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改进定型 (第2/2页)
于是,老兵们借着防空洞里面的灯光,又测试起来。
测试完成之后,经过投票,一致认为缩短至61公分,最为合适。上秤一称,好家伙,依然还有0.8公斤,还是比中正式重了差不多50克。不过,这点分量,差不多可以忽略。
朱则离开的时候,然后给老王下了一个指令:给每支刺刀配上硬皮刀鞘,刀头12公分的位置三边开刃,3天内,先打造出1500支来。后续是否继续打造,等后命令,先用其它国产普通钢铁,捶打一批农具来。
第二天,朱则一大早便又来到了巴奇工业园。因为制药厂那边的会客室有军统安装的窃听器,所以他要在这边等刘宏锟。
刘宏锟也是个人精,他没有直接去巴奇工业园,而是先到了制药厂,询问门口的守卫朱则的行踪之后,这才来到了巴奇工业园。
“朱老弟,看什么呢?准备午饭没有?”
“喏,昨晚上弄出来的三棱刺刀,黑色的这一版是最后定型的,看看怎么样。”朱则将七支不同长度的刺刀直接摆在桌面上,包括最初的那一版。
“这么快!你该不会是早就已经准备的吧?”刘宏锟看着眼前的7支刺刀,有些惊讶地说道。
“这件事,其实我早就已经计划了的,在进口的空气锤和钢材没有到位之前,就已经抡大锤试制过了。说句崇洋媚外的话,德国佬的钢材,确实比咱们自己的质量要好。”朱则给刘宏锟和周泉各倒了一杯茶,漫不经心地说道。
闻言,刘宏锟不由叹了口气,说道:“咱们不缺人才,可偏偏基础太薄弱了!对了,你进口了多少钢材?”
“不多,一共只有500吨,现在才到了不到10吨。”
刘宏锟掂了掂手里定型的那支刺刀,说道:“500吨还不多!你是不是对多少有误解?我估摸着,这一支跟中正式的重量也差不多。一把中正式刺刀是750克,500吨,除去损耗,差不多也就能打66万把刺刀了!”
对于朱则这种明显的凡尔赛行为,刘宏锟简直想直接给他一个耳光!
要知道整个四川都一直没能自主生产军工钢铁!
从1919年熊克武开始创办重庆电力炼钢厂开始,办办停停,一直未能建成投产。之后刘主席接受,将钢厂迁到磁器口,直到现在也没有建成,而钢厂却在去年1月1日元旦这天,被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接管。
这件事,他作为重庆市市长,至今耿耿于怀,认为是老姜趁着抗日形势严峻,从他们川军手里打劫!
“不够啊!就算这样,也才66万把而已,咱们可是有几百万的部队!”
对于朱则的乐观,刘宏锟差点被气笑了:“政府会不会采购还是个问题,你居然就想做全军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