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告诉父母生病了 (第2/2页)
他距离正常人就缺这两针吗?他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昨天上午,刚刚稍微轻松一些,今天又被这不疼不痒的,却无比沉重的打针压的喘不过气来,他痛苦的深深地叹了口气,只想蒙头睡去,一睡不再醒来。
然而睡是睡不着了。志平想到自己以后的日子,待在江西跑业务是不可能了。身体没病的时候,父母都很不放心,现在自己年纪轻轻就背个药罐子,再跑业务,只会让父母伤心欲绝的。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志平完全不知道。
他只是隐隐觉得:宽敞的大路没了,走也只能走小路了。
三
志平不吊水的时候,便在医院附近到处走动,以期降糖。当他走到老福山高架下,看到几个骑三轮车的搬运工正在吃饭,是用搪瓷盆装了满满一盒饭,都快碰到鼻尖了。志平便羡慕的停下来看,觉得他们虽然辛苦,但个个身体没病没灾的,能吃能睡。志平一想到自己是被掐住了喉咙的,便难过的掉头离开。
志平想到安徽老家的父母还不知情,便走到一个公用电话亭里,他要给老家隔壁的小店打个电话,然后再委婉地和父亲说一声。但过了一会听到电话那头是母亲熟悉的声音,志平只喊了一声“妈”,便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的病。
那边是也是一声长长的叹息,然后是母亲努力平复着心情,半天才听到母亲说:“平儿,我们都知道了。你爸上午就去你那里了。”
志平吃了一惊,忙问谁告诉你们的,我爸来南昌了吗?
母亲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她说:“你边州大妈一早就过来告诉我们的,然后你爸就到合肥坐火车往南昌去了。”
母亲语气迟缓地叙述着上午的一幕。
一大早,志平父母就去棉花田里除草。今年好久没下雨了,棉花芝麻地里杂草丛生,父母这两天一直忙着除草打药。
眼看着太阳渐渐高了,天气越来越热,父亲不断地向田尽头的大路上张望,一种说不清楚的原因,像是落下什么东西没做似的悬着心。母亲不说话,只是低头一下一下用力的锄地。突然父亲哎吆一声,丢下锄头,三步两并走就往田头跨过去。父亲朝着村里走过来的一个老妇人连忙跑去,那正是巢州大妈。
只是父亲很奇怪,这么热的天,老人家这么早从市里赶过来,一定有重要的事情。
父亲跑到大妈跟前紧张地问:“有事吗?怎么把你老人家差来了?”
大妈定了定神才说:“没什么事,小平子单位来了电话说小平昨天在南昌跑业务时中暑了,住在南昌二院,检查血糖有点偏高,怀疑是糖尿病。昨天分厂领导去看望了孩,孩子还交代他们不要跟家里人说。可高厂长不同意哈,让大伯昨天通知你们,昨天晚上我过来太迟了,就回浮槎娘家住了一晚,今天一早过来送信。”
听完大妈的一席话,父亲有点发懵,他总觉得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便不停地问孩子没事吧?小平子现在怎么样?只是不断的重复这句话,大妈又哪里知道详情?她只是昨天才晚上才知道这事,也只比他们早十来个小时啊。
她定定地看着志平父亲,认真地说不要担心孩子,具体她也不知道,但昨天晚上听大伯和高厂长通电话时,感觉没有太大的事。当然她只是猜测,今天来告诉小平子父母一声,也好去看看,才放心。
父亲连连点头答应,并回头对志平母亲说:“你回去烧碗稀的给大妈吃,我现在就走。”
“那你带钱了吗?”
看到母亲的提醒,父亲两只手在裤兜里摸了摸,只有十块钱,那是准备买烟的。
“你去村口卖肉的家里借100块钱吧。”
父亲忙掉头,借了钱又快步朝着合浦路匆匆而去。
“你爸是上午十点坐车去合肥的,晚上能到南昌吧?”
母亲叙述完,不放心地问志平。
“应该能到,我去接他。”
志平很熟悉那趟车,到南昌的时间是晚上六点半。
母亲在电话那头又轻声说道:“小平子啊。”
志平嗯了一声,母亲用坚定的语气说:“你爸到了,你就安心养病,一切听医生的,好好治病,把病根子除了”
志平想到病根是除不了了,他口里像是含着个大橄榄,”除不了了“这几个字,无论如何说不出口,只“恩恩”答应着。母亲才放心的挂了电话。
志平回头看到老福山钟楼上的那块挂钟,晚霞染红了西天的云彩。大钟的长针和短针成了一条竖线垂下,已经是六点了。志平想,如果父亲赶上那趟去东莞东的车子,火车也快进站了。志平放下电话,快步往火车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