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意外来客 (第2/2页)
老五也仰起头看了一眼,副驾驶上坐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看穿着却是十分时尚。后排座位上依稀看见两个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满头银发。老五正打量着,副驾驶上的老人打开车门下来了,向着好奇走到跟前的奔颅子双手作揖问道:“你好,请问一下,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李秉厚的?”
奔颅子听着来人一口南方普通话,来人问的名字他自然是清楚,便问道:“你寻李秉厚做啥?”
老五和其他乡党也都听清楚了,一个个都好奇的打量着来人。老五仔细一看,一点印象都没有,确定根本就不认识,还以为来人找错人了。他们这一辈都是秉字辈的,还想着来人是不是把名字念错了,因为本家兄弟还有一个叫秉构的。
车上下来的老人双手作揖说道:“哦,我是李秉厚家的亲戚。”
老五这次听清楚了,对方绝对说的他的名字,他站起身往前两步走到出租车跟前,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来人,满是疑惑的说道:“我就是李秉厚,你说你是俺屋亲戚,我咋不认得你?”
对面的老人见老五搭腔,十分激动,转过身对着老五双手作揖问道:“您真是李秉厚?您的父亲是李松仁先生?”
老五越发惊奇,又仔细打量来人,仍旧没有任何的印象。点了点头说道:“没错。”
对面的老人突然一下激动的抓住老五的手大叫一声。“大舅!是我,您忘了吗?我是长林呀。”老人突然就激动的眼里流出了泪花。“您,肯定不记得了,我走的时候,才两岁……”
老五惊得张大嘴巴半天出不了声,眼前来的人真的是自己的亲外甥周长林。
周长林对着老五说道:“大舅,您看,车上还有谁?”他又激动的转身拉开出租车后门,车上两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佝偻着腰缓缓走了下来。老五这下彻底是认出来了,跑上前拉住俩人的手瞬间就泪崩了。“大姐!二姐!……”
在门口看热闹的乡党瞬间也都惊呆的说不出话了。都以为老五的俩姐早已经不在人世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人们斗争大地主老五父亲李松仁的时候,要寻找李松仁的两个女子,那两个在长安堡十分水色的女子可是国民党军官的官太太,是造反派寻找的主要目标,也是斗争李松仁的重要罪行之一。当时,老五父亲李松仁可是亲口说的俩女子都死了,这么多年,村里乡党都以为老五的俩姐早已不在人世,令谁也没想到的是,几十年以后,老五的俩姐不但没死,而且又回到长安堡了。门口的几个乡党纷纷好奇的跑上来仔细打量起两个老人,按照乡党的辈份,奔颅子、狗娃子这些都把人家叫姐,看着亲人回来,又都亲畅的上前,纷纷叫姐……
老五的俩姐在解放前不但在长安堡,在周边十里八乡也都是出了名的俩才女大美人,是长安堡有名的两朵金华。老五父亲李松仁在世时,把两个比老五大十来岁的女子爱的如同掌上明珠。从小也十分注重对俩女子的教育培养,自小就不让缠脚,并且送到私塾接受教育,当时很多穷汉家对李松仁的做法十分的不理解,实在都想不通有钱的地主家把俩女子看的那么高是干啥?教女子学文化又能干啥?再往后,在省城做粮油买卖家的李松仁把俩女子还送到西安城的女子学校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再后来,俩千金女子都嫁给了国民党的军官,成了国民党军官的阔太太。当时,俩女子和女婿回来,让李松仁觉得脸上十分的有光,走在整个长安堡腰杆子都硬了一截子。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老五俩姐夫一个官至副师、一个官至正团。大姐夫更是与长安籍老蒋嫡系王牌军队74师师长战死于孟良崮战役的抗日名将张灵甫将军关系极厚。
1949年蒋介石兵败撤退台湾时,老五两个姐夫带着大姐、二姐一同跑去了台湾,至此再也没有了音信。而这个事件,作为老五家的秘密被严格保守了起来,对外人谁都不说。俩姐跟姐夫是跑了,却给老五家带了灾。在动乱的年代,造反派多次逼问俩姐的下落,老五父亲李松仁受尽了毒打,哪怕把木杠子打断,就是一句话:“不知道,早都死到外头了。日本鬼子撂炸弹,都炸死咧!”
直到1988年的时候,台湾开放第一批返回大陆探亲,老五在电视上看到消息,还盼望着大姐、二姐能够回来一趟,可当年母亲突然离世也没有等回俩姐。再到后来,到了九十年代,从台湾回来探亲的人越来越多,老五更是满怀希望,可始终没有看到俩姐的归来,他甚至都想着俩姐跟姐夫或许当年就没有跑成功,甚至死到了路上,也就彻底断了这个念想。后来,他也就再也不提及此事,每年清明、十月一给老人上坟烧纸的时候,都顺便给俩姐偷偷烧几张……
令他实在没想到的是,俩姐不但没死,现在居然还回到了长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