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去九江是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选择 (第2/2页)
又一天的晚上,因为马海波去市里没回来,王欢送了一个新报道的工程师来宾馆住几天。王欢给工程师安排好房间后,她拿着那串钥匙牌,悄悄的在很少人住的五楼开了一个房间的门,再把钥匙送回办公室。他回到车间,便给志平拨了电话,让他去宾馆508房,在那里等她好了。
志平一头雾水,但他很激动,三下五除二收拾好账本,便匆匆往宾馆去了。508房间没锁门,志平推门而入,里面没有人。志平便打开电视,坐在沙发上看纪录片,一会听到悄悄的推门声,志平刚起身,便看见王欢米黄的线衫和一张圆圆的笑脸。王欢轻盈而入。
志平看着王欢笑眯眯的进来,便问:“你怎么会有这里的钥匙?”
“我哪里有这里的钥匙?不过是领着客人来住,拿钥匙开了这个门而已。”王欢说道。
志平才明白王欢是动了私心,忙问:“有人知道吗?”
“别人都不知道,马海波请假了,办公室代管钥匙,你老乡大概知道。”
“哦。”志平想着,只有应达知道,那就放心了,应达就是时时刻刻在为他们创造单独在一起的条件呢。他像是一个忠诚的牧羊人在看护羊群,如果有风吹草动,应达会第一时间来这里找到他们的。志平放心的抱着王欢亲了起来,是一种不被打扰的安心踏实。
电视里放着一部关于长江三峡的纪录片,令人神往的三峡风光配着舒缓的音乐流淌着,让志平心动不已。
半天志平才对王欢说:“小欢,我还是决定去九江分公司了。”
“为什么呢?”
是啊,为什么呢?志平不能说自己在缺钱的困扰中好几次动了犯罪的念头。
想到去江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让自己学会跑市场,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他便对王欢说:“小欢,我知道你会舍不得我离开,可目前厂里的矛盾和发展瓶颈你也清楚的。有理想有知识的年轻人少,自以为是的偷奸耍滑的老油条多。不管哪个部门,都是马屁精的舞台,没有了独立思考精神,整个公司也是人心浮躁的,就没有踏实干事的氛围。我知道固然有建厂的历史原因,也有一些改制后高总也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但如果去了江西,一开始条件有限,工作肯定会更艰难,但分公司人少,大家容易沟通。而且在新环境里关系简单,相处容易。在一个充满希望而且踏实的环境里,不是更适合年轻人发展吗?再说,我们在这里也是被限制着,还不如先分开一段时间。这样你爸也不会老是绷着一根弦,整天担心着。他放松下来,你们父女的矛盾也会减少,每个人都会都回到最舒服的状态里。我们暂时的分开,只要你我心中有爱,坚贞不屈。过两年我将会更加成熟优秀,到那时,你爸也不会再固执的要我们分开吧。”
王欢听了这些话,觉得都对,也很符合志平一以贯之的理想主义。但她断断续续的从父亲和别人的谈话里知道,公司里很多人只不过是把去艰苦的江西分公司当成镀金的机会。不管哪个岗位,去江西回来后就很容易提拔。过两年便进入部门管理层,所以很多人去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当个干部,可志平根本瞧不起这个庸俗的目的。于是王欢缓缓的说:“那边虽然人少,但大都是带着目的去的,三五年回来后混进管理层,所以江西分公司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单纯,至于公平自由,只有天知道。”
“没事,我是以财务人员身份去的,但那里的人数有限,财务工作量远远不及总公司。我可以有大量的时间看书学习,也有大量的时间去跑市场业务。而这些都是能给我带来转变的锻炼机会,我要加倍珍惜呢!”
志平说的这些话,让王欢感觉到他是去意已决。半天她才用忧伤的口吻说:“你可不能丢下我,在外面跑业务你要经常给我打电话呢!”
志平没在说话,只是紧紧地抱着王欢,低下头深深地吻着心爱的女孩。志平并不知道江西会是一个怎样的天地,但他满心憧憬着那里的公平和自由。他也深深地感谢王欢对他的理解,想到春天的时候两人恋爱以来,他们为共同的自学考试梦想而奋斗过,为公司领导的权力担忧过,也为公司取得的成绩喝彩过。然而,当这一切都因为自己的选择去了遥远的九江而改变时,志平忍不住热泪盈眶。直到一滴泪水落在王欢的颈脖里,王欢抬起头来,志平才看到,原来王欢也早已泪痕满面。
她也为跟志平两人共同走过的日子万分不舍。志平立马收住泪水,安慰王欢说:“别哭了,还早呢,现在只是动员阶段,什么时候走还不知道呢。”
然后他又要揩去王欢脸上的泪水,但王欢不让,只顾着抱紧志平,仿佛一放手就彼此淹没在人海,再也找不到对方了。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深深地叹了口气,松开对方。虽然志平热血冲动地报名去九江,但那是分公司初创的阶段,远离总公司,远离高总,未来会有志平意想意料不到的困难。想到王欢,志平规划了自己的业务区域就是赣东北市场,因为九江景德镇跟安徽交界,他一有机会就回来看看王欢。那应该是理想的金三角地带了。
如今两人彼此腻歪在一起,反而影响王欢的自学考试,这次王欢的大学语文才勉强及格。志平认为王欢可以上80分的,看来恋爱还是很影响学习。这次去九江,也留给王欢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争取两年内把大专证书拿到。
王欢出于女性的敏锐直觉,感到这次分开未必都是如志平所想。她父母还在想办法让她进市里的纺织厂工作。她和志平凑首付在市区买房这事,如果志平能坚持留在在这里,她还可以慢慢说服父母,说不定还有希望。
但现在志平热血高涨的要去江西锻炼两年,她也就无能为力了,只是有点担心,两年后的志平还爱不爱她呢?那么优秀的年轻人,谁会不动心呢?又不知过了多久,王欢轻轻地吻了一下志平,说:“你等会再走,我先出去了。”
志平嗯了一声点点头,他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电视里无声的《晚间新闻》,两耳却听着王欢哒哒的脚步声,然后是轻轻的“吧嗒”一声关了门,再后来是走廊里渐行渐远的皮鞋声音,终于什么也听不见了。
四
志平躺在沙发里,感受到今晚自己对王欢说出了心中深思熟虑的方案,并且获得王欢理解,他就很放松了。
其实自己在王欢面前说的那么果断坚决,但他自己对未来依然是没有把握的忧患茫然。
他下楼离开宾馆时,夜风吹过,一股冷飕飕的感觉,不禁把身上衣服掖了掖,整栋办公楼像是嗜睡的年轻人,安静极了。他一个人反而觉得自己格外清醒,是一种孤独的清醒。他走到办公楼下,两边是昏蒙的路灯,静悄悄的没一个人影。他上了二楼,摸到财务部门上的锁孔,志平没有开灯就开了门,就着夜晚路灯打进来的朦胧光线摸到床上去了。志平睡不着,想着自己来公司一年多了,从一个还很青涩的应届毕业生蜕变成了能在复杂牵扯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虽然他自己很不屑这些,但他认为这也是一种能力。
正如小莫跟他说的那样,男人成熟的标志是看清自己庸俗的生活,依然深情地爱着它。小莫是可以跟他深入交谈而认知又统一的朋友,只是现在志平倒觉得他不一定爱这个庸俗的生活。而是自己心里仍然有一个很清醒的目标,十年后,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的环境他要有选择地过滤掉那些无关的甚至错误的信息。志平越想越兴奋,毫无睡意了。他又盘算着怎样去告诉父母,自己要去九江了。想到父亲两年前就托人找关系为他的工作忙到山穷水尽,想到回家该如何开口,他的九江计划呢。
跟他们说理想吗?他们的儿子从一个人人巴结的总公司会计到一个偏远的分公司小会计,而且不是专职会计,是兼做业务的,他们或许认为儿子像是是《水浒传》里的宋江,犯了错才发配到偏远的江州地区的吧?
志平觉得自己没法跟一辈子幸劳的父母说去江西公司的事情。他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消瘦佝偻的身影,渐渐花白的头发。不知过了多久,志平才感到困意如山一样倒下来,轰然睡去。
五
志平在没回老家之前,想着等巢州大伯下次来的时候,先告诉他自己去江西的事,也只能说是恋爱受挫,换个环境了。至于真实的原因,是追求理想也好,还是高度自律也好,这些都只字不提。
巢州大伯也只是一个符号吧?血脉亲情,他内心只认在省城郊区农具社里的张海洋,那才是真正的大伯,永远是高高大大的身影和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志平报名去江西分公司的事,除了让王大贵惊喜之外,其他人都倍感意外和不解。财务上的严会计和葛大姐觉得张会计近期很疲惫,没有以前的劲头了。
他们想不明白志平的心思,就跟他不选杨梅选王欢一样搞不懂。现在公司改制后业务量大增,所有现金单据都汇集到这里,工作的繁重可想而知。至于说到情感上受挫离开也不会吧?志平那么年轻帅气,公司每年都会有大中专毕业的女孩招进来,他应该不会因为情感挫折颓废到待不下去。再说两个年轻人还在交往呢?
他们真相找个算命先生,好好看看这个与众不同的脑袋瓜子在想什么。
看到志平拼命看书学习的劲头,细心的葛大姐倒是猜测,志平是可能要换个环境继续学习吧?大姐问志平去江西的原因,志平也只是敷衍的说想跑业务。
“跑业务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葛大姐不解地问道。
“因为那边的会计有时间跑业务,我慢慢适应市场,打开销路,有单子后再转到业务上来。”
志平一口气说的滴水不漏。听到志平这么有条理的计划,严会计猛吸一口烟,然后缓缓吐出来,在烟雾里眯着眼睛说“蒋介石的抗战路线也没你这么用心啊,你这是曲线救国呀,绕了好大一圈才跑业务。”
志平开心地笑着说:“也可以这么讲吧,反正我心里挺想跑市场的。”志平坦然自若。而严会计却又一语点破志平的小心思,说:“跑业务可以自由点,只要有客户有单子,就可以抽空回来看看小王啊!”
烟雾里的严会计像个睿智的老人,犀利而坦诚。
志平头也没抬地继续盘账,他想到小莫他们出差出到南中国去了,便说确实有这原因,还说一件大事的促成必然有好几种动机,摆脱老头的监视也是其中之一。严、葛两人听了有些惊讶:“原来如此。”
他们第一次觉得志平是个很有主见且执着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