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国师他善 (第2/2页)
真不容易啊,我一个在王宫天天受气担惊受怕的小太监,居然也能有出来监督的一天。
看到桌子上的一些玉质物品,他眉头一皱,将它们全部收了起来。
“肖监督,为何不用啊?”
面对迎接自己的厂长的问话,这个监督太监顿时义正言辞:“我本是微末之人,得大王恩宠才来此效力,如今已是感恩不尽,怎能再用这种浮夸之物?换成和工人一样木头或陶器就行!”
“我入宫前也是百姓之家的孩子,也得和百姓站在一起才是!”
这觉悟……三个厂长顿时惊为天人!
要是上一个监督太监也如此高风亮节,岂会有这事?
“好了,来跟我说说你们厂现在的情况,我要尽快熟悉工作。”
三个厂长中只有一个站了出来。
剩下两个说要回去拿一些文件来才行。
“怎么?你们不知道吗?”
“之前的厂长都参与了贪污案、如今和上一个监督公公一起在挖煤呢,我们是从技术副厂长位子上被提起来的,所以……”
监督太监点了点头,这就不奇怪了。
老人不去,新人哪有位置?
“那你们回去,我先去工地上走走。”
工地上。
由于事发突然,监督太监和一些厂长临时被抓,导致昨天一天工地停工了;当各厂的副厂长顺位补上,加上监督太监到位,今天工地再次动工,各方面看上去都有条不紊。
奴隶们不在乎大秦出什么事了,他们只在乎今天的活能不能轻一点。
但工人们在乎。
于是当监督太监走到工地上,和一些工人交谈了一会后,他发现了一件事。
“这么多个厂子,为啥只有几个厂子有问题?”
“既然监督太监都犯事了,底下的人就干净了?”
“国师都说这是一起会危害大秦的工程贪污案,那为啥只抓了这么点人?”
“工厂抓人就算了,听说衙门里那些大官也只抓了一些主官?其他人没问题?”
“……”
工人们毫不怀疑国师之言的真伪。
他们怀疑的反而是抓人是不是抓少了。
国师把事情说得那么严重,怎么找也得杀几个人吧?怎么一个人都不杀还只抓了这么点人?
在这个家族影响力极大的时代,衙门里一些主官被抓,怎么可能不牵连出点人?
于是许多人得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结论:
“国师他善!”
……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座宅院里。
看着从门房屋里搜出来的书信和侄儿的玉佩、以及暗格里的一些明显是融过的金银物,这个吏部的局长都懵了。
一旁,锦陇看着表现出一脸不可置信样子的门房,心里觉得这两人不愧是一家人,演技真特么高!
都物证确凿了,还在这装呢?
“先别说不可能了,跟本官回去吧。”锦陇一挥手,王宫甲士立刻上前带走了这里所有人。
王宫。
当看到他们回来后,嬴政的脸色顿时就垮了下去。
“好啊!寡人当你们真是为了大秦着想的忠臣呢!没想到居然敢骗寡人?你们是觉得寡人心善吗?!”
发怒的秦王让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他们此时才恍然想起,这位君王可是一个敢杀王叔、囚禁生母的狠人!
相比于大部分时候都在闭关、只是时不时出来搞些惊天之举的国师,秦王才是那个一言不合就可能举起屠刀的人。
一番恐吓下来,加上大殿中的那个口中不断念叨着‘不可能’但贪污证据却十足的局长,其他官员都保持了沉默。
这时,门口走进来一个汇报的宦官。
吕不韦入宫来了。
嬴政看了看手中那份由张苍提交的国师府调查报告,深呼吸了一下,似乎在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一会,吕不韦出现在了大殿门口。
除了嬴政,其他人都向他行了一礼,毕竟这位虽然没有官职,可身份还是挺吓人的。
吕不韦也没在意大殿中的凝重气氛,一来就开口道:“大王,臣此来是为了工程贪污案一事。”
“文信侯有何见教?”
“臣以为,国师做得已经够多了,接下来应该让刑部主审。”
一侧的官员们对吕不韦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张苍眉头一皱,当即站了出来:“文信侯是替韩部长来做说客的?”
“韩非请不动老夫,只是老夫认为,以国师之尊处罚一些小官吏,着实动静太大;再者,若这种小事都要国师亲力亲为,那要刑部干什么?”
“臣附议!”
“臣附议!”
“臣……”
一侧的官员们连忙表达了肯定。
他们似乎忘了他们最开始来的目的。
嬴政沉默了一下:“张苍,文信侯政事经验丰富,让国师酌情考虑吧。”
“唯!”
“大王英明!”
离开王宫后,吕不韦和张苍一起去了国师府,晚上时分才离开。
紧接着,国师连夜召见刑部部长韩非。
咸阳城中的官员们总算松了口气。
虽然还是要查这案子,指不定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谁,但好歹是刑部来查啊!
规矩在那摆着,韩非顶多罚重一点,不至于和国师一样当天就把人扔到矿场里去……
当这股风吹到地方上的各郡府衙之后,之前还在官场引起轩然大波的贪污案仿佛按下了静音键,所有人都在默默看着刑部查案。
只有少数几个人注意到,这次空缺出来的那些位置中,许多填补上来的人都是越级提拔而来。
包括中央部门里一些官员,有的直接是从地方府衙连跨好几级直入中央。
由传统权贵们把持的官场当中,经历过学宫思想和在李缘带来的影响下上升的底层官员们,终于成为了一个影响力足够大的派系。
这一切进行得悄无声息,至少表面上没人‘看到’这方面。
可李斯绝对能看到。
因为他的官位就是和这些人一样进行过大跨越的人,从郎官到长史、再到廷会官。
“能想到的,肯定不止一个李斯。”
王宫里,嬴政和李缘谈起了此事。
对这一次的整治行动,李缘觉得并不是很完美。
“那又如何?”嬴政毫不在意的说道:“若要守规矩,他们就斗不过寡人;若不守规矩,他们就会被你扔到矿场里去,所以有人看出来了又如何?”
“聪明人会想去挖矿吗?”
李缘无言以对。
“对了政哥,为啥把国师府正门前的那个坊给拆了?王宫前还要搞个广场?要干啥?”
嬴政停顿了一下:“方便有人来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