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二十六章雪夜送粮 (第2/2页)
韩枢密处事往往给人留有一线,“可处。”
想到这里,吕文德道:“某是一粗人,汝不能诓我,我有一条件,汝必须将欠我的粮饷还与我,三日后,我命副将吕文换佯攻鞑靼大营,某亲率劲卒延汉水两岸接应与你,把粮草军械运进来,没有吃的,儿郎们不用鞑靼进攻,饿死个屁的,还守个鸟城啊!”
李庭芝起身抱拳,“就凭大帅吩咐,李某必全力以赴,将襄樊所缺粮饷运进来,以解大帅燃眉之急。”
听得此话,吕文德道:“既如此,我现在就修书,贤弟一定将襄樊困境细说于韩枢密,趁鞑靼大军夜间疏松,今晚就趁小船离开,望贤弟信守承诺。”
夜雪楼船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九月一日午夜,李庭芝以五十艘猛冲、先登为前驱,船上多设“霹雳跑”、“突火枪”、“火箭”,毎舰三十名水手,二十名水军勇士,前面开路。
左右各有三十艘小艇来回穿梭。后面又五十艘中型战舰断后,中间一百艘三层楼船押运大批粮饷,楼船底部是六十名水手奋力划桨,中间是存放物资,最上层毎船有百名水军护卫。
在吕文德亲率叁万大军的接应下一举突破伪元大军的封锁,顺利的将八万石粮食和部分军资运进了襄阳。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韩淮安奉旨巡视长江防线,他第一站选择镇江,然后延长江逆流而上,直至夔州路的重庆府。
在首站镇江与宋国公赵葵的面议时得到来自大都的消息。
自伪元大军又一次为南侵做准备的时候,潜伏于大都的杨晖就用飞鸽传书的方法。将消息传给了侄儿杨怀玉和怀四路制置使赵葵。
杨恽,大周杨老令公之后,周神宗时定州路都管杨文广玄孙,同样是西军将门之后,杨晖和杨怀玉境遇却天差地别,杨怀玉是杨文广嫡子长孙,而杨晖的祖母只是杨文广一小妾。
到这一代对杨家家主杨怀玉来说,杨晖只是杨家旁支,在杨家家眷南渡之时,杨晖自动选择留了下来,以作内应,后又随鞑靼中枢北渡黄河来到了神都洛阳这个伪元的统治中心,他在洛阳开了一家低等妓寨,到如今已经潜伏敌后六年。
自七月初接到消息后,韩淮安知道草原大军不耐暑,判断其南征最早要到八月底。
他在中枢多年,太知道那些文人士大夫的尿性了,给朝廷上书只能祈盼衮衮诸公头脑发热一次,靠别人还不如靠自己。
在向朝廷上书同时,同时给祖母去信,多要钱粮集中于夏口,并在江北招募勇壮。
南下的难民是一个不断淘汰的过程,能到达江北的十不存一,能活下来的无一不是心性坚韧身体强壮之人。
他们是不幸的,但被韩淮安招募之后,丁状又是幸运的,他们的家人终于能登上通往江南的船只,避免了冻饿之死,他们自己也能吃上饱饭,哪怕被送上战场,成为两国交战的牺牲品。
对于韩淮安来说,这一千丁状已是他的极限了,六家勋贵将门也就能挤出如此多粮饷。
想要招募更多的勇士,只能求助于江南谢、钱、周等氏族了,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自愿把谷子烂在大仓,也不可能毫无代价的拿出来资助别人,无代价的拿走他们一粒粮食,就像割了他们的心头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