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持续攻城 (第2/2页)
文臣询问道。
“去安排一些手下,埋伏在东门处,待敌人攻城时,射杀刘邦。”
胡亥命令道。
“属下领命!”
文臣恭敬应道。
约半小时后,城外的刘邦开始布置攻城准备,各部军队逐渐到位。
突然,一名急报的斥候快步跑到胡亥面前,单膝跪地道:“禀公子,敌军已展开攻势!”
“终于动手了。”
胡亥微微勾起嘴角,下达了最后的指令,“传令下去,立即召集大军准备迎战!”
随着斥候离去,整个邯郸城内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
城墙之上密布的手引起了刘邦的注意,他冷声道:“曹参,何在?”
刘邦询问之际,站在左侧的一位中年将军立刻走出队列,抱拳回应:“末将在!”
随后刘邦淡淡地命令道:“命你率军突袭城头,务必夺取城墙。”
“喏!”
曹参应诺,迅速带领大队人马向城墙冲锋。
作为大军先锋,曹参武艺高强,手持长枪,在沙场上纵横无阻。
片刻之间,曹参已率领部队攻至城下,他挥舞长枪,击飞了几个敌手,并乘胜冲上城头,一招致命解决了两位对手。
城楼上的胡亥见状面色阴沉,下令:“让弓箭手压制曹参,步兵立即发起冲锋!”
随即便听到一阵呼喊声和密集的弓弦拉动声,乱箭如雨倾盆而下。
“保护沛公!”
曹参大喊一声,急忙带着亲卫护送刘邦躲避。
此时,刘邦虽感到恐惧,更多的却是震惊于这阵密不透风的箭雨。
刘邦望向城头敌兵,眼中闪现一丝寒意。
他终于明白这是胡亥的精心布局。
在危急之中,曹参高声呼叫撤退,然而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刘邦几乎陷入绝境。
尽管有心逃命,却因不愿承认失败而迟疑。
眼看刘邦不断策马奔逃,内心暗念只有暂时避其锋芒才是唯一的活路。
“杀回去重新夺回邯郸城”
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翻腾。
就在此时,胡亥忽然从城楼上现身,豪迈大笑,“刘邦,你想继续逃下去吗?”
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的胡亥缓步走近,对峙的氛围更加浓烈。
“原来是你,胡亥!”
刘邦咬牙切齿地说道。
未曾想此乃胡亥的计策,以消耗汉军士气为主。
“投降吧,你的力量不足以攻陷这座城!”
胡亥平静地说道。
这一席话,令刘邦面露愠色——确确实实,刚刚的攻势对敌方损失甚微,反而是己方折损了不少士兵。
“休想让我降!”
但胡亥却不容分说地道:“本公子给你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若是投降便可饶你不死;否则我绝不留情。”
这突如其来的抉择令刘邦进退两难:一方面怕屈辱降敌,另一方面又惧怕被全军覆没。
另一边,蒙恬也在同时发起了对燕国残部的最后一击。
严格说来,是一位骑士携带一柄利剑单枪匹马的冲在前方——那是小庄!“冲锋!”
蒙恬抽出宝剑,怒喝着。
随即,五千精锐的秦军异口同声地回应,挥舞兵器迅猛地冲上前去。
小庄率先突进,在瞬息间到达山脊顶端。
他手持长剑左右挥斩,敌军头颅纷纷落下。
仅靠一把剑,小庄就在燕国山头上纵横驰骋,不多时燕兵已倒下一片。
“后退!”
看到小庄势不可挡,燕军指挥迅速带剩下的部队撤出了山脊。
“追击!”
蒙恬毫不犹豫带领部队紧追其后,过程中又让数百敌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撤退!”
剩余的燕兵不得不慌不择路地向远方逃离。
此刻,战场上满是鲜血,小庄浑身也浸透了血液,手握长剑静立于血色残阳之下。
不久,一匹战马飞驰而至,蒙恬跃马而下,走到小庄跟前抱拳致意:“小庄兄弟,辛苦了!”
“这都是我份内之事。”
小庄淡淡回应道。
蒙恬微微点头称许:“今天的表现令人赞赏,我已经铭记在心了。”
小庄谦逊地说:“将军太夸奖了。”
此时此刻双方依旧保持着战斗状态,没有多余闲聊,便准备展开下一轮追击。
燕军中,燕云注视着逼近的敌方,心中涌上一阵忧虑,“将军,现在该怎样行动?”
副将在他身旁焦急问道。
沉稳片刻后,燕云冷静开口:“发布指令:全向南方突围,并等待良机雪此仇恨。”