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催婚 (第2/2页)
星期天,江爸爸和江枫手里拎着两瓶白酒,一袋水果敲开了叶浅浅家的大门。
叶浅浅开了门,让进了江爸爸和江枫。
江爸爸和叶爸爸在小房间的沙发上谈论着两个孩子的婚事,叶妈妈和叶浅浅还有江枫坐在客厅的饭桌旁,边择菜准备着中饭,边竖着耳朵聆听着小房间里两位爸爸的谈话。
两个爸爸看来谈的不是很融洽,江爸爸还是坚持小孩子的事由他们自己做主,想当年他和江枫的妈妈结婚时就一床行军被,在部队的宿舍里结了婚,不也很好?
江爸爸当年在乡下有个结发妻子,没圆房他就出来当兵了。解放后,他随部队来到江枫妈妈出生的城市锡城。后来,他乡下的原配妻子去世,江爸爸恢复了单身。
江爸爸因为是个军官,当初给江爸爸说媒的人很多。
江妈妈是城市里长大的大家闺秀,长的高挑漂亮。因为体弱多病,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
当时江爸爸也是年近四十了,两人在熟人的牵线介绍下一见钟情,然后,就有了江枫兄弟俩。后来江爸爸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工作,因为忙于工作,常常顾及不了家庭。
江妈妈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带两个孩子,原本虚弱的身体彻底累垮了。不久,就丢下两个年幼的孩子,撒手人寰了。
江妈妈去世后,江爸爸因为工作忙,两个孩子也就跟着他的老战友,老同事吃百家饭长大。所以江爸爸从来没有过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对自己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兵一样,严厉,冷酷。
江爸爸的工资不低,当时一个人的工资可以抵叶爸爸和叶妈妈两个人的工资。按理江枫家也不缺钱,但是江爸爸宁愿把钱寄给别人,也不愿留给自己的儿子。
江枫曾经跟叶浅浅说,当年只要国内什么地方水灾,或者有那种因家庭贫困,孩子失学了,只要江爸爸知道了,就会寄钱去救济。
江枫清楚的记得,他还在念高中的时候,因为当时流行人造革的皮夹克,他跟江爸爸说要买一件。江爸爸当时听了很是震怒,居然到江枫的学校找他们的校长,质问校长:“你们学校不好好的抓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不好好念书,满脑子想的都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
要知道江枫读高中时已经是八十年代了,江爸爸的这个思想令校长也是手足无措。
这件事后江枫对他爸爸心里就存了芥蒂,后来他选择读师范,也是因为当时的师范学校不要学费,还有补贴,他就是不想再花他父亲的钱。
叶爸爸听江爸爸的意思是不想管江枫的婚事,心里就急了,说道:“你可以不出钱,但是孩子们结婚住哪儿?你总得想办法给他们个住处吧?”
江枫的哥哥结婚时为了钱跟江爸爸闹得很不愉快,以至于江枫的嫂子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肯上江枫家来见江爸爸。江爸爸如今也是意识到了自己对两个孩子的不管不顾会伤了孩子的心,所以在江枫跟他提出要结婚的时候,他就去原单位申请了房子。
江爸爸虽然离休在家已经十年了,但他毕竟是抗战时期的老干部,单位里一直都对他很是关心。而且他也确实存在着住房困难的问题,所以单位里立刻答应了江爸爸的请求,给了江爸爸两个方案:第一是一套新的大三居;第二是两套旧房子,一套两居室和一套一居室。当然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是要交还给单位里的。
江爸爸选择了第二套方案,他也不想跟儿子儿媳住一起。
江爸爸把这个方案跟叶爸爸说了,坐在客厅里的江枫很是吃惊,江爸爸倒是很沉得住气,江枫也是刚知道原来他有婚房了。
婚事就这么的进入到了议事日程,江枫和江爸爸留在叶浅浅家吃了一顿便饭后便告辞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