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满人之敌 (第2/2页)
会议上,满洲军将都一致认为该休养生息了,待天气凉爽后再南下也不迟;出乎意料的是绿营将领的态度,湖北绿营提督左梦庚和江苏提督李成栋都认为该一战而下,消灭残明势力。多铎知道汉将们的意思,他们是想急着在新主子面前建功,稳固自己在清廷中的位置。
多铎沉默片刻,开口说道:“吾等征战至此,早已兵困马乏,不宜再战。况且气候酷热,军心不稳,实乃不利因素。当务之急,需稳定军心,同时派使者回京请示圣上,以定后续方略。”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特别是安徽绿营提督刘良佐,附和声尤其大。于是,多铎下令加强营中防暑措施,多备井水、凉茶等防暑物资,安抚士兵情绪,并派遣使者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将军中情况禀报给摄政王多尔衮,由多尔衮定夺。
北京紫禁城,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宫殿,历史兴衰、王朝更迭,似乎都对他毫无影响,它仍然像座巨人一样矗立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继续为新主人遮风挡雨。而对于多尔衮来说,这是他入关以来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夏天。
然而,这个夏天却让他感到异常艰难和痛苦。因为,北京的炎热天气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作为一个在前半辈子都在辽东生活的人,多尔衮习惯了寒冷的气候和凉爽的空气。
那里的夏天虽然也会有些炎热,但与北京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北京的太阳似乎格外毒辣,阳光直射下来,仿佛要将人的皮肤烤焦。空气中弥漫着热浪,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紫禁城的养心殿里,多尔衮穿着厚重的五爪龙袍,戴着沉重的摄政王冠,坐在闷热的朝堂上处理政务。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每一刻都在承受着酷热的折磨。尽管有宫女们不断地扇风降温,但仍然无法缓解他的不适。为了应对炎热的天气,多尔衮尝试了各种方法。他下令增加冰块的供应,希望能在宫殿里创造出一些凉意。但即使这样,冰块融化得太快,很快就失去了作用。他还命令宫女们准备清凉的饮品和食物,以帮助他消暑解渴。
但这些努力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改变他在这个火炉般的城市中的困境。多尔衮开始怀念起辽东的清凉夏天。那里的山林茂密,溪流清澈,微风拂面时带来的是宜人的凉爽。他想念那里的草原、森林和湖泊,那是他熟悉的家园,但他现在已经无法回去了,因为他现在是整个北中国之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满清摄政王。他若轻言回辽东,那么定会动摇整个国家根基,所以他只能忍受炎热,待在北京这个火炉里。
好在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前线捷报频传。
短短一年时间,清军就已经攻灭了西北的大顺政权和淮北以南的残明弘光政权,他做到了父兄做梦都一直想完成的丰功伟业,多尔衮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随着地位的日益稳固,他现在的野心变得更大了,他想统一全中国!
不过,他非常清楚满清现在真正的敌人,既不是苟延残喘的残明势力,也不是张献忠这只守户之犬,他们满洲人真正的敌人是这炎热的酷夏,他多尔衮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尚且如此难以忍受,前线将士的情形估计会更加严峻,他也动了息兵之心。
【满洲入关以来,多尔衮和顺治一直为关内炎热的夏天而烦恼,直到康熙建立了热河行宫,满清的皇帝们才不再为夏天防暑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