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说服众人 (第2/2页)
张超闻言一愣,随后摸了摸下巴,一本正经的分析道:“要说为啥成仙智建的造楼技术没能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开……
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成本方面,前期投入比传统建房高。
我们采用的都是新型材料和创新工艺,研发和生产都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预制构件运输也不轻松,要是运输距离远,成本就蹭蹭涨,很多预算有限的项目和个人,一看到这个成本就打了退堂鼓。
从技术和认知角度来说,我们这套新技术和现行建筑标准规范存在不少需要磨合的地方。
各地监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对它不熟悉,审批流程经常卡壳。
大家长期习惯了传统建房方式,对程先智建这种全新的技术心存疑虑,担心房子质量、居住舒适度等问题,想要扭转大家的观念,还得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宣传普及。
而且,掌握这门技术的专业人才稀缺,不管是设计、生产还是安装环节,都缺专业的人,这大大限制了项目的大规模推进。
在市场层面,各地对建筑的需求千差万别,我们的技术虽然先进,但产品相对标准化,很难全方位满足各地的特殊需求。
要是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去定制,成本和周期都会大幅增加,这对市场推广很不利。
再加上传统建筑行业根基深厚,相关企业肯定不愿意轻易让出市场份额,竞争压力大得超乎想象。
最后是配套和服务。
目前,我们的售后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业主们难免会担心后续维修、保养等问题。
这些就是程先智建造楼技术没在全国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
周明点点头表示认可,随后说道:“但这些问题,在建一座新城面前都不是大问题了。
成本方面,工厂投产后所涉及的业务会非常多,在加上运输距离很短。
所以成本会大大低于传统建筑方式。”
王浩点点头说:“没错,这个项目比较庞大和特殊,你们在政策上也不用担心。只要东西好,不会有人卡你们。”
“现在主要就是安装和运输工人需要专业培养,这是个问题,但难度也不大,加点钱就是,花点时间进行培训就行了。
比起省下来的成本和时间,这点钱不值一提。”
赵晓琳:“至于缺少设计人员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四家公司和目前兴起的AI技术,都能帮张总解决这些麻烦。”
显然,张超拿出的成仙智建这张牌,直接将这几人说服了。
见状,张超说道:“各位,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们的四个方案我都喜欢,我们集团也有实力和技术把你们想要的一一实现。
所以我劳烦各位,协力合作,按东南西北四个区域,重新规划设计,我希望有一套更合理的方案出来。
未来这几天就劳烦各位了,我在隔壁的酒店定了两层房间和大会议室。
供大家异地办公,我们加快进度。
众人见状都是纷纷点头同意,收拾东西准备去酒店开会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