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他并没有拂袖而去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一段楼梯!
一个圆月高挂的夜晚,湘潇无意翻看往昔的日记。
一张相片从日记里悄悄滑落,飘飘摇摇地落在了地上。她低头一看,心猛地一颤,是冼锐那张唯一的相片。她蹲下身去将它拾了起来,捧在手心里仔仔细细地看。相片上的笑容还是那么可爱,怎么让她恨得起来?
远处飘来《月光下的凤尾竹》,然后是《阿诗玛》,全是云南民歌。乐声随风飘逝,再次忆起昆明,那个曾把她弄哭的城市……
又是一个石榴收获的季节,不敢吃石榴,不敢看开心果,不敢听昆明与南昌……那段楼梯早已被拆,拔地而起的是一幢新楼。就像做了一个很美很纯的梦,梦醒的时候嘴角还有笑容。
也许,本来就只是初中时的一个梦而已。梦中的横条T恤与白色短裤,还有那经典难忘的眼神,声音与微笑……一晃数年……
在梦里,他们的结局是,她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考上了大学。但是当她转头去看时,他却不见了。这时候,她醒了。
也许,这其实是一个欢喜的结局。她因为看了一些忧伤的文字,再加上从小受磨难,她便把它想象成了一个忧伤的结局。也许,他并未离开,他只是在人群之外,默默地等着她。他总是习惯在灯火阑珊之处等她。
在吃完火锅之后,他生气了,但是他并没有拂袖而去。
在喝芒果汁的时候,他生气了,但是他并没有拂袖而去。
在邛海边等她和云的时候,他生气了,他也并没有拂袖而去。
当她在他房间里点蜡烛的时候,他也并没有拂袖而去。
当他让小叶,为她送来半个西瓜的时候,他也并没有拂袖而去。
当他们在风雨之中等小叶的时候,他生气了,他也并没有拂袖而去。
当她和小叶在西昌火车站的广场上吃醪糟蛋的时候,他围着广场转了一圈,他也并没有拂袖而去。
当她和张姐说再见的时候,他在远处等着她,他也并没有拂袖而去。
甚至,在最后的那一天晚上,他已经生气到了极点了,他也并没有——拂袖而去。
在梦里,他一定是在灯火阑珊处等着她的,等着分享她的喜悦。
“昨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说,崔护后来是娶了那个像桃花一样的姑娘的。只是她从来都没有好好地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懂过他。
她的思考总是浮于表面,她真是错得离谱!过往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又一次影响到了她。让她以为梦一醒,他就会离开。
南昌话的吐字很轻,而音调又很高。抑扬顿挫,听起来很有气势。较夸张,较响亮,并且语速很快。但是只要仔细地听,不要走神,其实很好懂。
江南方言,大抵如是。说话只用半个舌头,必须长了脑子去听,去悟。看似高深莫测,一旦融入,它同样都属于汉语系。
即便是外国语,前辈也已经踏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也一样可以学习。聪明人听人说话,听的是内容。听懂之后,然后做取舍。而不是去盯着每一句,每一字。
当然,也有的人是每一句,每一字都重要。但是,冼锐却并不是。他的大量的内容是淹在大量的情绪的水里的,需要打捞,然后沥干。
那些动不动就说这样难懂,那样难学的人。要不是个大笨蛋,要不就是个极蠢极坏的人,耽误了许多人。
语言和阅读都是有门槛的,这就让她和她同学,看似相同,实却不同。她早前的经历,甚至连通俗小说,连童话故事都读不懂。就是那些字明晃晃地摆在眼前,也读不懂,读不透。如果过不了这道门槛,就会越来越不同,差距越来越大。
那时候,无论是看书,还是处理事情,她就只会呆呆地站在原点上转动。既不会总结经验,也不会吸取教训。既不会线性思维,也看不到一个物体的面和整体。更不会跳出那本书,那件事情,去看它的本质。
她总是被情绪所左右,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一旦情绪上来,就会忘记一切所有。别说心胸宽广地去给他洗衣服,甚至连她自己洗了的衣服,都忘了带走。更何况在那些衣服里面,还有让她,不能够去面对的内衣。
唉!她的衣服,不是掉在了西昌南站的小偷手里,就是丢在了昆明的宾馆里。它们都离开了这样一个,心里乱七八糟的她。
当初,她看马路上的人和车,也就只是看看表面上的人和车,而已!而不是他们的背后。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
就像同是饭桌上的一盘回锅肉。在一般人,在她的眼晴里。在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眼睛里,会是一样的吗?在一个深刻的人的眼里,甚至会被写成一本专著,甚至会引发一个课题。
她也明白,她的读者,就是那些只是现在暂时还需要她的人。如果要一直被需要,她就必须不停地从外涉取能量,永远地保持着被需要。而同行,则只会轻轻地瞟上一眼。如果都不是,甚至都不会在她身上停留一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