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实验室 (第2/2页)
但弄个可以冲水的蹲便器,挖几个化粪池还是能做到的。
空调可以拆卸过去安装,电可以拉线过去,以前物流园二期工地上剩下的电缆线和电线都可以用上。
物流园经过几年的特意安排,外围已经是高大的毛竹林掩蔽住了,即使在坎下,也看不到物流园的办公楼和围墙,只有穿过弯曲的一段沥青路,才能看到物流园的大门。
这样,即使有柏家村或者瑶寨的人,也不容易发现这里。
自然,路口还是要挡住,标记为禁区,不让人进。同样,使用基地的工人也不再担心被发现物流园的问题了。
几年的时间,大家已经不再谈起可能穿越回去的可能性,那么,就要在这里好好生活下去,这里,将是他们在清朝这个时代的原乡。
所以,大家一致同意,将“饿狼坪”这个地名改为“丰南坪”。
过了年,依然正月初八开工,“丰南号”都已经熟悉了这个从后世而来的规矩。
到了正月底的时候,为李琳玫建造的实验室和桅灯安装车间、麻绳编制车间基础都已经封顶,沈云峰便邀请李九章过来看看。
李九章悄悄的带着母亲和妻子还有李琳玫过来了,算是一家人为李琳玫审视一番。
李九章母亲和夫人的来的目的不仅仅是看李琳玫的实验室,而是要仔细看看沈云峰,有种丈母娘看女婿的意味在里面。
只不过两个当事人根本一无所知,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李琳玫的实验室紧挨在学堂的边上,占地两亩多地,不仅仅有室内的实验室,还有库房,室外还有露天的可以放置蒸馏炉具的棚子。
整个实验室的院落里,建造了好几间住房,都按照沈云峰的设计来建造的,把后世的一些舒适性的要求在现在材料和建造技术基础上做了融合。
卫生间的概念让几个女人叹为观止,比她们房里在床边拉个帘子放个恭桶那是干净整洁多了,而且没有气味。
地板砖这时代是没有的,只能直接上全实木地板,打磨的光滑的油光可鉴。
最让人羡慕的是,沈云峰将玻璃用上了,直接上了玻璃窗户,采光性比清朝的纸糊的窗户那是好多了,让李九章也羡慕不已。
即使李琳玫这样执着于研究造物不太在意生活质量的女人,心里也不免欢喜的很,急切的问沈云峰这个实验室什么时候可以竣工,她就要搬来住。
李琳玫的母亲不仅仅对实验室很满意,对沈云峰这个她臆想中的女婿也十分满意。
虽然说是个瑶族,但身形高大健壮,举止有礼,谈吐不俗,而且能造出这样的房屋,自然是有才之人。
和女儿李琳玫相配,倒不需要他熟读四书五经,本来女儿就不是寻常人,沈云峰能懂女儿知道的这些,可以说是提着灯笼都难找的良配。
只是,女儿未曾出嫁,便单独出来居住,这礼法上有点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