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青春甜的要命 > 第37章 业务员老黄

第37章 业务员老黄 (第2/2页)

两人到达码头镇时,老黄早已问清楚了菜市场左边就有卖鱼网的店铺。两人赶过去时,果然是个很大的店,老黄随意转了转,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很多鱼药和钓具。

老黄等店里顾客不多的时候,才上前跟老板搭话,递上一支“金圣”香烟。这是本土的王牌香烟,犹如“金皖”在安徽市场那样有面子。老板立马接过烟,脸上笑成一朵花,问需要什么。

老黄就单刀直入,说自己是环湖九江集团公司的负责人,现在开辟市场,他们要下沉到一线,找一些优秀的大店合作。

说完,让志平拿一些小样过来给老板看。老板很诧异,半天才反应过来两个是推销渔网的,他很少看到渔网销售员上门推销产品,他们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县城物资大厦进货,也有保障。对于送上门的货,除了不敢买,其他什么都好。

俗话说上门难买上门难卖,别说质量,价格,种类了,开店的老板习惯从县城拿货,任凭老黄磨破嘴皮地劝说,老板的意见像大山一样岿然不动。

志平只好收拾样品,背着小包出门,看着十字路口人来人往的。这里是镇上最热闹的菜市场,左边就是长江的支流傍街而过。

老黄见说不通,就跟志平两人在菜市场附近的一个茶馆里喝茶,也商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虽然还有另外一家卖渔网的商店,考虑到刚才这家店老板的反应和顾虑,他们想到价格实惠只是跑市场的第二步,相互信任才是业务的第一步。

不想办法突破第一步取得信任,以赊欠铺货的方式进入市场,以后的业务怕是很难进行。

老黄做不了主,两人考虑半天,决定不再这样跑市场。回去把市场反应在销售会议上提出来,看看有什么集思广益的好办法,两人又跑了几家,但收效甚微。

下午两人在路边拦了一辆回县城的中巴车,车子颠颠簸簸开到瑞昌县城南苑广场。此时太阳早早的落山了,早春江城傍晚的空气湿润而微凉,暮色四合的县城像是蒙上一层轻纱,街上人影绰绰,一切都模糊不真实。志平他们今天一大早信心满满的出发,现在又毫无收获的回来,一天的心情像是过山车一般的大起大落。

第二天两人起的都很晚,跑不出来业务的时候,只会昏天黑地的蒙头大睡。而那些每周都有新客户的业务,才会让两个人像打了鸡血,仿佛是精力旺盛一刻也停不下来的陀螺。

志平躺在床上,不停的看bp机,除了时间和前两天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号码,啥也没有。自嘲这bp机就当电子表了,自己给王欢的信,告诉了她bp机号,但从来没有出现过0565的电话号码,心中怅然不已。

有时候志平整天忙忙碌碌,反而心情平静,但有了bp机就盼望着有老家发来的呼叫。犹如寄出去的信,就等着回信了,既是甜蜜的幸福,又是焦躁人的不安。

志平看到老黄也醒了,便说昨天的第一家不知道该不该努力一把,或者把另外一家也铺货入场。

老黄半天没说话,或许是回答不了。志平再看他时,好像他又睡着了,搞得志平感觉像在说梦话。瑞昌一行,堪比环球梦游记了。

等会老黄一掀被子说,起来干活。于是起床收拾好说明书通讯录,等志平洗漱完后,两人在午饭时间下楼吃早饭。太阳暖洋洋的,给人的感觉很舒服,瑞昌是临江的县城,畜牧业和渔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境内最大的大青山属于幕阜山余脉。远远望过去一片片碧绿的油菜地上,已经有金黄的油菜花刚刚冒出了头,长江如一条明亮的缎带缓缓流过。

志平知道顺着长江流去的方向,便是安徽境内了。哦,老家,他在心中便又按耐不住的想到王欢,他痴痴的愣了好久没动。

老黄的眼睛转来转去,盯着志平看了一会,默默的笑了。他突然大声的提醒志平,好好跑业务,今年干一票大的回公司才有面子呢。

志平方才缓过神来,精神百倍的跟老黄去了那条最繁华的商业街逛过去。两人操着不太熟练的九江话跟本地人聊着天。志平看了一会公园下棋的老头,发现老头棋艺一般,但很喜欢找人下棋,志平便坐到老头对面,很快摆好棋子。

志平并没有做常规动作跳马飞炮,而是动了像之后直接把马跨出来,然后连续拼掉车马炮,等战场上空旷无人,放出车来一路砍杀。在老头慌忙招架的时候,志平用两个卒牵制老头只能招架并无还手之力,瞅准机会反手一个卧槽马将死老头了。

老头拎着老帅举棋不定,哦哦两声又哈哈大笑起来,旁边另一个老头调侃地说,多了个么子哟,带回家烧烧吃了嘛?

这时日影偏西,夕阳从街对面的阁楼上照下来,老头古铜色的脸庞像是多了一层金色,犹如一尊满脸笑容的雕塑。

老头很开心,输了也很开心的那种不计较的快乐,志平心情荡漾。老头忍不住就问:“小哥哥不是我们本地人吧?”

志平说从九江过来的。

“那做么子事呢?”

“卖渔网”

志平刚回答,旁边那个人大声说卖鱼网?那就找对人了!

老头笑了笑,说他打了半辈子鱼,开了十来年的渔网店,又指了指那边的一排卖渔网说,都是他两个儿子的。让志平下次把鱼网带过来,他要看看。

老头这几句话说的志平和老黄都异常开心,志平听到老头最后一句话说你把渔网鱼样品带来,我看看,仿佛就是你把渔网带来,我都要了。

这是志平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客户,而且是追着他要货的客户。他激动地想到以后公司所有的政策都是服务一线市场的,什么物资大厦啊,想到昨天那个胖熊就很不舒服。

按照老头的指点,两人找到那几家门店,店面并不气派,甚至还有老式木门,但门口不停歇的,有人进出,

老黄拍了一下志平肩膀,开心的说不错,明天带足了样品再来。

晚上回到旅馆志平躺下来,想着明天该如何推荐产品,如果老头都要的话,这显然是个长期稳定的客户,算不算老黄也有一份呢?

他心里很矛盾,按说老黄刚来,在集团公司跑业务,除了整天与人不停的唠嗑,并没有多大实际作用,老黄陪他跑业务是很不错的,但平分业绩,志平心里就有点排斥了。

迷迷糊糊的,志平不知什么时候才睡去。第二天一早醒来志平看到老黄在床头抽烟,屋里烟味很大,他见志平醒了,便缓缓吐了口烟说:“小张,昨天下午的老头和那个码头镇的客户终归都是个问题,就是铺货问题,如果这趟去,我们不拿出诚意,不实行铺货政策,那这两个客户都得死。”

志平睡意全无,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啊。通过那天去码头镇的反馈,现在看来下棋的老头大概率是要赊账的,而且价格还得便宜,如果价格没有优势,他们常年在物资大厦进货,何必冒风险拿环湖产品呢?

物资大厦是全国各地的商家都有产品过来,江苏南通的,上海的,广东揭阳的,安徽巢州的货至今还没进去过呢。想到这里志平本来志平还是精神振奋的,也就随着理智的心情慢慢淡了下来。

半天老黄扔掉烟蒂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先跑一圈,收集类似的客户,再回去让总公司做决定,如果刘经理愿意过来拍板,带他过来拍板也行。”

志平想到刘新兵,心里有些讨厌他不实在的作风,但老黄很兴奋,自言自语地说就这么干,就让刘来拍板。志平纳闷地想,能成吗?

志平觉得很多希望都渺茫了,老黄却哼起小调,先跳下床进卫生间,冲了个热水澡,出来的时候把头发梳的一丝不乱,小眼睛两眼放光,精神满满的带着志平下楼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