你自己看规定,完全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需要做退休、退职处理的老、弱、残职工,不论暂列编外与否,凡是他们家居城镇合乎条件的子女和其他赡养亲属,都可以顶替工作。”
“但是你是下乡的时候把户口给迁走了,这样你不符合政策条件。”
“不过你父亲办理病退的时候跟厂领导做了协商,他病退让出个岗位,然后让厂领导找你关系把你从农村接回来,并给你安排个工作。”
“否则你以为你能回城?现在多少知青想回回不来啊?这点你比我清楚吧?”
钱进摇摇头。
他不清楚。
另外他看手里的文件。
63年的东西,这是故意准备好了带来给自己看呢!
对方有备而来。
来者不善。
张红波见此又哼了哼,说道:“故意给我添堵?”
“再说了,棉纺车间常年高温高湿,挡车工需三班倒,工作强度极大,你以为那是什么好地方、好工作?”
刘二乙坚定的说:“挡车工好,去国棉厂好。”
张红波不高兴的瞥了他一眼:“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
他摘下手表上弦,苦口婆心劝钱进:“挡车工是轻体力劳动者,定量是29斤到39斤,新人去了只给你定个30斤的量。”
“施工队是重体力劳动者,定量最高能到49斤,要是评上特殊重体力劳动者,那定量比他们几个的爹还高,能到60斤!”
粮食是刘家的死穴。
刘二乙没话说了。
钱进看的佩服。
真能画饼哎,怎么哪个年代的领导都一样啊。
不过这货生活在海滨市可惜了,就凭这唱念做打的口活,搁京城去天桥能卖票。
张红波露出笑容:“要我说组织上的安排挺好的,你刚从广阔天地炼红心回来,这炼完红心不得接着炼钢筋?”
他又看房子:“给你提个醒,十月份要清查空挂户口。”
“你要是在海滨市没有户口,这房子街道可就得收回去了。”
钱进听出他话里的威胁意味,便露出冷笑:“这就是第二件事?”
张主任摇头:“不是,第二件事是小事。”
“昨晚街道的巡逻员说,你家开灯开了一晚上?怎么回事,领袖说过,浪费可是极大的犯罪!”
钱进昨晚没睡觉,反复研究日记,自然没关灯。
他没想到街道居委会还管这个。
不过张红波没有纠缠这件事,继续说:
“明天礼拜天街道不上班,礼拜一早上八点,带着户口迁移证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