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殚精竭虑谋良策,误打误撞陷困局 (第2/2页)
连青云深知这份图纸和项目报告的重要性,它不仅承载着自己开启新人生的期望,更是可能为车间带来重大变革的契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连青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图纸的完善中。他坐在简陋的仓库里,对着绘图板,一笔一划地勾勒着每一个细节。灯光下,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手中的图纸。他不断地思考着潘高工提出的问题,整体强度该如何保证?运转速度怎样才能达到最佳?加工方法又该如何选择?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座小山,等待着他去攀登。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连青云终于完成了详细的图纸。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设计图,他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项目报告同样至关重要。
连青云开始认真地撰写项目报告。他详细地阐述了从手工焊改为自动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工装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成本预算、实施步骤、预期效果等。他在报告中加入了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在某造纸企业,他们引入自动焊技术后,原本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球罐焊接工作,现在仅需三天,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自动焊的质量更加稳定,产品的合格率从原来的 80% 提高到了 95% 以上。同时,由于减少了工人在球罐上的危险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率几乎降为零。
然而,连青云也明白,向厂长汇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厂长虽然年轻,但作为领导,他有着自己的考量和决策标准。而且,张科长和孔高工的态度也让他有些担忧。他们作为老资格的员工,似乎对向年轻领导汇报有所顾虑,这种国营企业特有的 “叫你不大我也不小” 的心态,确实给连青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但连青云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知道,自己的方案是有价值的,只要能够充分展示出它的优势和可行性,就一定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他反复地修改项目报告,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他的报告全是手写的,那时可没有电脑,技术科当时只有铅笔和绘图版,写了七八张纸,最后一版完全是重新抄一遍,防止领导看了不舒服。就这样折腾了好几晚上。这个工程对于他来说,比他毕业设计要难不知多少倍了,也不知这个是否能通过呢,就像毕业论文一样,得过答辩关噢。
终于,连青云准备好了。他掂量着什么时候拿给他看好,后来想想,还是下班后去送给他吧,上班人多,领导又忙,他每次也看到姜厂长每天都很晚才走,有时遇到还会打个招呼的。
在周六下班后的一天,晚上大概六点多,工厂人基本已走光了,连青云看厂长办公室还亮着灯,便拿着一叠文稿和几张图纸向姜厂长办公室走去。他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他想,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连青云心情愉悦地来到门前,正准备抬手敲门,却忽然听见里面传出说话的声音。他下意识地停下动作,竖起耳朵仔细听。只听一个女子的声音带着愤怒和委屈响起:“你也太过分了!我对你难道还不够好吗?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竟然还和别人眉来眼去。是不是觉得我年纪大了,没有人家漂亮,就想不要我了?”连青云听到这里,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炸响。他心中暗自叫苦,这叫什么事儿啊,怎么这么不凑巧就被自己给碰到了。刚才来时的那种兴奋感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不经意间听到的,真是觉得自己倒霉透了。他赶忙抬腿就走,心里不停地想着,这要是被他们知道自己听到了他们的事,那自己可就惨了。他一边走一边紧张地回头张望,生怕里面的人会突然开门发现他。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加快,只想尽快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有诗云:
自动之念乍萌动,高工科长共议评。
日夜精绘心专注,报告详陈案例明。
忽闻西屋房杂音,疑似纷争心骤惊。
前路迷茫何变故,新途开启盼光盈。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