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云起 (第2/2页)
“更何况,本王还有四弟,或许圣人更属意四弟也说不定。本王如今真心觉着,这墨影州挺好,远离京城,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天天逛逛街,听听曲儿,也着实惬意。”
“不过”离琴翊琛话音一转,“如今有件事儿本王倒是必须去做。虽然圣人当日并未给本王申诉的机会,可如今真相大白,于砚尘的供状里如实交代了他是如何听从黑衣组织的安排,杀掉二皇子的替身,承认是二皇子与黑衣组织合作,来达到还朝的目的。”
离琴翊琛拿起一颗荔枝剥开,放入嘴中,把另一盘葡萄推到言兴玉面前,悠悠的说道:“本王要将此事一五一十的上奏圣人。本王不图能还朝,至少能还本王一个清白。”
“如此,本王心中的委屈也就少多了,只是只让圣人知晓并不够”离琴翊琛狡黠一笑:“万一圣人要替二哥遮掩,我这委屈,也就无人知晓了。”
言兴玉心下了然,端着葡萄盘子,往嘴里放了填了一大串葡萄:“殿下,您说吧,想要怎么做,我去找人安排。”
离琴翊琛淡淡的说道:“本王没什么需求,只是想让本王的冤屈昭告天下而已。”
言兴玉打着包票:“殿下,这好办,您就瞧好吧。”他又往嘴里送了几粒葡萄,心情愉悦的离开离琴翊琛的书房。
离琴翊琛知道,蓝彤鸢着急回元京,是因为她的师兄。但他不能这么快就回元京,至少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回去。要回去,就要等到圣旨,光明正大的回去。
想到这里,离琴翊琛的神色更加淡然,一副卸下重担,轻松自得的表情。他倒是有些好奇,如今的京城是什么样子,包括他的好父皇在内的一众贵族们,此刻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尤其是那些维护嫡子的朝臣们,不管嫡子资质好坏,不管嫡子品性如何,必须坚持立嫡不立长,立嫡不立贤的老臣么,若他们知道,他们拥护的嫡子,为了上位居然全然不顾朝堂安危,与黑衣组织合作,这些人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和嘴脸。
若他们知道自己支持的嫡子,后半辈子只能在病榻上度过,他如今倒是想看看,他们究竟是否会支持一位病榻皇子。
一股报复的快感油然而生。
又过了一日,一支由朝廷禁军组成的队伍护送着一位传旨太监八百里加急来到睿王府中,圣旨中说,旨到之日,让离琴翊琛即刻启程返京。
传旨的太监是一个年轻面孔。宣完圣旨后,他把离亲翊琛拉到一旁,从怀中拿出一方玉印递给离琴翊琛递给他,低声道:“殿下,这是小奴的师傅亲手交给小奴的。小奴的师傅是魏总管。师傅说,陛下口谕,若他撑不到殿下回京,殿下凭这方玉印,即可继承大统,这是大内最精锐的禁卫军,全屏殿下调配。”
离亲翊琛一惊,神色凝重的问道:“父皇出了何事?怎会行如此非常之事?”
年轻太监压低了声音在他耳边低语了一声:“回殿下,白决明给圣人下了毒。殿下,此事不宜张扬,还请殿下即刻启程……”
果然如此,此事离琴翊琛早有准备,但他还是表现出一副惊讶的表情:“那父皇的??”
年轻太监不断的催促着:“殿下还需尽快启程??事出紧急,殿下还是尽快随禁卫军启程。”
“容本王稍作收拾。”
年轻太监又补充了一句:“殿下,车驾都已备好,事发突然,只能殿下先行,王妃们随后再启程。”
离琴翊琛目光微微瞟过随行的禁卫军和传旨太监,命尚时去请王妃和侧妃,自己转头进了后堂。
传旨太监和禁卫军等在前厅里,再出来时,离琴翊琛已经换好郡王郡王常服,年轻太监急忙迎上去:“小奴恭迎殿下,小奴侍奉殿下启程。”离琴翊琛只带了和光与和尘随行
他们的车驾脚程并不快,他们离开时,是未时,到戌时正刻时,刚刚走到墨影州的边界。在两州的交界处,是一条延绵不绝的山脉。漆黑的夜晚,走在山路上,山中不断传来的夜猫子凄厉的叫声,让人汗毛直立。突然一阵嘈杂的响动,山间的树林上休憩的鸟儿被突然惊醒,惊恐的飞走。
离琴翊琛暗暗握了握随身的佩剑,突然,一支冷箭从车窗飞奔而过,接着第二支,第三支,外面传来打斗声,车内的离琴翊琛听到啊打斗声,直接飞身从车内飞出,加入打斗的行列。行刺的人不少,幸亏承影骑化成影卫暗中随护,双方打的正激烈时,言兴玉又带着一队人马赶来。前后夹击,将行刺之人一网打尽。
被俘之人则服毒自尽。
离琴翊琛这才骑着高头大马走到战场中,望向那位负伤的离琴翊琛:“伤势可严重?”
“回主子,并不严重。”
“好,起来回去好生养伤吧。”
言兴玉这才凑上前来:“殿下,您是怎么看出这伙人是骗子的?”
离琴翊琛从衣袖中拿出那方玉印:“这玉印的确是圣人之物,可按照这小太监所说,若圣人龙驭宾天,本王可持这玉印继承大统。如此要紧之事,怎可只有口谕,没有密旨?”
“所以本王推断,圣旨和玉印都是真的,但传旨的太监是假的,禁军也是假的。”离琴翊琛眉头紧皱,有些担忧的说着:“若本王推测的没错,传旨的太监和禁军都已经被杀害,这伙人拿了圣旨和玉印冒充传旨钦差,为的是刺杀本王。”
“想来京中的情况已经极为严峻,黑衣组织一定会竭尽全力阻止本王回京。”
“兴玉,我们必须想办法,尽快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