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望远镜 (第2/2页)
可是很多常识注意事项,还是知道的。
而且,秦布衣惜命。
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怕死。
比谁都狗。
平时公共场合都套三层钨钢钢板复合甲。
更别说真的在这样的战场上了。
郑龙指挥五千军卒军容严整。
一千大盾重步兵列阵于前,其次是千余长枪,长矛兵。
后方是两千弩手,五百弓箭手,盾刀兵左右护持。
中军便是火炮阵地所在。
有铁板车阵分列隔绝。
整一个铁乌龟王八阵。
大周缺少战马。
所以是重步兵为主。
对付战马重骑兵。
重步兵虽然能打,然而很容易被冲乱。
古代战阵被冲乱,那就是大溃败。
想对付西秦和东辽的重骑兵。
秦布衣只能选择钢板车阵。
配上强弓硬弩。
铁痢疾,铁拒马的乌龟阵来应对未来的可能会出现的战争。
这是在燧发枪和火炮大规模列装之前,最有效对付骑兵的办法。
这些准备,都是以防万一的自保之策。
就目前看来。
这些个准备,看似用处不是很大。
可也算是拖到了燧发枪和火炮的列装。
在后膛枪炮,顶撞子弹,炮弹彻底量产之前。
这些重步兵,还是未来大周军队的主流。
而秦布衣这乌龟阵,也是大周军队之中,最科学的最优解。
薛钺看到秦布衣这五千军卒整肃的军容。
越发觉得震撼。
这一路行军过来,已经觉得很震撼了。
可当阵列齐整之后。
矗立在城寨门前,更有一种威武,肃杀感。
中军位于一个小山包上。
此地的地势稍微高一点。
适合火炮架构。
而在火炮阵地周围。
有着一百人背着燧发枪,腰跨腰刀,穿着轻薄甲胄的军卒。
这些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
别看他们身上的甲胄,似乎要轻薄一些。
然而这些甲胄,都是硬度更强,质量更好的特种钢铠甲。
比起冷锻钢强了不止一倍。
只是,这玩意儿产量太低。
秦布衣的九万水师,能够装备的也只有一千不到。
可以想象有多么稀少。
秦布衣的精锐亲卫营,才配备了这等特种钢铠甲。
“布衣,这是什么武器?”
“棍子?”
“这铁疙瘩是做什么?”
薛钺满脸疑惑的望着秦布衣。
燧发枪一整个烧火棍一样。
只是看起来很是精美。
铁木混合,那些个零件,看着很是吸引眼球。
可怎么看,也只是一个包着铁块儿的棍子。
而小钢炮在薛钺眼里,就是一铁疙瘩。
“能够改变未来的武器。”
“更是一统天下的利器。”
秦布衣拍了拍泛着金属光泽的小钢炮。
嘴角带着笑容。
薛钺听得是满头雾水。
秦布衣又打开装有燧发枪的盒子。
将定装好的子壳弹弹药带绑在腰间。
又摸了两柄短柄燧发枪。
秦布衣身上,现在有四柄短柄燧发枪。
加上背上的燧发枪。
可以在一分钟内,开火五次。
这火力,算是不错的了。
就算是放在烈度足够的战争里。
只要五次开火都能命中,那就是瞬秒五人。
而在这种剿匪战中。
这样的火力,足够将匪寇吓死。
秦布衣怕死,也不想上战场。
可现在不趁着剿匪的时候,见见血。
未来真要是开启统一大战。
那就没多少学习时间了。
若是不会打仗,不懂战场的情况。
秦布衣还真不一定能够稳稳掌控未来的大周。
望着身前背着燧发枪,腰间系着弹药袋的士卒。
秦布衣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燧发枪型号确定之后的这一个月。
齐州的工匠带着所有材料,到了西山这边。
加班加点,全力生产,虽然只生产了百来支燧发枪。
可算是初具规模了。
这些年一直在积累技术。
做物资储备。
比如枪管,火药配比,零件加工。
枪管的制作,主要是合金钢材生产困难。
零部件打磨,火药定装。
这些其实没有太大的难度。
公输鱼他们这些全大周最顶级大匠的徒子徒孙出马。
再加上秦布衣亲自写的计划书。
成果还是很喜人的。
毕竟,对于公输鱼他们来说,秦布衣给的计划书太过详细。
他们只需要熟练操作即可。
“话说,那个小屁孩儿在干什么?”
“到底打不打?”
“他不会真以为,就他这五千军队。”
“就能吃掉我们吧?”
赤红岭大当家,望着城墙远处的军阵,很是不屑的说道。
然而看到对方这整肃的军容,他还是有些担忧。
赤红岭大当家,是丹阳郡守的人。
平日里土皇帝生活习惯了,从未想过会被官兵清剿。
如今来到这里的,听说是女帝的夫君,魏王。
他其实是害怕的。
可看到城寨墙上,八百多弟兄各个拿着丹阳郡守吴兴阀搞来得军弩,还有身上的军队制式的铠甲。
他的底气,便足了几分。
想当初,赤红岭也被吴兴阀派兵清剿过。
当时是三千大军攻打。
结果死了一千多人,没打下来。
后来吴兴阀才用钱粮将其收买。
如今再来一次。
赤红岭大当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害怕。
只是有些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如今赤红岭城寨被他修的如同铜墙铁壁。
为何心里会这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