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上梁酒宴整整十八桌。这个热闹啊!西山历史以来是最热闹的一次。
从晚上五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八点,大家尽情地庆祝着这一重要时刻。
而在这个时候,湖北和庆祝师徒正在与几个朋友一起喝酒,他们边喝边聊,气氛热烈。由于都是新安江人,所以他们对酒有着特殊的喜爱,并且喜欢通过划拳来增添乐趣。每个人都开怀畅饮,笑声不断。
然而,就在这时,木匠庆祝突然变得异常活跃起来。他借着酒精的力量,开始在酒席上放肆地表现自己。他不仅大声喧哗,还做出一些让人反感的行为。
这种举动让邹建民感到十分厌恶,因为他最不喜欢这样的人。他希望房子能够尽快建成,这样庆祝就能早点离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星期。土墙已经接近封顶阶段,进展顺利。而在封尖的当天,场面同样热闹非凡。
客家人在建新房时有个传统习俗:当泥土墙封顶时,会制作麻糍供人们品尝。这一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房屋即将完工。
这天是泥水匠们最忙碌、最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专门宴请他们的酒席,同时也是新房正式建成完工的日子。
早上,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时,付晒花便早早地起床,将糯米洗净并准备打麻糍。她将一大桶糯米仔细淘洗干净,这些糯米都是客家人喜爱的食材,尤其是那麻糍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而邹水金也对麻糍情有独钟,因此特意多准备了一些糯米。
中午时分,随着最后一块土砖被砌入墙中,土墙终于封尖完成。这标志着房屋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接下来就是木匠们登场的时刻。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木匠们开始安装新的房梁,泥工和其他杂工则纷纷前来协助,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钉钉,有的背着材料,还有的拉着绳索,刮平墙面。
有些人帮助木匠们削制瓦铨,还有些人直接爬上房顶,将瓦栓固定在屋顶上。
当大家稍作休息享用点心时,所有的瓦栓都已经安装完毕。
此时,邹水金和付正元两人正在奋力打麻糍,付晒花则将已经煮熟的糯米倒入石臼中。
邹水金和付正元一人一下地用力锤打着糯米,让它们变得更加细腻。
糯米很快地就由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米饭粒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团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糯米团。
接着,邹水金将糯米团拿在手中,不断地翻动、揉搓,手法娴熟而熟练。经过他的巧手操作,糯米团逐渐变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圆球。他小糯米球,轻轻地放入旁边准备好的芝麻糖中。
付晒花用筷子的快速搅拌和翻滚,糯米球们在芝麻糖中欢快地跳跃着,尽情享受着这甜蜜的洗礼。每一颗糯米球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芝麻糖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完成后,付晒花将拌匀的麻糍放入一个大盘子中,整齐排列,等待着众人品尝。而芝麻糖则是将炒熟的芝麻磨碎,再与红糖或白糖混合而成,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付晒花继续忙碌着,制作出一大盘美味的麻糍。随后,她又开始煮第二批糯米。这次,她一共煮了五批糯米。
每一炊糯米都需要一斗米,而一斗米重达六斤,所以五炊就需要五斗米,总计三十斤糯米。这个数量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已经足够丰盛了。
"大家快来尝尝!"邹水金的声音响起,人们纷纷围拢过来。
"哇!"一声惊叹声响起,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麻糍品尝起来。
每张桌子中间都摆放着一盘芝麻粉糖,供人们蘸取麻糍食用。
"水晶包,今天的麻糍做得真是太棒了!软糯又有嚼劲。"有人赞叹道。
“水晶包打麻果(麻糍)水平一流啊!”有人赞叹道。
“是啊,我还没吃过这么香甜可口、口感绝佳的麻果呢!”另一个人附和着。
“嗯,真不错,打得细腻又有嚼劲,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第三个人也跟着称赞。
众人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麻果,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大家多吃点,如果喜欢吃面条,可以去厨房自取哦。”邹水金热情地邀请大家。
享用完美味的点心后,众人稍作休息,便开始将瓦片传递至屋顶。
长楼梯上坐着好几个人,他们一片片地将泥土烧制而成的青瓦传递给站在屋顶上的人,然后整齐地摆放在屋顶上。接着,鹰钩鼻和正元带领着其他人,一路路地将瓦片覆盖在屋顶上。
首先完成新屋正面的铺瓦工作,随后再前往新房后面继续铺瓦。
由于新房后面是晒谷场,高度略低于房屋,因此无需像前面那样使用楼梯来传递瓦片。只需搭建一座木桥,人们就能轻松地走到屋顶,直接铺设瓦片。
傍晚五点左右,房屋基本完工,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需要处理。木工已经将大门、后门和中门全部安装好,电工也完成了电灯的安装工作。地面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房间内悬挂着两盏功率为200瓦的电灯,明亮程度甚至超过了户外。酒宴桌也已全部搬进新房。
当邹建民放学后回到家看到崭新的房子时,心中充满了喜悦。终于可以入住新房,摆脱破旧不堪的旧居,这让他感到无比兴奋。他开心地绕着新房子转了一圈又一圈,内心激动不已。
今晚的酒席是为了款待泥工匠们而设,因此邹水根坐在正桌正位,付正元则坐在副位。酒过三巡之后,大家开始玩起了划拳游戏,并下达了行酒令。
邹水根对于划拳有着自己的一套技巧,但相比之下,他的哥哥的划拳水平更为高超。
这一天也真是让邹建民记忆中无法抹灭的一段……
新房建好了,过了半个多月。老建古看着新屋建好,心里纳闷为什么还不住进去呢?他迫不及待地跑去问老爸:“伯(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住进新房子呀?”
邹水金回答道:“得装修好才能住啊。”
邹建民追问:“那还要等多久啊?能不能先帮我弄个房间出来?”
邹水金想了想说:“现在家里没钱装修,但可以先给你隔开一个房间住着。”
于是邹水金带着儿子,两人一起去旧屋楼上搬旧木板到新屋。父子俩忙活了一整天,终于把新屋的小房间隔开了。
晚上,邹水金和父亲,以及两弟弟等人聚在一起,商量选择入住新房的黄道吉日。
客家人有这样一个习俗,入住新房要选个黄道吉日的好日子。
日子选好了,全家人就开始分工行动了。
第二天,邹建民和往常礼拜一一样去学校上学。
邹水金和邹水根,邹水山兄弟则负责在房后盖一间临时的厨房。
因为新房是由老厨房和猪圈房拆掉后重建而成的,所以需要重新搭建厨房。房后的一小块空地正适合建造小厨房。经过一天的忙碌,水晶包三兄弟终于完成了用木棍框架搭成的临时厨房。
第五天,邹水金和邹水根两人继续努力,搭好了新的锅灶(灶台)。
礼拜六晚上,邹水金一家人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屋入伙仪式做足了准备。而这其中最忙碌的人当属付晒花、邹水金以及邹风英。他们都在精心地准备着一切,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明天就是入住新屋的好日子,必须要把旧屋带新屋的东西洗干净才能带进新房。
原来邹风英住的床被洗干净搬到新屋给弟弟住。
在临时用木板和板凳搭一张大床,给邹风英以及她的弟妹几个人睡。
这一个晚上,邹建民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明天就要住新房,还要摆酒席。
这是他第一次住进自己的新房,当然是非常兴奋的事,自然是高兴得睡不着了,也许是累了,懵懵懂懂的进入了梦乡……
“嘭啪…噼里啪啦…”火炮响个不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