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公有制基础劳动力 (第2/2页)
“魏老师,这上面的这应该包括全部的行业了吧。
除了机构组织,怎么都有缺额的,替换的?而且彼此相差好像都不大。”
一听到杨学同的发言,教室里的其他学生转念一想,神色恍然。
对呀~!
刚刚魏老师说了,可以按照他们的情况喜好,选择行业工作。
既然都是基础类不需要多专业的技能,那怎么会都有这么大的缺额?
还这么平均?不应该是有的行业满额,有的行业人数稀少吗?
就像大赵喜欢吃,想进入轻工食品行业,哪怕要与别人竞争,也没见他退缩。
“杨学同,这个问题问得好,观察的很细致。”
魏林盛对杨学同露出赞许的目光,比了比大拇指。
“联邦对于基层的工作有调控干预。
人数太多的行业,竞争太过激烈了,不好;
人数太少的行业,无法正常运行,也不好。
这些人数供求差距悬殊的行业工作,单靠彼此的竞争、自然筛选……过程太慢,联邦会进行强力干涉。
比如,即时的劳动报酬。
一些工作,哪怕是一样的工作量,但行业工种不同,其薪水报酬的差距很可能非常巨大。
人人都喜欢的工作,联邦不会提高就职的门槛条件。
一般会调低现在的工资和福利,降低退休以后的生活待遇。
人人不喜欢的工作,那就反过来。
降低就职门槛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补贴、奖金……”
在联邦规定、治理下的社会,做这些基础工作的基层人民,都算是在为联邦这个最大的团体打工。
一切的薪酬待遇(主-生存点,辅-消费点)几乎都由联邦的智能系统来评定。
哪怕他们是在为私人企业的老板提供工作服务,老板也只能解聘他们,但不能自己一人就做主,大幅度降薪。
联邦有详细的薪酬标准范围。
这就相当于,联邦把所有的基层劳动力都收为公有。
私有制的公司老板只能去盘剥、压榨那些爬到中层以上的雇员。
他们薪酬中消费点占据了大部分。
这部分的薪酬支付(大额消费点),私人老板才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联邦讨价还价。
讲述到这,魏林盛的语气有所波动,对杨学同眨了眨眼,意有所指的说道:
“利益……是驱动稳定运行、维持基本平衡的最佳手段,这些不论在哪里都是一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杨学同再怎么是学霸,也只是未进入社会的校园学生。
他只能听懂前面的一小部分,对魏林盛最后一句,更是半懂不懂。
但众目睽睽之下,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不能出丑,也不敢露底,摇头晃脑地装作明白了。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
尼玛~!
到底是什么样的!
杨学同,你不懂不要装懂呀~!
教室内的其他学生都不解其意,但还是跟杨学同一起,硬着头皮,微笑点头附和。
“嗷~……”
声音协调一致,好像他们这些还未进入社会的学生都听懂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