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法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当姚元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还小的男子、正瞪着眼睛一脸好奇的上下打量着自己时,他很难把这样一个人和那大名鼎鼎的玄衣卫联系在一起。
对方还没有自报身份。
只是看着跟在他身后的那十几个士卒,姚元已经猜出了他是什么人。
只有那个据说‘上到廷会官下到边郡小吏谁都可以查’的玄衣卫衙门的人,才有这个本事突然调动工地周围的军队。
周围,十几个士卒已经将那几个护卫控制住了。
自己暂时安全了。
“你好像轻松了下来?”刘邦有些好奇的问道:“你就不怕我是来找麻烦的?”
姚元看了看那十几个士卒,摇了摇头。
“我还没瞎。”
“嘿,有意思!”刘邦笑了下:“我是不是帮了你一件大事?”
“应该是。”
姚元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还说出了自己关于整个工程还有大问题的猜测。
屋子外。
赶来的监督太监一脸愤怒的看着阻拦自己的士卒,心里的担忧和恐惧一起在急速扩大。
大王是什么人,没人比他们这些从宫里出来的监督太监更懂了。
他知道这事一旦捅出去,自己大概要被拉去和匈奴奴隶一起睡了……
当他看到远处有士卒把第27水泥厂厂长也押解而来后,他直接绝望了。
这是哪个大人物闲着没事来工地上玩了?
还正好遇到了姚元?
……
咸阳城。
当国师府的车队快速驶过大街奔向城外、然后工部部长熊肃的马车也紧随其后时,许多人都意识到,恐怕出事了。
紧张的气氛顿时从民间弥漫开来,甚至影响到了各个中央衙门和廷会内办公的人。
李斯听到消息后停顿了一下,随即对着底下的人摇了摇头。
若真有和廷会相牵连的大事,国师不可能不叫自己的。
只是不知道,这次是什么大事……
然而与众人想象的不同。
李缘此刻正在王宫中,听着嬴政说起这件他早已知道的事。
“原本熊肃是想着从上郡开始的,顺便把年节时跳得最欢的上郡郡守给整一下,却没想到被刘邦和糜伍撞破了。”
嬴政说:“不就是贪污吗?不就是横跨好几个部门、牵连数十官员和上百厂长之类的小吏的塌方式腐败吗?自糜伍那件事之后,寡人有心理准备。”
李缘嗑着瓜子,点了点头。
命运还真是奇特。
取消徭役后的第一桩贪污案就是糜伍主动弄出来的,而如今这大基建开始后第一桩贪污案又是他和刘邦一起撞破的……
“你该去现场了。”嬴政说:“该重罚就重罚,甚至当场骂熊肃一顿都行,表现出一种态度来。”
“好。”
说完,他闪身消失。
嬴政则对着门口下了几道命令,随后看着李缘留下来的几个果盘,上面摆满了瓜子、糖果、花生,不自觉的也吃了起来。
不一会,李斯和王绾同时到来。
“来,尝尝这些东西。”嬴政起身道。
锦陇则拿着两个果盘走到了一旁一个空的桌案上,王绾也自觉的拿上了剩下的几个跟来。
吃不吃先不说,至少这回应的态度得有。
嬴政指了指这个正方形桌子的两侧,示意他们坐下。
“第一批实习官员当中,适合进部的有几人?”
这问题让王绾和李斯思考了一下,随后王绾说:“从资历和学宫成绩上,有七八十人上下。”
“如果再算上政绩和岗位,那估计只有二十人上下了。”李斯补充道。
嬴政点了点头:“那应该够了。”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句话,李斯心里忽然就觉得,中央部门里估计有一大批人要倒霉了。
中央朝廷都这样,地方上的……
李斯有些心累。
其实他很想劝大王,不要太过追究一些问题。
因为哪怕许多寒门子弟或者六国之人经过半年基层历练后已经入朝为官,但现在大秦的官员数量也快跟不上了……
到处都缺管理人员和识字之人,许多官位上的人要么身兼两职,要么就是由一些基层官吏或者民间有相应学识的人在几个月内提拔充任而来的。
若只是这一时还好,但大秦如今的发展趋势可不是一时半会能结束的。
长久这么下去,官员队伍会出问题的。
“道路水泥化工程中,有好几个部门的人和地方府衙某些人联合起来,在账目上动手脚,试图贪朝廷的钱。”嬴政淡定说了一句。
王绾心惊胆战,自己的学宫估计要加快从天下招揽士子的进程了,甚至许多百家之人估计都有机会了。
李斯沉默不语,原本想劝的想法也没了。
这种大案,谁劝谁死。
“李斯。”
“臣在!”
“张苍跟寡人说,你老师的学生,还有些不愿意出仕的,兴许是觉得张苍的官职还不够高。”嬴政似笑非笑。
李斯沉默了一下,拱手道:“臣即刻写信。”
他不仅要给那些师兄弟写信,还要让他们多带点人来。
因为大王此话,无疑给其他名声极盛的先生们释放了一个意思:若来秦国,子弟也可能大规模入朝。
荀子这个名声两极分化的人,秦国都可以大规模接受他的弟子,你们呢?
……
工地全面停工了。
三百多士卒和国师府的数百护卫一起,将匈奴奴隶和所有工人、管理人员全部分开看管起来。
当国师的马车径直开到姚元的屋子外时,门外的监督太监直接就腿软倒地了……
他想过会来廷会官,会来部长,甚至玄衣卫直接来抓人都想过,唯独没想过国师直接来了。
马车旁。
李缘下车后看了看刘邦和姚元,对他们的行礼一言不发。
沉默一会后,他才走上前扶起了两人。
“你们的胆子很大。”
忽的,他又笑了:“但功劳也很大。”
一句话,给这件事定性了。
姚元松了一口气。
刘邦心里狂喜。
李缘走进屋子里,听着姚元复述了经过,随后直接喊来了监督太监和厂长。
“说说吧,怎么个方法?”李缘平静道:“如果让玄衣卫给我报告后,可就不算自首了,现在说还可以从轻发落。”
随着他们将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李缘明白了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